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長安失陷,國破,唯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森林茂密。
傷心之態,不禁淚流滿面,鳥語驚人,離愁恨。
戰爭持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十萬黃金。
惆悵纏繞,撓頭思索,越撓白發,幾乎插不上壹根發簪。
杜甫(712~770)的字很美。杜甫壹生坎坷。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與李白並稱為“杜麗”。杜甫的詩在唐代流傳最廣,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壹,對後世影響深遠。
這是壹首關於戰爭時期憂國思鄉的抒情詩。盡管春天到來,草木茂盛,但到處都是蕭瑟破敗的景象。感傷國事,看春花哭;我不願離開,聽到鳥兒歌唱我也害怕。戰爭中,我非常想念我的親人,我想聽到家人的聲音!看著眼前的春色,反而覺得心酸。
"國雖四分五裂,山川長存,草木春復綠。"開頭寫的是春天裏看到的:都城淪陷,城池破碎。雖然山川依舊,但是到處都是草,樹木都是灰色的。壹個“破”字讓人目瞪口呆,再壹個“深”字讓人心酸。
"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孤獨的鳥兒唱出它們的悲傷."這兩句話的大致解釋是:花鳥本來是娛人之物,卻因情而恨別離,卻讓詩人看了落淚。另壹種解釋是,花鳥把人擬人化,離開時感到悲傷,花也濺起淚花,鳥也怦然心動。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內涵是可以相通的。壹個是觸景生情,壹個是感同身受,顯示了詩歌豐富的內涵。
"經過三個月的戰火,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從安史之亂開始,“戰火慘烈,鄉村破碎”,壹直到現在的三月春末,戰爭還在繼續。我多麽盼望收到家裏親戚的來信。此時此刻,壹封家書真的勝過“萬金油”!“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寫出了那種斷了消息,盼望許久的迫切心情。這是每個人心裏都會有的想法,自然讓人傳唱,從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我捋了捋白發。它已經變得太薄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幾個十字,讓壹個充滿悲傷的白發老人形象立在讀者面前。作者期待春天,卻沒有得到任何快感,反而被“感時”和“恨別”所困,最後焦躁不安,頻頻撓頭。這位詩人此時雖然只有四十五歲,但由於終日郁郁寡歡,頭發越來越少,幾乎插不上簪子。這幅對聯從構圖的角度來看,是把前面分別表達的“感時”和“恨別”兩種感情統壹起來,把整篇文章封閉起來。作者選擇撓頭發這種下意識的動作,把滿滿的哀愁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形象,自然地引導讀者進入詩的意境,產生* * *聲。
練習題:
(1)詩人寫這首詩時,被困在安祿山叛軍占領下的長安。國家動蕩,家人分離,眼前的春光更是動人。通過“花瓣像眼淚壹樣流過的地方”和“我撫摸我的白發”生動地表達了深厚的感情。它已經長得太瘦了”。
(2)詩的前四句都在“望”字裏。詩人從近到遠,從遠到近,從山川到城市,再從城市到花鳥,看著它。感情是由隱到顯,由弱到強,循序漸進的。在景物和情感的變化中,似乎詩人逐漸從熱切地看著景物轉向了低頭沈思,自然過渡到了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3)明·王春名句:國雖分裂,山河長存,草木皆春。
④對比悲傷和美麗的風景: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孤獨的鳥兒唱出了它們的悲傷。
⑤寫下永恒的詩篇:經過三個月的戰火,壹封家書抵得上壹噸黃金。
⑥寫下妳自己的句子,關於遠方家人的安危,為妳的晚年嘆息:我撫著我的白發。它變得太薄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