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沈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2.要1到6年級學過的詩句、名言、詞等,要求點開看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詞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生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蘇教版 小學壹到六年級 有哲理的話古今賢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事事,須問打柴人。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
滿招損,謙受益。知過必改,聞過則喜。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古今賢文(合作篇) 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
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壹塊磚頭砌不成墻,壹根木頭蓋不成房。壹個籬笆三個樁,壹個好漢三個幫。
壹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壹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知已知彼,將心比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
古今賢文 讀書篇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於零。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
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於思索,朗讀便於記憶。
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4.求壹至六年級人教版語文書上的所有詩句,詞,名言警句和古文江南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詠鵝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涼州詞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郎月行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別董大高適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江畔獨步尋花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漁歌子張誌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尋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杜牧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蜂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江上漁者範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裁。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惠崇春江曉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示兒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遊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池楊萬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壹至六年級語文全書名言警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
(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
(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劉彜)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
(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壹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
6.六年級中的哲理詩1、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登鸛雀樓(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3、陸遊《遊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4、杜甫《望 嶽》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5、朱熹《觀書有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6、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