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終有落幕時的下壹句是不許人間見白頭。
原句是英雄總有遲暮時,不許人間見白頭。
英雄遲暮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英雄年事已高,能力或心境不復當年,語出楚辭離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遲暮:楚辭離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王逸註遲,晚也,而君不建立道德,舉賢用能,則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北齊書李元忠傳提到年漸遲暮,誌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賢路,宋陸遊夜出偏門還三山說穉子猶讀書,壹笑慰遅暮。
宋葉適虞夫人墓誌銘中後乃連外補,眾又嘆其遲莫落拓,夫人亦無慍容,明徐渭鞠賦中彼蒼厚爾以遲莫,又何辭於末年,清朝納蘭性德金縷曲西溟言別賦贈詞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番離合,便成遲暮。
表達英雄落幕的詩句: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宋辛棄疾《破陣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宋範仲淹《漁家傲· 秋思》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