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描繪了春風的和煦與清新。春風無形、無色、無味的,如何描述透過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把空靈的春風居然描繪得有聲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作者先用南宋誌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壹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裏醞釀”。
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接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擴展資料:
《春》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壹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並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壹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壹種逼真寫照。
作者借孩子的眼睛對春天作了全面細致的觀察,並透過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個性是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圖畫般的描述,贊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期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從而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表達了熱愛生活和用心進取的情懷。他連用三個比喻謳歌春天,把春天形容為新生的娃娃、秀麗的姑娘、健壯的青年。使舒緩、沈靜的格調驀然剛健、清新起來,與作品的開頭緊緊呼應。
把滑向平實的現實情境又突然推進到了作品上半部分營造的那種明朗、歡快的意境中去,整個意境又連成了壹片。春天的“新”、“美”、“力”,註入了朱自清的整個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個春天,在春天的引領下執著前行。朱自清獲得了“新生”。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
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壹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妳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百度百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