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處處皆勝景,漓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範.聽聞”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的佳話,我們選擇了從陽朔到桂林的路線,逆流暢遊漓江.船駛出不久,遠遠地見到壹座峰頂懸掛著壹輪初日,縷縷陽光從雲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幺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雲鬢;望夫崖凝神遠眺,深情守候;趕考的書童,跳龍門的鯉魚,盤旋的田螺,綠洲的駱駝,形態各異,變化萬千,令遊人目不暇接.”畫山”的九匹馬,在導遊的引導與娓娓講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點,使遊人真切地領略到了桂林山色的神奇、秀美.
如果說桂林的山是”鳥嗚山更幽”,那幺,桂林的水則是清澈透明、綠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著細細的漣漪,玉塔微瀾,水色晶瑩剔透,加之兩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幺看都是壹幅長長的山水畫,凝重中透露著靈動之氣,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站在船頭,憑欄望去,漓江上煙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間,在歷史的輪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劉三姐當年對歌的地方,幾百年的古樹枝繁葉茂,漁舟在水中歡快地遊走,人們在田間辛勤地耕種,播撒著收獲的希望.往近處壹瞧,金發碧眼的外國朋友也來踏青,言語中滿含驚羨,歡聲笑語不斷……這壹切不正是壹道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嗎?雖然欣賞不到”萬戶炊煙暮靄濃”的田園風光,但我卻看到壹個現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壯成長.
遊完漓江,我們忙著去感受桂林的洞奇石美.提起巖洞,當數蘆笛巖、七星巖,它們都是開發較早的景點.懷著探險的心理,我們前往荔浦縣的豐魚巖尋幽.整個巖洞橫跨九重山,景致甚是特別.入了洞口,小心地追尋著歷史的足跡,我們亦步亦趨,隱隱地聽到了溶巖的滴水聲,開始是壹滴壹滴的,逐漸地,變成了嘩啦啦地壹片,似有無數個頑童在遊戲嬉鬧,又如風中的密林枝葉在相互碰撞.偶爾,有的水珠滴入了地下河,便傳來壹陣悠遠而空蒙的古樂聲.我們繼續往前走,時而是流水潺潺,時而是飛瀑撲面,在水的”轟轟”聲中,體會到李白”飛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著澎湃起來.不知經過多少曲折,我們來到了金碧輝煌的水晶宮,古老的溶洞經過了人工改造後,增添了許多絢麗的色彩,象是到了異彩紛呈的蓬萊仙境,亦如到了燈火通明的不夜城,處處浮光掠影、五彩繽紛----紫的詭秘莫測,紅的熱情奔放,藍的沈靜溫柔?有了色彩,巖石的形態便栩栩如生了:擎天的金箍棒,似乎在訴說著西天取經的坎坷歷程;楊貴妃緩緩撩開石幔,觀看群芳***舞,嬌媚多姿,不禁令人聯想起昔日的盛唐繁華;恐龍國裏,恐龍”嗷嗷”怪叫,神態怪異,昭示著它們的威武.看著這些鬼斧神工般的傑作,我們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偉大.正是這壹滴壹滴的水珠,經歷了成千上萬年的歲月,嘗盡了亙古的滄桑,雕琢出如此神奇的景觀,這是怎樣的博大與精深啊!而這些巖石,經受了千萬年的磨礪,封存了長久的渴望,今日終被世人所熟知,這是怎樣的堅忍啊!與此相比,”滴水穿石”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壹瞬而已.
追溯歷史的源頭,桂林的山水在向我們每壹位遊客闡述著壹個哲理:持續將造就永恒.是的,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是經歷了千萬年的洗禮方成就今日的光彩與輝煌的呢?堅持不懈是擊敗任何挑戰的寶劍.遊過桂林,我們沒有理由再輕言放棄.朋友,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