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的詩句有:砥柱回瀾倒,到得中流須砥柱。結構是:砥(左右結構)柱(左右結構)。拼音是:dǐzhù。註音是:ㄉ壹ˇㄓㄨ_。
砥柱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砥柱dǐzhù。(1)山名,位於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二、引證解釋
⒈亦作“砥_”。⒉山名。又稱_柱山、三門山。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當黃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毀。引《文選·宋玉<高唐賦>》:“交加累積,重叠增益,狀若砥柱,在巫山下。”李善註:“砥柱,山名。”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明何景明《渡河》詩:“洪源下積石,砥柱屹嵯峨。”清金農《東岡望砥柱山》詩:“砥柱高峰_帝_,每於檐隙挹鮮新。”⒊比喻能負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引宋陳亮《<三國紀年>序》:“《春秋》,事幾之衡石、世變之砥柱也。”明徐渭《季先生入祠祭文》:“當其仕也,為砥柱於風波之中,有舉世所難言者而獨言之,舉世所難行者而獨行之。”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有是父,有是子,鹹知家學之淵源;難為弟,難為兄,足壯朝端之砥柱。”清楊_《感事》詩:“方倚_身為砥_,枉遭眾口毀長城。”清方文《都昌懷古·陶桓公侃》詩:“清談能誤國,砥柱在陶公。”鄒韜奮《中國對反侵略陣線應有的態度》:“中國二十二個月來的英勇抗戰的光榮歷史,已使她成為國際上反侵略的壹個砥柱。”
三、國語詞典
山名。位於河南省三門峽東,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毀。如:「知識分子是國家的砥柱,社會的中堅。」
四、網絡解釋
砥柱(漢語詞語)萬裏黃河,從源頭到入海,就以它那洶湧澎湃的氣勢而著稱。在黃河上,有數不盡的險灘和暗礁,五千年來黃河兒女在這兒繁衍生息,對母親河的生性和脾氣了如指掌。中流砥柱,這樽僅有十多米高的壹座山形河石,就被華夏子孫們傳頌為英雄石,作為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象征。
關於砥柱的詩詞
《砥柱四首》《砥柱·黃河傾落九天來》《小孤山·昔聞砥柱黃河中》
關於砥柱的成語
中流砥柱砥名礪節砥身礪行磨砥刻厲砥兵礪伍砥行磨名砥柱中流砥礪德行砥厲廉隅擎天柱
關於砥柱的詞語
砥行磨名深自砥礪砥節勵行砥名礪節擎天柱磨砥刻厲臺柱子砥厲廉隅砥平繩直砥節礪行
關於砥柱的造句
1、福州人民紛紛稱贊人民子弟兵,不愧是中流砥柱。
2、謝裏夫派成為強力支持恢復司法制度的中流砥柱。
3、在這局勢多變的時代,知識分子更應做國家的中流砥柱。
4、我們是中流砥柱,他們是隨風而起的浪花上的泡沫。
5、他在這次足球比賽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砥柱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