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訪妙玉乞紅梅

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再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譯文及註釋

1、開樽:動杯,開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詩未做。裁,裁奪,構思推敲。

2、尋春問臘:即乞紅梅。以春點紅,以臘點梅。蓬萊,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櫳翠庵。

3、大士: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宣傳以為她的凈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裏以觀世音比妙玉。

4、嫦娥:比妙玉。《紅樓夢》程高本作孀娥,只是寡婦的意思。以脂硯齋版本為準。檻外,欄桿之外。又與妙玉自稱檻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說:湊巧而已。(據《紅樓夢》庚辰本)這句話,在《紅樓夢》程高本中改為小巧而已,也是不細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這兩句是詩歌的特殊修辭句法,將櫳翠庵比喻為仙境,折了梅回去稱入世,來到庵裏乞梅稱離塵。梅稱冷香,所以分冷、香於兩句中。挑紅雪、割紫雲都喻折紅梅。宋代毛滂《紅梅》詩:深將絳雪點寒枝。唐代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踏天磨刀割紫雲。紫雲,李賀的詩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誰惜詩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樣子。這裏是說因冷聳肩,寫詩者踏雪冒寒往來。蘇軾《是日宿水陸寺》詩:遙想後身穿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7、佛院苔:指櫳翠庵的青苔。這句是以詩的語言說他在歸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詩文中多以苔寫幽靜。

賞析

從人物描繪上說,邢岫煙、李紋、薛寶琴都是初出場的角色,應該有些渲染。但她們剛到賈府,與眾姊妹聯句作詩照理不應喧賓奪主,所以蘆雪庵聯句除薛寶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雲。眾人接著要她們再賦紅梅詩,是作者的補筆,借此機會對她們的身份特點再作壹些提示,而且是通過詩句來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鳳的眼光介紹邢岫煙雖家貧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壹樣,卻是個極溫厚可疼的人(《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她的詩中紅梅沖寒而放,與春花難辨,雖處冰雪之中而顏色不同尋常,隱約地包含著這些意思。李紋姊妺是李紈的寡嬸的女兒,從詩中淚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語來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達喪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輕狂之態,可見其自恃節操,性格上頗有與李紈相似之處,大概是註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壹族中***同的環境教養所造成的。薛寶琴是四大家族裏的閨秀,豪門千金的奢華氣息比其他人都要濃些。小說中專為她的絕色有過壹段抱紅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詩猶如是在作自畫像壹樣。

賈寶玉自稱不會聯句,又怕韻險,作限題、限韻詩每每落第。他懇求大家說: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了。這並非由於他才疏思鈍,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歡那些形式上人為的羈縛。為了證明這壹點,就讓他被罰再寫二首不限韻的詩來詠他自己的實事。所以,這壹次史湘雲鼓未絕,而賈寶玉詩已成。隨心而作的詩就有創新,如:割紫雲之喻借李賀的詩句而不師其意,沾佛院苔的話也未見之於前人的作品。詩歌處處流露其性情。入世、離塵,令人聯想到賈寶玉的來歷與歸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檻外梅,賈寶玉後來的出家並非為了修煉成佛,而是想逃避現實,蹈於鐵檻之外。這些,至少在藝術效果上增強了全書情節結構精細嚴密的效果。

詩經 訪落

《詩經:訪落》

訪予落止,率時昭考。

於乎悠哉,朕未有艾。

將予就之,繼猶判渙。

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

紹庭上下,陟降厥家。

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註釋:

1、訪:謀,商討。落:始。止:語氣詞。

2、率:遵循。時:是,這。昭考:指武王。

3、悠:遠。

4、艾:鄭箋:艾,數也。我於是未有數。言遠不可及也。馬瑞辰《毛傳箋通釋》:《爾雅-釋詁》:艾,歷也。歷,數也。歷當讀為閱歷之歷,箋釋未有艾為未有數,猶有未有歷也。

5、將:助。就:接近,趨向。

6、判渙:分散。

7、紹:繼。

8、陟降:提升和貶謫。厥家:指群臣百官。

9、休:美。皇考:指武王。

10、明:勉。

譯文:

即位之初國事商,路線政策依父王。

先王之道太精深,閱歷未豐心惶惶。

縱有群臣來相助,猶恐閃失欠妥當。

登位年輕缺經驗,家國多難真著忙。

惟遵先王的庭訓,任賢黜佞肅朝綱。

父王英明又偉大,佑我勉我身安康。

賞析:

周武王為太子時,因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裏,得以直接掌權,處理朝政,控制大局,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後又協助回歸的文王征服西方諸侯,攻伐征戰,亦老到內行。文王去世,武王即位,無驚無險,不僅局勢平穩,而且國力迅速增強,壹舉完成滅紂革命,乃是水到渠成。

成王即位的情況則大不相同。武王於克殷後二年去世,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尚處孩提時期的成王根本無法填補,因此由武王之弟周公攝政輔佐。攝政只不過是通向新王正式治國的過渡,在這壹過渡時期,周公不僅要日理萬機,處理朝政,而且要逐步樹立起新王即成王的天子權威,《訪落》便反映出這種樹立權威的努力。

《訪落》創作時間,應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時。《毛詩序》雲:《訪落》,嗣王謀於廟也。這個朝先王之廟、謀於群臣之舉,鄭玄箋認為是在成王始即政時。孔穎達疏對這壹時間所作的界定更為明確:此未堪家多難,文與《小毖》正同,但鄭以此篇在居攝之前,《小毖》在致政之後。由於成王始即政可以有兩種理解:壹是在繼武王位之時,壹是在周公攝政結束還政之時。鄭箋用始即政是壹個含混的時間概念,因此孔疏的明確界定十分必要。後世出現了因含混而生的歧解。如朱熹《詩集傳》在《閔予小子》篇末雲:此成王除喪朝廟所作,疑後世遂以為嗣王朝廟之樂。後三篇(指《訪落》、《敬之》、《小毖》)放此。周時對亡父行三年之喪(期限為二十五月)禮,然則朱熹所說已不是始即政之際。還有學者認為《訪落》作於周公還政之後,釋家多難為管叔、蔡叔、武庚和淮夷之難,其理解與詩的原義大相徑庭。可見,細讀鄭箋、孔疏以明確《訪落》作時,於準確理解詩義至關重要。

新王權威的樹立,關鍵在於諸侯的態度。先王在世,諸侯臣服;然先王去世,新王即位,以前臣服的諸侯未必全都視新王如先王。成王始即政,對諸侯的控制自然比不上武王時牢固,原先穩定的政治局面變得不那麽穩定而處處隱藏著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這也十分自然。帝王的更替,特別是幼弱的帝王取代成熟強大的帝王,給諸侯提供了權力再分配的機會,局勢不穩的根源即在於此。使諸侯回到自己的牢固控制中來,便成為周王室必須面對的課題。當時周王室的象征是成王,而實際的掌權者則是攝政的周公,從這個意義上說,《訪落》所體現的正是周公的思想,不過用成王的口氣表達而已。

在《訪落》中,成王訴說自己年幼,缺少治國經驗,請求諸侯輔助,既陳實情,又表誠意。當然,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對於諸侯,更需要的是施以震懾。詩中兩提武王(昭考、皇考),兩提遵循武王之道,震懾即由此施出。

參與朝廟的諸侯均是受武王之封而得爵位的。身受恩惠,當報以忠誠,這是道義上的震懾;武王雖逝,他所建立的國家機器(包括強大的軍隊)仍在,這是力量上的震懾。

最有力的震懾是詩中表達的遵循武王之道的決心。如果說率時昭考還嫌泛泛,紹庭上下,陟降厥家就十分具體了。武王在伐紂前所作準備有壹條立賞罰以記其功(《史記-周本紀》)與詩中上下、陟降相似,惟成王所處時局更為嚴峻,他所采取的措施也會更為嚴厲。舜即位後曾流***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尚書-舜典》),這是成王可以效法,並可由輔佐他的周公實施的。

《訪落》其實是壹篇周王室決心鞏固政權的宣言,是對武王之靈的宣誓,又是對諸侯的政策交代,真誠而不乏嚴厲,嚴厲而不失風度,周公也借此扯滿了攝政的風帆。

訪陶公舊宅

垢塵不汙玉,靈鳳不啄膻。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夷齊各壹身,窮餓未為難。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後,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著為十六篇。今來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榮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裏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餘墟中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詠紅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 詠紅梅花得梅字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譯文及註釋

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

2、逞艷句意即春未到,紅梅逞艷,先迎著我醉眼開放。

3、凍臉因花開於冰雪中,顏色又紅,故喻之。借意於蘇軾《定風波詠紅梅》詞:自憐冰臉不宜時。痕,淚痕。以血淚說紅。

4、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故言酸。待到時過,雖無怨恨,花亦烏有,所以說成灰。借意於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

5、誤吞句說梅花本是白的,因誤吞神奇的丹藥而換了骨格,變成紅花。丹藥的丹雙關義就是紅。範成大《梅譜》:世傳吳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壹篇絕唱,有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6、偷下句說紅梅本是瑤池的碧桃,因偷下紅塵而脫去舊形,幻為梅花。傳說瑤池種植仙桃,《西遊記》中孫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7、江北二句意謂請告訴蜂蝶,不要把紅梅錯認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燦爛的季節。春燦爛,因紅梅色似春花才這樣說的,非實指。當時還是冰雪天氣。蜂蝶,多喻輕狂的男子。漫,莫,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