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鄭思肖《寒菊 》: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釋義:妳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妳的情操意趣並未衰窮。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2、唐代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釋義: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武器去收取關山五十州呢?請妳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淩煙閣去看,又有哪壹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3、唐代杜荀鶴《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釋義: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4、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釋義: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壹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沈。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裏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自古以來,人終不免壹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宋代王安石《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釋義: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