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
噫籲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镵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硑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壹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的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文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從“噫籲?戲”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壹個段落。壹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嘆反復出現,象壹首樂曲的主旋律壹樣激蕩著讀者的心弦。為什麽說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呢?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冊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沖,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太白峰在秦都鹹陽西南,是關中壹帶的最高峰。民諺雲:“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壹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使人聽此雕朱顏”為又壹段落。這壹段極寫山勢的高危,山高寫得愈充分,愈可見路之難行。妳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標接天,擋住了太陽神的運行;山下則是沖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詩人不但把誇張和神話融為壹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唯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詩人意猶未足,又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得連千裏翺翔的黃鶴也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寫青泥嶺的難行。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雲雨”(《元和郡縣誌》),為唐代入蜀要道。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回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捕捉了在嶺上曲折盤桓、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至此蜀道的難行似乎寫到了極處。但詩人筆峰壹轉,借“問君”引出旅愁,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壹個古木荒涼、鳥聲悲淒的境界。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詩人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然而,逶迤千裏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自“連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結束,主要從山川之險要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如果說“連峰去天不盈尺”是誇飾山峰之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則是襯托絕壁之險。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象壹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樹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壹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壹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風光變幻,險象叢生。在十分驚險的氣氛中,最後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壹條三十裏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開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國事的憂慮與關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著危機,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李白之所以描繪行如此動人,還在於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借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因而才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詩人善於把想象、誇張和神話傳說融為壹體進行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馳走風雲,鞭撻海嶽”(陸時雍《詩鏡總論》評李白七古語),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嶽、筆傲淩滄洲”的高大形象。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樂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壹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梁陳時代舊作壹韻到底的程式。後面描寫蜀中險要環境,壹連三換的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所以殷?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關於本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顧炎武認為,李白“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謂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遊中屢逢躓礙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生於公元701年,卒於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縣附近)。先祖流寓中亞。他誕生於中亞碎葉(今獨聯體境內的托克馬克,唐時屬安西都護府),5歲時隨父遷居綿陽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少年時期即“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好遊俠。25歲時,抱著“四方之誌”,出川東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歷覽了無數名山大川,結識了不少文人誌士,體察到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產生了“安黎元,濟蒼生”的崇高理想,但壹直未能如願。直到42歲時,才被人推薦,奉召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雖對他恩禮有加,但只不過希望他充當壹個禦用文人而已。加之他個性傲岸不羈,常受到權貴的排斥、詆毀,理想仍無法實現,於是上疏“乞歸”。3年的官場生涯,使他對上層統治集團的荒淫腐朽和現實政治的黑暗有了清醒的認識,對他以後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李白的思想中結合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道家的憤世嫉俗和遊俠思想中反抗強暴、扶危濟困的精神。他創作的詩歌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黑暗現實的憤恨和對封建權貴的蔑視,以及對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追求。
《蜀道難》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的不朽傑作。《蜀道難》本為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李白此詩是對傳統題材的再發揮。此詩的主題思想眾說紛紜,見解不壹,我認為它與政治現實還是有壹定聯系的。詩歌創作於天寶初年,即李白第壹次入長安的時候,當時表面繁榮的唐朝隱伏和醞釀著衰敗、變亂的危機。藩鎮割據,懷覬覦之心者,非徒安史。詩末抒發的感慨,當是針對時局而發,寄寓著詩人的隱憂,詩歌借助神話傳說和民諺,馳騁豐富奇特的想像,運用誇張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寫出蜀道的奇和險。唐代殷?稱贊此詩“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後,鮮有此體調”。相傳賀知章讀罷《蜀道難》,“稱贊者數四,號為‘謫仙’”。
這是壹首讓古今文人拍案稱奇的詩章。
詩歌開篇即憑空起勢,驟響徹天。詩人把三個嘆詞相疊,兩個形容詞各帶壹個語氣詞並列,另用壹個比喻,來突出蜀道之難,詩句氣勢磅礴,使讀者在心目中對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著按由秦入蜀的路線(長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嶺—劍閣—成都),具體寫蜀道之難。
先寫蜀道開辟之難。詩歌誇張地說自蜀開國四萬八千年以來,壹直“不與秦塞通人煙”,後來五丁力士拽蛇導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這個悲壯的神話故事為蜀道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間接地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寫蜀道旅途之難。以“六龍回日”的神話和想像,用黃鶴飛不過、猿猱愁攀援來反襯,用悲鳥、子規作烘托,極寫山的高峻奇險;以“沖波逆折”“飛湍瀑流”的直接描寫,用“崖轉石萬壑雷”的誇張手法,極寫水的湍急兇險。
繼寫蜀道人事之難。劍閣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不乏據險作亂的先例,詩人懷著對國事的擔憂、對人民的關切之情,警告當局要吸取歷史教訓,防止地方軍閥據險作亂,殘害人民。
文末的結語寫蜀道之難導致的結果。行人望蜀興嘆,徒喚奈何,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人以鬼神莫測的筆法,縱橫馳騁,時間上從四萬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開至戰國而至中唐;空間上從長安跨越數座大山而至成都,從上可摩天的山巔到激流回旋奔騰的深壑;其他,從行人至鳥獸,從神話傳說至當今世道……騰挪跌宕,驚心動魄,把蜀道之難渲染得淋漓盡致。
本詩為樂府詩,形式自由,每句字數從三言至十壹言,參差錯落,且三次換韻,非常適合表達大自然的奇觀和詩人熱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融神話、傳說、諺語與景觀、人事、心理於壹爐,想像豐富奇特,誇張新穎獨到,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壹句,前、中、後出現三次,反復詠嘆,內容逐次加深,產生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全詩從形式到內容,充分體現了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