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長安才俊的古詩詞

描寫長安才俊的古詩詞

1.“歌頌長安”的古詩詞有哪些

1、樓倚霜樹外,鏡天無壹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長安秋望(杜牧.唐)

2、嶽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長安秋望(杜牧.唐)

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披香殿前花始紅, ——陽春歌(李白.唐)

4、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楊柳枝 (劉禹錫.唐)

5、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禦溝草。——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王勃.唐)

6、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春光戲題贈李侯 (岑參.唐)

7、鬥柄又垂天直北,官書坐會歲將闌。更無人解憶長安。——近代 王國維《浣溪沙》

8、豹死猶留皮壹襲,最佳秋色在長安。——宋 邵雍《梅花詩》

9、莫笑老來多歲月,肯教閑去少詩歌。長安陌上有銅駝。——宋 韓淲 《浣溪沙》

10、賓幕佐儲副,和氣滿長安。——宋 辛棄疾《水調歌頭·泰嶽倚空碧》

長安的歷史意義是什麽?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壹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壹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鎬”(hào)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余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兩段時間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2.關於長安的古詩

1.長安秋望(杜牧.唐)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壹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

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 2.題嶽陽樓 (白居易.唐) 嶽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

3.陽春歌(李白.唐)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披香殿前花始紅, 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飛燕皇後輕身舞, 紫宮夫人絕世歌。

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4.楊柳枝 (劉禹錫.唐)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落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

5.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王勃.唐)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 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禦溝草, 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

高臺四望同, 帝鄉佳氣郁蔥蔥。紫閣丹樓紛照曜,璧房錦殿相玲瓏。

東彌長樂觀,西指未央宮。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

旗亭百隊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裏。朱輸翠蓋不勝春, 疊樹層楹相對起。

復有青樓大道中,繡戶文窗雕綺櫳。 錦衣晝不襞,羅幃夕未空。

歌屏朝掩翠,妝鏡晚窺紅。 為吾安寶髻,蛾眉罷花叢。

狹路塵間黯將暮, 雲間月色明如素。鴛鴦池上兩兩飛,鳳凰樓下雙雙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顧。銀鞍繡轂盛繁華, 可憐今夜宿倡家。

倡家少婦不須嚬,東園桃李片時春。 君看舊日高臺處,柏梁銅雀生黃塵。

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

6.春光戲題贈李侯 (岑參.唐) 燕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後又往來於北庭、輪臺間。

官至嘉州刺史,卒於成都。

3.關於長安的古詩

1、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譯文

東風吹拂,微微春雨灑過青山;登高遠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長安城外,河流原野,縱橫交錯,壹直延伸到天邊浮雲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壹片殘陽之中。又有誰理解我這位讀書人,生逢亂世,孤身壹人,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漂泊流蕩在荒遠的秦關。

2、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宋代: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壹作:鳥)

歸雲壹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譯文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

歸去的雲壹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裏?冶遊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

3、長安晚秋

唐代:趙嘏

雲物淒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壹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譯文

拂曉的雲與攀在漫天遊動,樓臺殿閣高高聳立觸天空。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塞,悠揚笛聲裏我只身倚樓中,艷縈的菊花靜靜地吐芳幽,紅紅的蓮花落瓣憂心忡仲。可惜鱸魚正美回也回不去,頭戴楚冠學著囚徒把數充。

4、長安遇馮著

唐代: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譯文

客人從東方過來,衣服上還帶著灞陵的雨。問客人為什麽來,客人說為了上山砍伐樹木來買斧頭。百花正在悄悄地盛開,輕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雛。去年壹別如今又是春天,兩鬢的頭發不知又生出多少。

5、長安秋夜

唐代:李德裕

內宮傳詔問戎機,載筆金鑾夜始歸。

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譯文

皇宮傳出詔書問訊前方戰機,金鑾殿處理完國事深夜才歸。千家萬戶此時已經寂然入夢,月光下露水清瑩點濕了朝衣。

4.有關長安的古詩詞

詠史詩·長安

[ 唐代·胡曾 ]

關東新破項王歸,赤幟悠揚日月旗。

從此漢家無敵國,爭教彭越受誅夷。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第次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幹?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子夜吳歌 (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5.形容青年才俊的詩句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妾解清歌並巧笑。郎多才俊兼年少。何事拋兒行遠道。無音耗。江頭又綠王孫草。

劉郎正是當年少。更那堪、天教付與,最多才貌。玉樹瓊枝相映耀。誰與安排忒好。有多少、風流歡笑。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為人潔白晳,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版屋,亂我心曲。

風神凝遠玉無瑕,十載論交似飲茶。深靜不教窺喜慍,寬閑能自應紛華。

才高八鬥勝子建

學富五車如東坡

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淩雲之誌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千二百輕鸞,春衫瘦著寬。倚風行稍急,含雪語應寒。

帶火遺金鬥,兼珠碎玉盤。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鍁兮,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男兒自當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

壹些是自己讀過的,壹些是網上搜的。

6.關於“長安”的古詩有哪些

1、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壹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譯文 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雲壹毫。

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註釋 ⑴秋望:在秋天遠望。⑵倚:靠著,倚立。

霜樹:指深秋時節的樹。外:之外。

指樓比“霜樹”高。⑶鏡天:像鏡子壹樣明亮、潔凈的天空。

無壹毫:沒有壹絲雲彩。⑷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氣爽的天空。⑸氣勢:氣概。

喻終南山有與天宇比高低的氣概。2、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

我心情沈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註釋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②強:勉強。③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④憐:可憐。⑤傍:靠近、接近。

3、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宋代: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島 壹作:鳥) 歸雲壹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譯文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

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歸去的雲壹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裏?冶遊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

註釋 ⑴馬遲遲:馬行緩慢的樣子。⑵亂蟬嘶:壹作“亂蟬棲”。

⑶鳥:又作“島”,指河流中的洲島。⑷原上:樂遊原上,在長安西南。

⑸目斷:極目望到盡頭。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臨。

⑹歸雲:飄逝的雲彩。這裏比喻往昔經歷而現在不可復返的壹切。

此句壹作“歸去壹雲無蹤跡”。⑺前期:以前的期約。

既可指往日的誌願心期又可指舊日的歡樂約期。⑻狎興:遊樂的興致。

狎:親昵而輕佻。⑼酒徒:酒友。

蕭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⑽少年時:又作“去年時”。

4、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唐代:趙嘏 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壹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譯文 拂曉的雲與攀在漫天遊動,樓臺殿閣高高聳立觸天空。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塞,悠揚笛聲裏我只身倚樓中,艷縈的菊花靜靜地吐芳幽,紅紅的蓮花落瓣憂心忡仲。

可惜鱸魚正美回也回不去,頭戴楚冠學著囚徒把數充。註釋 ⑴淒清:指秋天到來後的那種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蕭索之意。

清,壹作“涼”。拂曙:拂曉,天要亮還未亮的時候。

流:指移動。⑵漢家宮闕(què):指唐朝的宮殿。

動高秋:形容宮殿高聳,好像觸動高高的秋空。⑶殘星,天將亮時的星星。

雁橫塞:因為是深秋,所以長空有飛越關塞的北雁經過。橫,渡、越過。

塞,關塞。⑷長笛:古管樂器名,長壹尺四寸。

⑸紫艷:艷麗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澤。籬:籬笆。

⑹紅衣:指紅色蓮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塊陸地。

5、長安春 唐代: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

譯文 門外的楊柳無力的下垂著,春天的東風把柳枝吹成了金黃色。東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會醒來,滿腹愁苦還是消不了。

6、訴衷情令·長安懷古 宋代:康與之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遊。

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頭。

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註釋 ①阿房:宮名。秦始皇營建。

評析 這首詞吊古傷今,表現了身處偏安局面,不勝今昔之感的情懷。上片從眼前景物寫起,阿房廢址,漢代荒丘,成了狐兔群遊之所。

昔日豪華,已成春夢。撫今追昔,不勝悲愁。

下片著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見塞雁南來,渭水東流。

黃昏時候,益覺傷感。全詞工麗哀婉,情韻悠長。

這是康詞中較為突出的壹首。

7.誰有關於長安的古詩

與長安有關的詩句: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雲林帶天碧 風舞槐花落禦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彜下第》) 恐逢故裏鶯花笑,且向長安度壹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壹)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壹回來,壹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裏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禦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範燈《憶長安?九月》)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杜甫《秋雨嘆三首》)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豪家沽酒長安陌,壹旦起樓高百尺(韋應物《酒肆行》) 長安九城路,戚裏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壹)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長相思》)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 長安古意 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爭繞樹,壹群嬌鳥***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天中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壹。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禦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壹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裏,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壹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 落第長安 唐 常建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裏鶯花笑,且向長安度壹春。 ----------------------------------------------------------------------------- 長安 年代:唐 作者:範祖禹 東風吹塵客心起,京華去蜀三千裏。

我來踏雪走函關,下視秦川坦如坻。 曉登太華三峰寒,憑高始覺天地寬。

卻惜京華不可見,煙花二月過長安。 長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橫八極。

行人來往但西東,莫問興亡與今昔。 昔人富貴高臺傾,今人歌舞曲池平。

終南虛繞帝王宅,壯氣空蟠佳麗城。 黃河之水東流海,漢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傑今無壹人在。 細觀此事何足愁,不如飲酒登高樓。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勞營八州。 當年富貴壹時事,身後寂寞余高丘。

春風開花不易得,壹醉何必封公侯。 -----------------------------------------------------------------------------欣賞 長安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幹,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欣賞 李白,《子夜吳歌》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 -----------------------------------------------------------------------------欣賞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爭繞樹,壹群嬌鳥***啼花。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

8.關於"長安"的古詩

《登金陵鳳凰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科後》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麗人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榼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9.關於“長安”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長安”的詩詞有: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紅塵紫陌,斜陽暮草,長安道,是離人: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此句出自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

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時代,鳳凰是壹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征著王朝的興盛;而“如今”鳳去臺空,就連六朝的繁華也壹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壹層意思進壹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

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壹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壹時的烜赫,在歷史上也沒有留下了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