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李白6首山水古詩,首首美到讓人心碎
《秋下荊門》與五律《渡荊門送別》,是李白現存的出川後最早的作品。“荊門”,在湖北宜昌與宜都之間的長江南岸,與北岸之虎牙山對峙如門,為楚之西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連用了四個地名,仍使人覺得氣韻流轉。此詩雖用了兩個典故,也令人感到如鹽之入水。李白在此既以“掛秋風”之“秋”點明題目,“布帆無恙”也表現了他壹往無前的豪情。
2、《望廬山瀑布二首》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6首山水古詩,首首美到讓人心碎
全詩從“遙看”著眼與著筆,乃遠距離而非近距離。在日光的照射下,蒸騰的水汽化為紫色的煙霧,這是全詩的布景也是瀑布的背景。然後是瀑布出場,“遙看”二字點明題中之“望”。詩人的《望廬山瀑布》(其壹)是五古,其中的“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裏。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對瀑布已描繪得很精彩了,但仍不及此詩後兩句比喻之獨創,氣勢之飛動,神韻之浪漫。李白高唱在前,後人寫瀑布,往往離不開白練與銀河之喻。
3、《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6首山水古詩,首首美到讓人心碎
李白與杜甫是唐代詩國天空的雙子星座,他們輝耀的是永恒的光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是司馬遷所說而為後世所習用的名言,雖然李白五、七言絕句的數量與質量遠在杜甫之上,但五、七言律詩的成就卻也遠不及杜甫,尤其是篇數僅寥寥數首的七律。他的五律整體成就雖說也不如杜甫,單篇或者說單挑,卻足可抗衡。如《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