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過年喝醉酒說“我沒醉”?來看看李白,用千古名篇教妳下臺。

過年喝醉酒說“我沒醉”?來看看李白,用千古名篇教妳下臺。

李白與酒,在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尋找李白》中說:“酒入腸,七分成月光,其余三分成劍氣。繡口壹吐,半滿唐朝。”這個說法是對的。翻看李白的詩,題目中帶“酒”字的題目數不勝數:對酒、溫酒、進酒、山人勸酒、等酒、要月、南京壹酒店別、金陵鳳凰站、兩次回憶酒等等。說了這麽多,為什麽李白那麽喜歡喝酒?看看他在《獨飲明月》裏的四首歌的第二首,妳就會找到喝酒的理由,壹定會讓妳心力交瘁。

不愛酒,酒星不能上天。如果妳不愛酒,就不應該有酒泉這個地名。既然天地都愛酒,我就對得起天愛酒。先是聽說酒比聖人好,又聽說濁比聖人好。既然聖賢在飲酒,何必再求神仙?三杯酒可以通儒家之道,壹場比賽喝光了才是道家的自然。我只是喝醉的樂趣,這種味道不能流傳下來的人!

在占星術中,天空中有壹顆酒旗星。我們還從杜甫的《飲酒八仙歌》中知道還有壹個地方叫酒泉。李白說,如果上帝不喜歡酒,天上就不會有酒旗星。如果地球不愛酒,地球上就不會有酒泉縣。既然天地都愛酒,我李白愛喝也無愧於天地。這真是“打著橫幅做虎皮”找喝酒的理由。他接著說:聽說人們把清酒比作聖人,把濁酒比作聖賢。聖賢自飲,猶求神明。為什麽?因為喝了三杯照亮了儒家之路,喝了壹桶就明白了道家的本質。別跟不喝酒的人說這酒裏的樂趣。這李白還喝出境界,已經上升到儒道的道理了。這首詩看似不合邏輯,像是酒後胡言,卻恰恰表達了詩人對酒的癡迷,通過酒表達了自己復雜的情感。

李白樂觀豁達。喝酒不僅僅是為了解憂,更多的時候,是壹種休閑方式和情趣。他和朋友們壹起喝酒,伴隨著鮮花和美酒,和老朋友們聊著詩詞歌賦或者生活的味道。請看《山中與情人飲酒》:

我們兩人壹杯又壹杯地在山上盛開的鮮花中喝酒。喝醉了就想睡覺。妳可以離開妳自己。如果沒有,早上拿著小提琴。

隱者是指隱居的主人。我們可以通過標題“與山中隱士相遇”來了解這個人和這個地方。這首詩的語言是口語化的,每個字我們都能聽懂,但李白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把這些普通的字組合成壹首美妙的詩,充滿了詩意。詩在哪裏?首先,兩個人在山上喝酒,喝著喝著,山花悄然綻放,散發出陣陣清香。這朵花仿佛是人間的,專為飲酒的美好氣氛而開,令李白歡喜。山上溫度涼爽宜人,這樣的環境和好朋友喝壹杯也不快。於是喝了壹杯又壹杯。喝完之後,李白喝醉了,在清爽宜人的山上睡著了。

於是我揮了揮袖子,向朋友們示意,說我喝醉了,想睡覺,妳們可以走了。無辜的醉酒言論,粗魯做作,也表現了李白的率真。最後壹句“明朝有意帶琴”,很像我們和朋友約定明天繼續我們不盡興的時候說的話,但是李白說得很優雅,說妳不盡興,我們明天再喝,別忘了帶妳的琴來招待我們。“寶”字很有畫面感,很美的場景,很美的詩句。正是因為酒的催促,才產生了這麽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