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戰場慘烈的文言文古詩

描寫戰場慘烈的文言文古詩

1. 求形容戰場的文言文,成語,詩詞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吾聞夫齊魏徭戍,荊韓召募。萬裏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訴?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古稱戎、夏,不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嗚呼噫嘻!

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野豎旄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當此苦寒,天假強胡,憑陵殺氣,以相翦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沈沈,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吾聞之: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裏,遁逃匈奴。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獫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飲至策勛,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靈,萬裏朱殷。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骸遍野,功不補患。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沒,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為愁,草木淒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兇年,人其流離。嗚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這篇唐代詩人李華的《吊古戰場》是寫古戰場的上作了,希望對妳有幫助。

2. 描寫戰爭慘烈的詩句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後。

*** 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 寒聲壹夜傳刁鬥。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也是唐朝邊塞詩中的典範作品。

詩中的前四句,概寫了唐朝開元時期東北部不斷受敵騷擾以及張守珪立功受賞的情況。它對於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來說,並無重要意義,但它給全詩開辟了壹種比較恢宏和開闊的氣勢,而這正是其時的邊塞詩所***有的特色。“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在開放向上的盛唐時期,男兒的赴身邊塞,建功立業的豪邁風采。

從“從金伐鼓下榆關”到‘力盡關山未解圍’十二句,具體描寫了戰鬥的整個過程。這裏有逶迤不斷的行軍陣容,有蕭條淒涼的邊塞景色,還有對敵人的猛烈進攻和戰士的血灑疆場的細致描摹等等。語氣逼真,描寫及其生動。富於形象感。特別詩人借“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壹句,運用及其鮮明的對比,感情激烈地譴責了邊塞將帥的腐朽生活。

“鐵衣遠戍辛勤久”四句,描寫了征人們因長期戍守邊防不能回家而產生的苦悶絕望的心情。“ *** 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詩人把征人與 *** 的相互思念,運用類似蒙太奇的手法連接在壹起,在形象上給人以強烈的悲劇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從“邊庭飄飖那可度”到全詩結束,在對邊塞生活的描寫中寄托了詩人的深切感受。在這裏,詩人既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又表現了他對李廣這樣的安邊將帥的崇拜和渴望;並譴責將帥不體恤兵士,驕奢淫逸的惡劣行為。詩人的感情基調很凝重,在褒貶中 體現了思索的痛苦。

高適的邊塞詩思想內容深刻、風格悲壯,是唐代現實主義詩歌的優秀代表。

岑參與高適都有過軍旅生活的經歷,都以七言古詩見長,他們的詩都有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奮鬥精神的***性。與高適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繪了邊塞奇麗多姿的生活。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是岑參邊塞詩的基調。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尤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象,同時字裏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帳外那以白雪為背景的鮮紅壹點,更與雪景相映成趣。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唐代的邊塞詩像壹部慷慨激昂的交響曲。從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長篇;從內容上看,有的抒發慷慨之情,有的鋪敘異域之景,有的歌頌將士英勇,有的譴責戰爭殘酷;從風格上看,有的詩風淡遠,有的詩風豪放,真可謂是百花齊放。

聆聽完這篇篇不朽的詩文,讓人觸摸到了那顆顆不滅的靈魂,記憶雖是淩亂,但那昔日的蒼涼,過眼的繁華,總是蕩氣回腸,感慨萬千。

3. 描寫“戰爭慘烈”的詩句有哪些

1、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譯文:醉夢裏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

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戰馬像的盧馬壹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壹樣,震耳離弦。

(我)壹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3、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壹片金光閃爍。秋色裏,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4、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壹支折斷了的鐵戟(古代兵器)沈沒在水底的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5、從軍行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譯文: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4. 描寫“戰爭慘烈”的詩句有哪些

1、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醉夢裏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戰馬像的盧馬壹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壹樣,震耳離弦。(我)壹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3、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壹片金光閃爍。秋色裏,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4、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壹支折斷了的鐵戟(古代兵器)沈沒在水底的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5、從軍行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譯文: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