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駿眉茶藝表演解說詞
金駿眉是難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細小緊密,伴有金黃色的茶絨茶毫,湯色金黃,入口甘爽。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金駿眉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壹道:恭請嘉賓,焚香靜氣
?壹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中華民族自古?客來敬茶?,延襲至今,成了優良的傳統。焚香靜氣,希望在座的茶友在這芬芳的馨香裏,回歸自然,喚醒心中最真實的感受。
第二道:妙曲輕歌,活煮甘泉
品茶是精神享受,壹曲輕歌能使品茗者進入高雅的精神境界。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三道:初探白甌,若琛出浴
初探白甌即燙洗白瓷蓋碗,使之蓋碗溫度提高。若琛出浴即燙洗茶杯,若琛為清初景德鎮制瓷名匠,以善制茶杯而名,後人就把名杯喻為若琛。山泉之靈性第壹次與白甌之皎潔相邂逅,讓茶多了壹份初見的美好。
第四道:目睹雄姿,迎駿入宮
正山堂金駿眉因條索緊秀,微帶彎曲,有駿馬奔騰之勢。目睹雄姿是讓大家欣賞正山堂金駿眉幹茶的條形,感受其品質特征。迎駿入宮,將正山堂金駿眉送入蓋碗內。駿,馬也,在這裏喻指金駿眉。
第五道:徐徐註水,駿眉初展
徐徐註水,即沿蓋碗註入進行醒茶。正山堂金駿眉做工精細,註水後茶葉舒展開來,稱為駿眉初展。
第六道:玉液回壺,水繞茶香
將把泡出的茶水倒入公道杯,我們稱之為?玉液回壺?,目的是使茶水裏的所有成分可以在公道杯中交融靜置,讓茶的香味與氣韻轉化到最和諧的狀態。
第七道:壹江春水,點石成金
?壹江?暗喻正山堂江氏家族,壹江春水是指將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註入茶杯。斟茶到最後改為點斟,將均勻地依次倒入品茗杯中。我們形象地稱之為?點石成金?,象征著向嘉賓行禮致敬。
第八道: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捧杯敬茶先是向右側的'第壹位客人行註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並依次將茶傳給下壹位客人。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讓這壹杯茶融入大家的心田,使氣氛更為溫馨、融洽。
第九道:三龍護鼎,鑒賞金圈
三龍護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住杯底。三根手指喻為三龍,茶杯如鼎,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端起茶杯後,認真鑒賞正山堂金駿眉的茶湯顏色,其湯色金黃,清澈有金圈。
第十道:喜聞花香,壹試佳茗
?欲訪踏歌雲外客,註烹仙掌露花香。?觀色聞香之後,開始品茶之味。正山堂金駿眉是當代中國頂級紅茶品質的象征,是公認的?佳茗?。
第十壹道:再註甘露,封甌流香
在蓋碗中註入沸水,讓正山堂金駿眉的香氣在蓋碗中流連穿梭。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花香
即斟第二道茶。流霞即仙酒。唐李商隱有?只得流霞泛壹杯?的詩句,喻茶勝若仙酒。正山堂金駿眉經過第二次的沖泡,水、香、味似果、蜜、花之綜合香型,更添韻味。
第十三道:啜玉含珠,喉底留甘
?啜玉含珠?是範仲淹《鬥茶歌》中的詩句,在這裏是指品飲正山堂金駿眉宜小口品啜,徐徐咽下頓覺滿嘴生津,齒頰留香。
第十四道:尋香探味,沁人心脾
輕聞杯底,正山堂金駿眉杯香持久、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於森林幽谷之中。
第十五道:君子之交,水清意遠
古人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飲茶之後,喝壹口白開水。緩緩咽下,回味紅茶的甘甜飽滿,領悟平淡是真的意境。
第十六道:駿馬馳騁,生活本色
駿馬馳騁即觀賞葉底,有駿馬馳騁之勢。讓客人觀看正山堂金駿眉芽頭的原形,回到茶的自然本質。
第十七道:再賞余韻,儉清和靜
正山堂金駿眉可以連泡12次,口感飽滿甘甜,芽尖鮮活,秀挺亮麗。必須靜心地去感悟,進入?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間?的妙境。在寧靜中放下塵世放下自我,去嘗試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去感受儉清和靜。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正山小種紅茶早在清代就譽滿歐美,尤為英國皇室所珍愛,英吉利人雲:?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盡杯謝茶就是茶客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惠。
金風玉露壹相逢,更勝卻人間無數。感謝各位來賓的光臨,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