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手劄精選?書對聯選?行書軸?行書扇面
白蕉 致姚鹓雛先生劄(壹) 29×16cm 紙本 1947年 刊於《中國書畫》2005年第12期)
食蟹詩並致鹓雛先生劄(二) 22×44cm 紙本 1947年 柳亞子紀念館藏
刊於《中國書法》2005年第12期 點擊瀏覽大圖
白蕉(1907~1969年)出生於金山縣張堰鎮,本姓何,後廢姓以白蕉行世,字號別署極多,其中雲間白蕉、雲間居士、雲間下士等使用頻繁。雲間是上海松江的古稱,金山縣舊屬松江府。在松江,白蕉結識了壹位亦師亦友的人物,就是南社著名詩人姚鹓雛(1892~1954年),姚年長白蕉15歲,不僅詩詞、小說寫得非常出色,書法,特別是壹手行書相當有造詣。?
本文擬介紹白蕉的二通書劄。壹通作於1947年9月29日,壹通作於1947年10月25日。
白蕉與姚鹓雛從1946年至1953年交往密切,有過許多詩詞贈答及書信來往。1947年9月中旬,姚鹓雛先生回到家鄉松江,與白蕉等友好壹起遊覽了滬西的澱山湖,9月29日信中“清遊追陪新秋快事”指的就是此行。不到壹月,10月25日,白蕉又發了壹通書劄,二人交往的頻繁於此可見壹斑。?
仔細觀賞手跡,白蕉信手揮灑,自然流暢,並無刻意的追求,尤其是10月25日那壹劄,通篇率真而隨意,無心於工而尤工。開頭問候姚鹓雛先生的“清恙”,接著談壹談友朋間的雅興,隨後錄奉自己撰寫的二首絕句。第壹首寫了自家窘迫的生活,第二首寫吃蟹,都是生活中的瑣屑之事。然而就在這不經意之間,順手壹筆,“今年蟹奇多而大,常言蟹多世亂,信有征耶?”關心時局,憂國憂民之心立現。而於文章則堪稱妙筆。
白蕉初學二王不得法門,後來得到了《喪亂》、《二謝》等唐人摹本,稍得規模。他16歲考入上海英語專修學校,結識了徐悲鴻,在徐氏的幫助下,白蕉更加刻苦,選用《閣帖》中王字放大至盈尺見方,經常通宵達旦地苦練。繼而能夠揮灑自如,秀雅蕭散,剛健中不乏婀娜,頗得二王的神韻。1938年,為了捐款抗日,他和鄧散木合辦了壹個“杯水書畫展”,初露頭角就受到歡迎,開始鬻書自給。1940年,在上海首次舉辦了個人書法展,壹時好評如潮。當時王蘧常作詩贊頌道:“三十書名動海陬,鐘王各欲擅千秋。如何百煉功成後,傲骨難為繞指柔。”?
除了直接師法二王,白蕉對於歷代二王體系的大家,諸如唐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五代楊凝式,宋代的米芾,明代的董其昌、王寵等等,都悉心觀摹,汲取營養。在白蕉的書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虞世南的筆致圓融沖和及外柔內剛;褚遂良的豐采流麗,韻致婉逸;陸柬之的飄逸流暢;也可以領略到董其昌率意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的流宕灑脫;還有王寵疏宕逸筆的沈靜。這些感受若隱若現,在似與不似之間,能意會而難言表。?
白蕉的行草,筆法精到,氣息醇正,為近現代王體書風的典範,他的書法無論具體點畫,還是整體布局,都顯現出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點畫圓轉潤朗,舒展大方,結體疏密有致,勻稱妥貼。剛柔並濟,外觀柔美,內現力度;潤枯合宜,潤而不肥,枯而不燥;穩險得體,穩得脫俗,險不怪誕。通篇洋溢著濃郁的書卷氣息。正如沙孟海的評價:“行草相間,寢饋山陰,深見功夫,造次顛沛,馳不失範,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
在壹般人眼裏,白蕉死守帖學,是排斥尊碑的。有人找出了白蕉的壹段話:“我們決不能因為有碑學和帖學的派別而可以入主出奴,而可以壹筆抹殺。六代亂離之際,書法乖謬,不學的書家與不識字的石工、陶匠所鑿的字,正好比壹只生毛桃,而且是被蟲蛀的生毛桃,包(世臣)、康(有為)兩人去拜服他們合作的書法,那是他們愛吃蟲蛀的生毛桃,我總以為是他們的奇嗜。”其實這只能表明白蕉對包、康二人揚碑抑帖的反對。其實在碑與帖的問題上,白蕉的認識是十分中肯的。他認為有清以來尊碑派與尊帖派兩者相互攻訐,實在毫無意義。他說:“碑與帖,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碑沈著、端厚而重點畫,帖穩秀、清潔而重使轉。碑宏肆,帖瀟散。宏肆務去粗獷,瀟散務去側媚。書法宏肆而瀟散,乃見神采。”因此,白蕉在書法實踐中,並非壹味臨帖,他也學碑,吸收碑刻中的滋養。在柳亞子紀念館有白蕉作於戊子(1948年)正月的壹幅手跡,好多書法愛好者乍壹見,都很驚訝,怎麽,白蕉還有這樣的手跡?壹點不錯,白蕉這件書作脫胎於《張猛龍碑》,也有著歐陽詢參以隸法的影子。這於白蕉可能是偶弄狡獪,但至少也見得他以帖為能事的同時,並非不見其余。況其還曾通過姚筘雛專門求得於右任墨寶,並對於氏書有“大氣流轉”的佳評,而於氏固近代碑學大家。杜甫有詩“不薄今人愛古人”,套用壹句,白蕉或可謂“不薄魏碑愛晉帖”吧。?
至於白蕉的詩,則屬於現實主義的創作,正如他“要為蒼生作細論”的詩句,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所作詩大都緣事而發,關乎國計民生。與那些為賦新詩強說愁,詠風弄月、玩弄詞藻者高下自不待言。?
(本文轉自 《中國書畫》2005年12期 作者:李海瑉 單位:江蘇省吳江市黎裏柳亞子紀念館)
白蕉 七月四日致姚鹓雛先生劄 刊於《中國書法》2005年第12期)
白蕉 二月十八日致姚鹓雛先生劄 刊於《中國書法》2005年第12期)
白蕉 九月二日致姚鹓雛先生劄 刊於《中國書法》2005年第12期)
白蕉 八月二十四日致姚鹓雛先生劄 刊於《中國書法》2005年第12期行書軸 來源於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第壹屆藝術品拍賣交易會
尺 寸:25×29cm?
估 價: RMB 3,000-5,000 成交價: RMB 240,000?
拍賣日期:1995-09-24?
聲明:資料僅供學習參考,本站不能保證所有拍賣作品的真實性。
草書毛主席詩詞立軸 97×48 厘米 著錄《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藏畫集》
正文:毛主席詩詞
落款:白蕉敬書
印鑒:江左白蕉之印、肖形印
轉自今古軒網站
行書七言聯 來源於上海崇源·200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錢筆柔翰—名家書法篆刻專場
釋文:桂棹莫辭三百曲,梅花小壽壹千年。?
題識:文麟先生雅屬,復翁白蕉。?
鈐印:大筆壹禿、白蕉私印、蘭王?
尺 寸:131×32cm×2?
估 價: RMB 5,000-8,000?
成交價: RMB 12,100?
拍賣日期:2003-10-24?
聲明:資料僅供學習參考,本站不能保證所有拍賣作品的真實性。
草書五言聯 106厘米×17厘米×2 著錄《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藏畫集》
正文:海為龍世界 雲是鶴家鄉?
上款:溫州工藝美術研究會屬
下款:白蕉
印鑒:白蕉私印
草書五言聯 106厘米×17厘米×2 著錄《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藏畫集》
正文:團結就是力量 藝術應為生命?
上款:溫州工藝美術研究會屬
下款:白蕉
印鑒:白蕉私印
行書扇面
行書扇面
行書扇 來源於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賣會
說 明: 正面:(文略)毛主席《沁園春·詠雪》。壹九五四年白蕉書為振華先生筆家屬。鈐印:復翁、白蕉、白雲間?
反面:揚芬膙秀,復翁漫筆。 鈐印:雲間之印、濟廬印?
上款“振華筆家”,即近代著名制筆家楊振華(1906-1997)。善制狼毫筆,張大千、吳湖帆等名家都曾向其訂制書畫用筆。“楊振華筆莊”現仍位於上海福州路。?
尺 寸:50×18.6cm?
估 價: RMB 4,000-6,000 成交價: RMB 68,200?
拍賣日期:2005-11-07?
聲明:資料僅供學習參考,本站不能保證所有拍賣作品的真實性。
行草書扇 毛主席《水調歌頭·遊泳》
來自中華博物網
從這個扇面看來,白蕉單行貫氣之甚者,有王獻之“壹筆書”的感覺,壹氣流轉,其節奏甚快,但震動幅度不是很大,這說明:即使在這件作品中,“單行貫氣”的習慣仍舊制約著白蕉的章法布局。這裏面的原因,或許與白蕉精神的淡泊有關——白蕉不是壹個充滿激情的人,他的感情總是比較平和的,所以,他不象王鐸、張瑞圖等人那樣激情酣暢、動蕩奔放,而是以平淡處理自己的章法,他也不象米芾那樣,在傾斜(左縮右伸)上下工夫,他的韻味,主要不在章法上,而在於那種散淡的情懷的流露——壹種含蓄的、平和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