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搖桂花的詩句 1.關於桂花的詩句
壹、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壹物。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二、鵲橋仙·碧梧初出 宋代:嚴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賞析 詞的上闕,起筆自然,雖然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入微,但有幾分淒涼: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雕謝的荷花。
樓上的姑娘們,都正忙著在穿針引線,默默地乞求著織女能給自己以智慧和心靈手巧。遠望高掛的明月,它那灑下的清輝,正如水壹般清澈。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每逢這天的夜晚,相傳是天上美麗善良的織女,要與勤勞勇敢的牛郎在鵲橋相會。
穿針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七夕的夜裏,大凡世間的女子都會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詞的下闕,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隱藏了壹個普通女子最為縝密的心思:姑娘們小盒子裏關著的蜘蛛,都已經開始在忙著結網了,唯獨不見銀河裏的喜鵲忙著搭橋。
此時的牛郎不肯耕田,織女也沒有心思紡織了。他們遠隔銀河,相互守望。
看來,今晚他倆要辜負幾千年來人們心中向往的這麽壹段美麗動人的愛情傳說了。每逢此際,人間是要經過壹年的時間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織女,人家也不過,僅僅只是才過了壹夜的相思罷了。她清醒地意識到,無論自己怎麽貌美才高,每天的強顏歡笑,逢場作戲,她就似壹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說女人美麗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遲早都會有那麽壹天,如荷花般淒然雕零。她也暗自說:只羨鴛鴦不羨仙。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固然美好,可他們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銀河兩端的時候。強顏歡笑,逢場作戲,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過,想收獲壹份屬於自己的,既真實又簡單的愛情。人間愛,天上戀,誰比誰更長久,誰又比誰更浪漫?二、鷓鴣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
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壹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裏,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
《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四、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
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
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賞析 “藍雲”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籠罩在藍天白雲之下,室外的桂花樹玉枝高挺,滿樹重重疊疊的桂花,似串串寶釧,又如壹片彩霞。
“人起”兩句,以樹擬人。“昭陽”,皇宮名,這裏泛指皇宮。
言桂花樹又像是壹位清晨從皇宮裏走出來的貴妃,她被晨風壹激,渾身生滿了粉紅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陽”兩句,據楊鐵夫《吳夢窗詞全集箋釋》說:“《飛燕外傳》:趙飛燕居昭陽宮,與羽林郎射鳥者通,……飛燕露立,閉息順氣,體舒無疹粟,射鳥者以為神仙。”
這裏系反用此典。“濃香”兩句。
言桂花的濃艷香氣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氣壹旦轉冷,雖然桂花的香氣猶存,桂花卻要像雨雪般地紛紛落下。
“繡茵展”三句承上。言綠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鋪著,仿佛害怕桂花誤墜在臺階上,被人們踐踏成泥,又怕她像螢火蟲般地消失了她美麗的形象。
“三十六宮”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宮”言宮宇之多,這裏借指月中廣寒宮。
“鍤”,即鍬也,系插地起土的農具。此言詞人因見地上桂樹,即擡頭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廣寒仙宮的嫦娥,孤單寂寞,壹定也愁怨重重。
詞人不禁大聲地詢問世人:“有什麽人能拿來把‘金鍤’,索興將月中桂樹連同月宮壹起移來凡塵,把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廂邊。這樣嫦娥就會親自用白玉般的雙手把盞,並與我同飲美酒了。”
“秋來”兩句,述現實中的自己。詞人說:“進入秋天後,自己的頭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發?頭上的烏紗與白發襯映,更顯得黑白分明。
我獨飲悶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樹,似乎感到它矮了許多。”
“正搖落”兩句,自嘆。詞人說:“當桂花雕零,滿地鋪金的時候,我這個淹留在外的羈客,卻還是不能回家去與親人團聚。”
五、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
2.有關桂花的詩句
憶江南 白居易 唐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春桂問答二首 (唐)王績
問春桂:桃李正芳華,年光隨處滿。
何事獨無憂?
春桂答:春花詎能久,風霜搖落時,
獨秀君知否?
月宮春 (唐)毛文錫
水晶宮裏桂花開,神仙探幾回。紅芳金蕊繡重臺,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姹女戲相偎。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廬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鹹陽,道裏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穎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鳥 鳴 澗 王 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宋 蘇 軾
月缺霜濃細蕊幹,些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
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壹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3.桂花雨裏 描寫桂花的詩句
如淚桂花雨 攜裹著清香的桂花雨,在這個秋意漸濃的深夜,侵蝕了我的夢,將我從囈夢中搖醒。
我聞到了壹種泛化不去的清香淡淡。我尋覓著,讓記憶開始工作,這是個桂花飄香的季節,空氣中飄蕩著馥香濃郁,把我從混亂的思緒中拉扯出來,駐足於那個飄滿桂花雨的年少。
老家早已停泊在記憶的港口,已經好久沒有起航,因了夢中飄落的桂花雨,它再壹次闖入我的思緒。那是個窮困卻安謐的鄉村,在我年少的記憶裏佇立成壹道暗淡無光的風景,唯有曾經飄蕩了於童年的桂花雨,為那道風景添上了壹縷清香。
“人閑桂花落”時,父親總要用長長的竹篙,搖打著那壹樹的芳香,搖起了壹陣疏疏密密的桂花雨,搖落了滿院的歡愉,撩起了“壹樹濃香呢喃,壹地落英低語”,桂花雨落完以後,勤快的母親和掂著小腳的祖母揀去繁枝瑣葉,拾掇幹凈,曬上幾天,待花兒憔悴枯槁之狀,日後或和米粉做粑,或與茶葉同茗,或做糕餅充饑,童年的天空便在父母和祖母的呵護下漂滿了桂花香味。 如今那些只能是記憶,而且是遙遠著的記憶,十二歲那年的桂花雨飄落時,我與父親已陰陽相隔,父親永遠地躺在漆黑的世界裏,與他作伴的只有蟲蜇與田鼠,它們會在不經意間撕扯著父親的衣裳。
母親再也沒有心情留戀那刻正下著的桂花雨,匆匆忙收拾她的行裝,尋覓更稠的花濃。顛跛小腳的祖母守候不了秋雨後的淒涼,來不及跟我說再見,便將我姐妹三人孤零零地扔在那個院子裏,扔在那棵桂花樹下,扔在滿地落英中。
我們手足無措,驚恐著的眼睛四處張望。年少的我和妹妹始勁拽著姐姐的衣角,姐姐的衣角成了我們的全部依靠。
同樣年幼的姐姐左手牽著妹,右手拉著我離開了那個桂花樹,離開了那個院子,離開了那個村莊。那年的桂花雨,真的和著淚。
對於家鄉,我什麽都已忘卻,但我記得我是從壹個充滿悲傷和迷惘的村莊裏走出來的,是在那個飄著桂花雨的季節從那個村莊走出來的,不曾回頭。
4.關於桂花酒的詩句
描寫桂花的古詩詞東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東城桂 唐·白居易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有木 唐·白居易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占小山幽,不容凡鳥宿。廳前桂 唐·白居易天臺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壹種不生明月裏,山中猶教勝塵中。憶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廬山桂 唐·白居易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鹹陽,道裏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月宮春 唐·毛文錫水晶宮裏桂花開,神仙探幾回。
紅芳金蕊繡重臺,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姹女戲相偎。
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鳥鳴澗 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山中桂 唐·雍裕之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雕。
秋風何處起,先裊最長條。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靈隱寺 唐·宋之問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月夕 唐·李商隱{桂花酒的詩句}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詠桂 梁·範雲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蘇軾月缺霜濃細蕊幹,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戒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宋 楊萬裏 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巖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沈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詠桂 南宋·楊萬裏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壹點,吹得滿山開。
凝露堂木犀 宋·楊萬裏夢騎白鳳上青宮,徑度銀河入月宮。身在廣寒香世界,覺來簾外木犀風。
雪花四出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浣溪沙 宋 毛珝綠玉枝頭壹粟黃,碧紗帳裏夢魂香。
曉風和月步新涼。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鷓鴣天 宋·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攤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謝人寄雙桂樹下 宋·歐陽修有客尚芳叢,移根自幽谷。
為懷山中趣,愛此巖下絕。曉露秋暉浮,清應藥欄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詠巖桂 宋·朱熹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詠巖桂 宋·朱熹露邑黃金蕊,風生碧玉枝。
千株向搖落,此樹獨華滋。木末難同調,籬邊不並時。
攀援香滿袖,嘆息***心期。臨軒桂 宋·梅堯臣山盈無惡木,但有綠桂叢。
幽芳尚未歇,飛鳥銜殘紅。不見離騷人,憔悴吟秋風。
巖桂 宋·曾幾粟玉黏枝細,青雲剪葉齊。團團巖下桂,表表木中犀。
{桂花酒的詩句}江樹風蕭瑟,園花氣慘淒。濃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棲。
木犀 宋·朱淑真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壹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何稟清秋在壹時。
桂花歌 宋·毛滂{桂花酒的詩句}玉階桂影秋綽約,天空為卷浮雲幕。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蒼苔忽生霜月裔,仙芬淒冷真珠萼。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霧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卻作傷心瘦。弄雲仙女淡絹衣,煙裙不著鴛鴦繡。
眼中寒香誰同惜?冷吟徑召梅花魄。小蠻為洗玻璃杯,晚來秋翁蒲桃碧。
詠桂花 宋·呂聲之獨占三秋壓眾芳,何須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叢偏帶晚煙蒼。高枝已折卻生手,萬斛奇芬貯錦囊。
唐多令·桂花 宋·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顧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詠巖桂 宋·謝逸輕薄西風未辦霜,夜揉黃雪作秋光。摧殘六出猶余四,正是天花更著香。
平湖秋月 宋·王洧萬頃寒光壹夕鋪,冰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5.帶有桂花的詩句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倪瓚《桂花》
東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東城桂 唐·白居易
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占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廳前桂 唐·白居易
天臺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壹種不生明月裏,山中猶教勝塵中。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廬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
枝幹日長大,根亥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鹹陽,道裏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月宮春 唐·毛文錫
水晶宮裏桂花開,神仙探幾回。紅芳金蕊繡重臺,低傾瑪瑙杯。
玉兔銀蟾爭守護,嫦娥姹女戲相偎。遙聽均天九奏,玉皇親看來。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雕。秋風何處起,先裊最長條。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靈隱寺 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月夕 唐·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詠桂 梁·範雲
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蘇軾
月缺霜濃細蕊幹,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戒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宋 楊萬裏
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巖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沈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詠桂 南宋·楊萬裏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壹點,吹得滿山開。
凝露堂木犀 宋·楊萬裏
6.描寫桂花的詩句有哪些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漠漠:茫茫。翛翛:瀟瀟,形容雨聲。荔子:荔枝。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紅如火。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壹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7.描寫桂花的詩句,不要句子
1、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2、群子遊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4、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裏來,廣寒香壹點,吹得滿山開。
5、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6、天臺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壹種不生明月裏,山中猶教勝塵中。
7、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8、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看來。
8.描寫桂花的詩詞詩句有哪些
《鷓鴣天·桂花》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 《九月十五,夜月細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經古 》宋·楊萬裏 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 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誠齋步月二首》 宋·楊萬裏桂樹何曾不長枝,月輪卻有不圓時。 若教桂樹只管長,拶拆月輪誰補伊。
《月桂》宋·楊萬裏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壹點,吹得滿山開。
《桂》 宋·周文璞偶向花邊立,懸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團樹滿庭秋。 清露沾叢底,斜河在上頭。 須臾香更好,還與碧雲浮。 《桂》宋·戴復古金谷園林知幾家,競栽桃李作春華。 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 《叢桂》 宋·曾幾 行攀叢桂枝,坐息叢桂影。 王孫胡不歸,歲晏雪霜冷。 《桂花》 宋·姜夔 空山尋桂樹,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壹望壹回顰。 南山北山路,載花如行雲。 闌幹望雙槳,農枝儲待君。 西泠蔭歌舞,夜夜明月嗔。 棄捐頳玉佩,香盡作秋塵。 楚調秋更苦,寂寥無復聞。 來吟綠業下,涼風吹練裾。
《品桂》清·張雲敖
西湖八月足清遊,何處香通鼻觀幽?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詠桂》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壹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雜曲歌辭·桂花曲》唐·佚名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詩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明·邊貢《嫦娥》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唐·宋之問《靈隱寺》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唐·李商隱《昨夜》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憶江南》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宋·虞儔《有懷漢老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群子遊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
-唐·顏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