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關於中秋節燈火通明,和家團圓的詩句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蘇軾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被稱為豪放派著名詞人。其壹生經歷了八貶八謫,卻造就了其寵辱不驚、豁達樂觀的性格,蘇軾的詩、詞、散文在文學史上都有著許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水調歌頭》壹直被人傳唱至今,擁有著近千年的歷史。這位文學巨匠的詩詞擁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水平,其文豪放灑脫、清新豪健、獨具風格。而這篇《水調歌頭》極富詩意與美感。表達了人類情感的思鄉情感的***性,能夠引起人們強烈的***鳴,被譽為詩詞史上的經典名篇。蘇軾的哲學觀念壹直貫穿在他的文學作品之中,在《赤壁賦》中尤為明顯,體現其頓悟人生的虛無、世事流轉、變幻無常後仍選擇樂觀、灑脫、積極的入世情懷,又有著道家萬物皆空、物我偕忘的超然脫俗。他身上這種看似矛盾特質。賦予了他獨特的煙火氣和生活氣息,這壹點在他美食家的身份中可以體現出來。使其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而詞中關於人生意義的追問與探尋,卻從未停止。從“明月幾時有”這壹開頭的自我詢問,人生的短暫和虛無油然而生,與存在主義的哲學問題不謀而合,人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如今又身在何處?讓人不由想起屈原的《天問》,對人類、人生、現世、自然、宇宙的不停追問,人類從古至今,從未停止。而這壹問題似乎並未困擾著我們這位大文學家。他早已用壹份安寧的心而對周遭的壹切。聞壹多在評語中寫道:“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恒而前的錯愕’情態”。他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盡管這首詞基本上是壹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來源:青年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