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寒:
癥狀:惡寒發熱,頭身酸痛,鼻塞重,經常打噴嚏,喉癢咳嗽,流涕,痰稀,口渴,或喜熱飲,無汗,舌苔薄白濕,脈浮或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方婧敗毒散。
風熱感冒:
癥狀:發熱,輕微惡風寒,或出汗,頭痛,鼻塞,流鼻涕,口幹口渴,或喜歡冷飲,喉嚨痛,濃咳和不易咳出的痰。舌苔薄黃,脈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主方:銀翹散。
寒濕證:
證候:惡寒、低熱、頭脹、四肢劇烈酸痛。或伴有頭痛、胸悶、惡心、嘔吐、口淡、苔膩、脈細。
治法:祛風除濕,或芳香化濕,解表和中。
主方:羌活史聖湯,或藿香正氣散。
寒暑綜合征:
癥狀:體熱多汗,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胸悶納差,舌苔膩,脈數。伴有感冒癥狀。
治療:清熱解表,芳香化濕。
主方:新香飲。
氣虛寒
癥狀: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嗽、白痰;咳嗽痰多、虛弱、乏力、氣短、懶惰、反復易感;舌淡苔白,脈浮弱。
治療:益氣解表
代表:參蘇飲加減。
若表虛自汗,則易受寒邪,可常服玉屏風散,益氣固表,預防感冒,效果良好。
若惡寒較重,發熱較輕,四肢微溫,聲音低沈,舌質淡胖,脈細而弱,屬陽虛外感癥,宜用助陽解表,與再生散加減。藥用黨參、黃芪、桂枝、附子、炙甘草溫陽益氣;阿莎麗、防風、羌活解表散寒。
陰虛寒
癥狀:體熱,微惡風寒,少汗,幹咳少痰;頭暈、心煩、口幹;舌紅少苔,脈細。
治法:養陰解表
代表:加味紫巴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