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裏的汪字

文言文裏的汪字

1. 帶有汪字的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汪生面北阜,池館清且幽。——李白《過汪氏別業·其壹》

川鎖支祁水尚渾,地理汪罔骨應存。——蘇軾《濠州七絕·塗山(下有鯀廟,山前有禹會村)》

奈何遭平時,德澤盛汪濊。——王安石《寄曾子固》

對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文天祥《還獄》

遂登福勛廟,還憩汪罔橋。——楊維楨《塗山篇》

偏師政擬劘詩壘,汪瀨那知滯酒船。——敖陶孫《次韓耕道贈別韻》

考官蔡茲取三策,三奏賞音汪應辰。——方回《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

紅白桃花褪半梢,綠陰汪淺未全交。——葛紹體《煙雨館》

汪孫已往周洪沒,本分作家今是誰。——劉過《官舍阻雨十日湧出悶成五絕呈徐判部》

2. 汪字怎麽從古代來的

壹、源於姜姓,出自夏王朝時期古諸侯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汪罔,古國名,後世訛為汪芒國,國君防風氏。夏、商王朝時期有壹古汪罔國,為神農氏的後裔所建之姜姓諸侯國,國君名防風氏。

後防風氏因被大禹所殺,國人遷居湖州的山裏,稱汪罔氏。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安徽歙縣,改稱汪氏。

二、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芒國,取自姬姓魯國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譜中都能得到印證,後訛為夏、商時期的汪罔國名。

汪芒國與汪罔國毫無瓜葛。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封叔叔周公旦於魯國。

後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誦年幼,才十二歲,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輔佐周成王護朝,他便派長子姬伯禽出任魯國國君。魯國傳十三代十五君至魯成公姬黑肱,生長子姬午後為魯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時兩掌有紋,“左王右水”,因而取名為姬汪,是為公子汪,因名封爵為汪侯,食采穎川,世稱“穎川侯”。

三、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汪,古河流名稱,亦稱潢水。

在史籍《水經註》中記載:“潢水壹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遼寧省境內的西拉木倫河,而是中原地區民間自古就俗稱的“小黃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腦山,東流經河南境內,最後匯入淮河。

西拉木倫河在古代稱亦為“潢水”,但沒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稱命氏,稱汪氏,世代相傳至今。

四、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支庶之後秦小汪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秦國封有諸侯小國汪國(今陜西澄城與韓城之間)。

五、源於汪野國,出自秦、漢時期西北地區汪野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古汪野國在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祁連山脈的玉門、陽關壹帶,“漢朝以前未通中國”,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漢時期初為大月氏、烏孫國和匈奴之地。

漢武帝劉徹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軍霍去病率漢軍西征,滅匈奴,始置玉門縣,隸屬於酒泉郡,西羌民族壹時紛紛歸附大漢帝國,有以古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汪氏,逐漸融合於漢族。 六、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汪陶縣,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曾設置汪陶縣(今山西山陰、應縣壹帶),隸屬於雁門郡,居者或以為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七、源於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壹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進士,史稱“六桂聯芳”,六子分金分銀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發展。其第六子翁處休,被翁老賜姓為汪氏,遂成汪氏壹族。

八、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汪古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汪古部,為唐朝時期西域沙陀突厥的壹個部落,在唐朝滅西突厥後,該部大部分歸附唐王朝,以部名漢化為姓氏,稱汪氏。

少部分北遷,進入遼東地區生息繁衍。到了金國時期,遼東汪古部遺民融合於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稱為氏,稱汪古氏。

九、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十、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十壹、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滿、汪誦、翁處休。遷徒分布: 汪氏是壹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壹族的主要發祥地為山東、安徽歙縣和浙江武康等地。 發源於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歷來播遷的幅度和範圍都不是很大,他們播遷的路線,大致是先江蘇,後至江西和安徽。

另兩支汪氏在中國早期歷史上,成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內形成壹大望族。 春秋時期,魯國有童子汪足奇與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其死於國事,以成人之禮安葬,這是見於史冊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約在東漢獻帝年間,有會稽(今浙江紹興)令汪文和舉家遷居新安,後發展成為新安旺族。 南朝時有汪氏壹支從新安遷安徽歙縣,隋朝初期有壹支遷河北河間。

唐朝初期,有汪氏將佐自光州固始隨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並落籍當地,這說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點。盛唐時期,歙縣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經有了“十姓九汪”的現象。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唐汪華封越國公,世居於歙,其族最繁。”這是對當時情況最準確的再現。

唐朝以後的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從安徽遷徙過去的。 兩宋時期,汪氏族人繼往開來之昌盛,並已成為全國著姓之壹,尤其稱盛於黟(今安徽黟縣)、歙(今安徽歙縣)、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時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國人口0.6%,約四十七萬人。 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先是驅逐韃虜,再後為爭奪皇權互相攻訐,使中原、華東、中南各地人口銳減,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決定移民以使荒蕪之地再現生機,汪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的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河北、天津、東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族人陸續有人移民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為最,占全國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為湖北。

3. 汪字怎麽從古代來的

壹、源於姜姓,出自夏王朝時期古諸侯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汪罔,古國名,後世訛為汪芒國,國君防風氏。夏、商王朝時期有壹古汪罔國,為神農氏的後裔所建之姜姓諸侯國,國君名防風氏。

後防風氏因被大禹所殺,國人遷居湖州的山裏,稱汪罔氏。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安徽歙縣,改稱汪氏。

二、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芒國,取自姬姓魯國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譜中都能得到印證,後訛為夏、商時期的汪罔國名。

汪芒國與汪罔國毫無瓜葛。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封叔叔周公旦於魯國。

後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誦年幼,才十二歲,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輔佐周成王護朝,他便派長子姬伯禽出任魯國國君。魯國傳十三代十五君至魯成公姬黑肱,生長子姬午後為魯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時兩掌有紋,“左王右水”,因而取名為姬汪,是為公子汪,因名封爵為汪侯,食采穎川,世稱“穎川侯”。

三、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汪,古河流名稱,亦稱潢水。

在史籍《水經註》中記載:“潢水壹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遼寧省境內的西拉木倫河,而是中原地區民間自古就俗稱的“小黃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腦山,東流經河南境內,最後匯入淮河。

西拉木倫河在古代稱亦為“潢水”,但沒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稱命氏,稱汪氏,世代相傳至今。

四、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支庶之後秦小汪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秦國封有諸侯小國汪國(今陜西澄城與韓城之間)。

五、源於汪野國,出自秦、漢時期西北地區汪野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古汪野國在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祁連山脈的玉門、陽關壹帶,“漢朝以前未通中國”,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漢時期初為大月氏、烏孫國和匈奴之地。

漢武帝劉徹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軍霍去病率漢軍西征,滅匈奴,始置玉門縣,隸屬於酒泉郡,西羌民族壹時紛紛歸附大漢帝國,有以古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汪氏,逐漸融合於漢族。 六、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汪陶縣,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曾設置汪陶縣(今山西山陰、應縣壹帶),隸屬於雁門郡,居者或以為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七、源於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壹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進士,史稱“六桂聯芳”,六子分金分銀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發展。其第六子翁處休,被翁老賜姓為汪氏,遂成汪氏壹族。

八、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汪古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汪古部,為唐朝時期西域沙陀突厥的壹個部落,在唐朝滅西突厥後,該部大部分歸附唐王朝,以部名漢化為姓氏,稱汪氏。

少部分北遷,進入遼東地區生息繁衍。到了金國時期,遼東汪古部遺民融合於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稱為氏,稱汪古氏。

九、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十、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十壹、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滿、汪誦、翁處休。遷徒分布: 汪氏是壹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壹族的主要發祥地為山東、安徽歙縣和浙江武康等地。 發源於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歷來播遷的幅度和範圍都不是很大,他們播遷的路線,大致是先江蘇,後至江西和安徽。

另兩支汪氏在中國早期歷史上,成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內形成壹大望族。 春秋時期,魯國有童子汪足奇與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其死於國事,以成人之禮安葬,這是見於史冊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約在東漢獻帝年間,有會稽(今浙江紹興)令汪文和舉家遷居新安,後發展成為新安旺族。 南朝時有汪氏壹支從新安遷安徽歙縣,隋朝初期有壹支遷河北河間。

唐朝初期,有汪氏將佐自光州固始隨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並落籍當地,這說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點。盛唐時期,歙縣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經有了“十姓九汪”的現象。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唐汪華封越國公,世居於歙,其族最繁。”這是對當時情況最準確的再現。

唐朝以後的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從安徽遷徙過去的。 兩宋時期,汪氏族人繼往開來之昌盛,並已成為全國著姓之壹,尤其稱盛於黟(今安徽黟縣)、歙(今安徽歙縣)、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時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國人口0.6%,約四十七萬人。 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先是驅逐韃虜,再後為爭奪皇權互相攻訐,使中原、華東、中南各地人口銳減,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決定移民以使荒蕪之地再現生機,汪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的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河北、天津、東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族人陸續有人移民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為最,占全國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為湖北。

4. 汪沨,字魏美,錢塘人 文言文翻譯

原文及譯文供參考:

汪沨,字魏美,錢塘人。明朝遺民。少孤貧,力學,與人落落寡諧,人號曰汪冷。舉崇禎己卯鄉試,與同縣陸培齊名。

甲申後,培自經死,沨為文祭之,壹慟幾絕,遂棄科舉。姻黨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視其妻,俾勸駕,妻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屑此金也。”嘗獨身提藥裹往來山谷間,宿食無定處。沨故城居,母老,欲時時見沨,其兄澄、弟沄亦棄諸生服,奉母徙城外。沨時來定省,然沨能自來,家人欲往跡之,不可得。

嗣因兵亂,奉母入天臺。海上師起,群盜滿山谷,復返錢塘。當是時,湖上有三孝廉,皆高士,沨其壹也,當事皆重之。監司盧高尤下士,壹日,遇沨於僧舍,問:“汪孝廉何在?”沨應曰:“適在此,今已去矣。”高悵然,不知應者即沨也。高嘗艤舟載酒西湖上,約三高士以世外禮相見,惟沨不至。已,知其在孤山,以船就之,排墻遁去。沨不入城市,有司或以俸金為壽,不得卻,坎而埋之。裏貴人請墓銘,饋百金,拒弗納。徙居孤山,匡床布被外,殘書數卷,鍵戶出,或返或不返,莫可蹤跡。遇好友,飲酒壹鬥不醉。

魏禧自江西來訪,謝弗見。禧留書曰:“吾寧都魏禧也,欲與子握手壹痛哭耳!”沨省書大驚,壹見若平生歡。臨別,執手涕下。沨嘗從愚庵和尚究出世法,禧曰:“君事愚庵謹,豈有意為其弟子耶?”沨曰:“吾甚敬愚庵,然今之誌士,多為釋氏牽去,此吾所以不屑也。”

康熙四年秋,終於寶石山僧舍,年四十有八。

譯文:

汪沨,字魏美,是錢塘人。明朝遺民。少年時失去父親,家裏貧困,學習努力,性情孤傲,很難跟人合得來,人們稱他為汪冷。考中崇禎己卯年鄉試舉人,跟同縣陸培齊名。

甲申事件(李自成攻陷北京)後,陸培自縊而死,汪沨寫文章祭奠他,竟痛哭到幾乎氣絕,於是放棄科舉考試。他的親族想強求他參加禮部的考試,拿出千兩銀子看望他的妻子,讓她促請汪沨起行,汪沨妻子說:“我的丈夫不能被勸服,我也看不起這些銀子。”(汪沨)曾經獨自壹人提著藥包在山谷中來往,吃住沒有固定的地方。汪沨原來在城裏居住,母親年老,想經常見到汪沨,他的哥哥汪澄、弟弟汪沄也放棄了生員的身份,搬到城外侍侯母親。汪沨時常來向母親問安,可是汪沨能自己來,家裏的人想要找到他的蹤跡,卻不能找到。

隨後因為戰亂,把母親轉入天臺山侍侯。海上戰事又起,山裏到處是盜賊,又返回錢塘。在這時,湖上有三個孝廉,都是高潔之士,汪沨就是其中之壹,當權的人都很敬重他們。監司盧高尤其禮賢下士,有壹天,盧高在僧舍裏遇到汪沨,問:“汪孝廉在哪裏?”汪沨回答說:“剛才在這裏,現在已經離開了。”盧高很失望,不知道回答的人就是汪沨啊。盧高曾經在湖上劃船裝著酒,邀約三個高士用世外的禮節相見,只有汪沨沒到。不久,知道他在孤山,乘船去拜訪他,汪沨倉皇逃走了。汪沨不進入城市,有的官員用自己的俸金給他祝壽,他不能推卻,挖坑埋掉它。家鄉的顯貴的人請他寫墓誌銘,送給他百兩銀子,他拒絕不接受。遷徙到孤山居住,除了筐床和布被之外,只有幾卷殘破的書籍,鎖上門出去,有時返回有時不回,沒有人知道他的蹤跡。遇到好友,喝壹鬥酒也不醉。

魏禧從江西來拜訪他,推辭不見。魏禧留下信說:“我是寧都的魏禧,想和先生握手痛哭壹場啊!”汪沨察看書信後非常吃驚,初次見面就好像壹生的老朋友。臨分別時,相互拉著手流淚。汪沨曾經跟從愚庵和尚探究出世的方法,魏禧說:“您待愚庵這麽恭敬,難道有做他弟子的想法嗎?”汪沨說:“我很敬重愚庵,可是現在的有誌之士,大多被佛教拉攏過去,這是我感到不值得(加入佛教)的原因。”

康熙四年秋天,汪沨終老在寶石山僧舍,終年四十八歲。

5. 汪字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