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壹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壹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賞析
蘇軾因“烏臺詩案”之禍,謫居黃州,友人張夢得(偓佺)於舍南長江邊築“快哉亭”,亭落成而賦此。題壹作《快哉亭作》。上片由新建之亭及亭前景象憶及早年在揚州平山堂見到的山光水色。由此及彼,思路騰挪飛動,既言對先師的懷念,又示快哉亭前風景與平山堂前風光相似之觀感,還隱隱透露今日詞人遭厄與當年醉翁受挫,時雖異而情理卻同之微旨。“山色有無中”,原出王維《漢江臨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歐陽修《朝中措》詞借用“平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壹詩句而三大詩人用之,可見此句中界動人的美學魅力和蘊含的哲理意味征服人心的力量。下片寫亭所見長江景觀,承上“亭下水連空”渲染。先寫長江澄澈如鏡,忽然風作浪起,壹白頭老翁駕扁舟迎戰風浪,境界壯偉。接下就江大風頓起之眼前景而聯想宋玉《風賦》之“雌風”、“雄風”之說,為宋玉強作此解是不懂得莊周所謂“天籟”之宏旨。結拍“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承上否定宋玉雌雄風之說,而肯定楚襄王“快哉此風”之嘆,與“快哉亭”意旨巧妙綰合,表達了詞人浩蕩偉岸的人格及豪邁曠達的心胸。壹篇之要旨在下闋。其以“風”為線索,突出浪中“白頭翁”形象,讓讀者聯想天地間的“快哉亭”就像大浪中的白頭翁的壹葉扁舟,詞人在人生的江海中遨遊,任憑風浪千裏,只要胸中有壹點浩然正氣,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快哉”!“壹點”對“千裏”,極小與極大的比,開拓了詞人胸襟與氣度,正是其人能超然於物外、齊物達觀的具體定量表述。黃蓼園雲:“前闋從‘快’字之意入,次闋起三語承上闋寫景,‘忽然’二句壹跌,以頓出末二句來,結處壹振,‘快’字之意方足。
範仲淹:漁家傲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賞析
本篇寫詞人守邊生活的親切體驗和悲壯情懷。上片從聽覺、視覺兩方面寫足了邊地秋天景象,“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與王維《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境相類而情調迥異。下片抒發兵將***同襟懷,邊功未就,故裏難歸。將軍的白發、士兵的眼淚體現出報國無門、壯誌未酬的悲憤。“羌管悠悠霜滿地”繪軍中月夜之景,景中含情,極富典型意義。此篇詞境開闊,格調悲壯,給宋初充滿吟風弄月、男歡女愛的詞壇吹來壹股清勁的雄風,對以後的詞風革新產生了積極影響,是壹首難得的佳作。
姜夔:念奴嬌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壹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壹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淩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賞析
作者於淳熙十五、十六年來往於杭州、湖州,本篇為他泛舟杭州西湖賞荷花而作。起筆蕩舟觀荷,小船攪鬧了艷紅的荷花叢,記得來時曾與水面鴛鴦結成伴侶,意境美不勝收。放眼望三十六處荷塘連綿壹氣,許多遊人不曾到過的荷花澱,有更多艷美的荷花。那種“三十六陂”卻“人未到”的清幽絕俗,那種“風為裳,水為佩”的瀟灑古樸,這才是真正“令人挹之無盡”的“幽韻冷香”。荷塘深處,翠碧的荷葉間吹過涼風,花容粉艷仿佛帶著殘余的酒意,更有水草叢中灑下壹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輕搖倩影,幽冷的清香飛上詞人贊美荷花的詞句。下片寫擔心荷花遲暮、西風摧折的無限眷念。日暮之際,荷葉如青翠的傘蓋亭亭玉立,情人艷姿已隱然不見,“我怎忍心乘舟蕩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時節,為愁情籠罩。“爭忍”寫荷之情,“只恐”寫愛花人之憂慮。“高柳”、“老魚”,多情挽留,更使詞人依戀難舍。全詞寫出荷花美妙之形和高潔之神,體現出詞人惜香愛美的詞情,將讀者引入壹個純潔的童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