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作者簡介]
朱淑真,南宋女詩人。生卒年不詳。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家庭,幼聰慧,喜詩詞,工書畫,曉音律。相傳因婚姻不幸,抑郁而終。其詞清新婉麗,情真意切,憂怨悲憤,跌宕淒惻。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因自傷身世,故以“斷腸”名其詩)。[賞析]
這首絕句言淺情深,辭淡味濃。壹、二兩句緊扣題目,寫深夜“無眠”。起句交代“無眠”的客觀原因——秋氣蕭瑟淒清,錦衾單薄,佳人夜永難寢。次句剪輯了壹個典型動作——“頻剪燭花”。“燭花”即燈花,古人認為燈花是有喜事的壹種預兆。有杜甫詩句為證:“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獨酌成詩》)。燈花頻生當有賞心悅事,然而她卻無法消解眼前這幽情苦緒。壹個“頻”字,盡顯詩人內心的波瀾。“欲三更”,呼應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夢的時刻,而她卻要獨剪紅燭,這就凸現了詩人難捱的寂寞、孤獨與愁苦。
三、四句由敘事宕開壹筆而寫景。如何排遣這無邊的孤獨呢?還是睡覺吧,這裏的“懨懨欲睡”,與先前的輾轉無眠構成壹個反跌,形成壹個曲折。低眉恰見,床上鋪滿斑駁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葉影,但那床還是壹片冰涼,有誰會送來溫暖和慰藉呢?壹個“涼”字,照應詩題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僅再次渲染了天氣之涼,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與淒涼。結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遠。場景由室內轉而戶外,昂首望月,梧桐缺處,壹輪皓月,四野空明,詩人的內心似乎暫時獲得了超脫,然而望月懷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壹個“缺”字,不僅寫出了梧桐枝葉遮掩明月的朦朧之美,也暗示出詩人失落、遺憾的心情。三、四兩句景中融情,以景傳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載愁,這次第,人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