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樂山大佛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樂山大佛的詩句有哪些

1. 關於樂山大佛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樂山大佛的詩句有哪些 1.關於樂山大佛的詩詞

(壹)

《樂山大佛》

作者:理維(現代)

彌勒巍巍在水邊,佛光普照滿江天。

腳壓惡浪成蓮卉,視鎮迷霾化紫煙。

只要輕舟行萬裏,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來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觀樂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現代)

坐斷青山誓不休,隔江猶記古嘉州。

摩崖棧道登梯上,拍岸波濤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濟世功無極,仁者淩雲與烏尤。

(三)

《樂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塵(現代)

臨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懷萬載傳。

法相身姿靈寶塔,高僧風範記心田。

任憑日月摩峰頂,慣看煙雲過眼前。

願得佛光長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樂山大佛》

作者:習吉(現代)

層巒疊嶂湧岷江,靈寶塔下崖萬丈。

巨佛慧眼謹遊者,不畏艱難心自暢。

壁立千仞無欲剛,海納百川波不揚。

善男信女樂善事,勤勞遵法德高尚。

(五)

《樂山大佛》

作者:奇珍(現代)

三江匯流雲水寬,引來彌勒壁上觀。

銳目穿水窺暗流,大足鎮濤鎖兇瀾。

巖崖九曲懸棧道,人蟲壹脈接地天。

雍容山是壹尊佛,偉哉佛是壹座山。

(六)

《樂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現代)

邀友淩雲遊古寺,棲霞彌勒對長河。

擡頭八面烏雲厚,下腳三江大浪多。

聖地空蒙聽法鼓,佛門淡定敬娑羅。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巒壹達摩。

2.贊美樂山大佛的詩句有哪些

1.出郭尋幽壹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

泉鏡正涵螺髻綠,浪花不犯寶趺塵。

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

――陸遊《謁淩雲大像》

2.聊為東坡載酒遊,萬龕迎我到峰頭。

江搖九頂風雷過,雲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臨流都坐斷,行人識路亦歸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壹笑閑身始自由。

――範成大《淩雲九頂》

3.淩雲壹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

從此春風春雨後,亂隨流水到天涯。

――黃庭堅《淩雲紀遊》

3.關於樂山大佛的詩句

陸遊《謁淩雲大像》:

出郭尋幽壹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

泉鏡正涵螺髻綠,浪花不犯寶趺塵。

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

《淩雲九頂》:

聊為東坡載酒遊,萬龕迎我到峰頭。

江搖九頂風雷過,雲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臨流都坐斷,行人識路亦歸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壹笑閑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韻》

古寺何年踞上遊,飛鴻天外構層樓。

兩輪曰月摩峰頂,四季煙雲罩佛頭

4.“形容樂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頻大渡河,倚青衣江,屛臨岷江,匯流三江,頭與山齊,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態肅立,超凡脫俗,壯實雙膀,飽滿胸膛,尚肥時尚。

(2)首先去參觀了菩薩頂。它位於五臺山靈鷲峰上,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壹。

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清康熙年間改成黃廟,位居黃廟之首。雄偉莊嚴的大雄寶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它那紅墻金瓦、飛檐鬥拱、裊裊香煙、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薩以及紅衣裸臂的喇嘛,都讓我倍感熟悉、親切。佛法無邊,廣渡有緣人。

(3)大佛,不知何時,那海鷗戀上了高爾基的海燕。在壹個無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裏去了。

於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壹抹苦戀著的霞光,只剩下壹個孤獨的清影。我在追尋。

追尋那枚剛剛消失的、收藏著我壹片旖旎的紅月亮。(4)遊走在佛殿裏,那些精湛的雕像,禪寂的色彩,蘊藏了內斂而靈逸的佛文化。

立佛、臥佛、坐佛,穹頂圓身的印度佛殿,宮殿樣式的中國佛殿,尖頂方身的泰國佛殿,沈浸在氤氳的煙雨中與縹緲的香火裏,和著山水風月、詩詞書畫、戲曲評彈,禪機仙氣……寺院仿佛永遠都是這樣,就連屋頂的青瓦都澄澈明朗。微翹的檐角,孤傲地眺望遠方,不是將誰等待,亦不是為誰送別。

(5)世人癡心向佛,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讓沈思引領著步履去追尋另壹處情境,登上了清涼臺。清涼臺是中國佛經的起始的端點。

細碎的陽光從禪房兩兩相望的瓦檐遺漏下來,像是陡落壹束束經年的舊事。尋覓清涼臺,亦是尋覓普照在廟宇間的佛法,還有沈沒於流光中的古韻。

(6)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壹尊雄偉、壯觀的佛,通高有七十壹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約十米,耳朵有七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大約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有三米,指長八點三米,從膝蓋到腳背有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的發髻有壹千二百壹十個。

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壹尊佛,佛是壹座山”。(7)淩雲石刻佛彌勒,鑿壁臨江鬼斧工,風雨千年侵蝕久,巍然屹立笑江風,腳踏江沿勢穩平,自然靠壁顯神靈,助民慎過三江口,飛躍灘頭化險情,赤縣古佛呈異彩,為民福祿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靜,護佑千年享太平。

(8)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壹塊碧玉 ;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壹面鏡子,把壹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壹件閃閃發光的袈裟。

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壹生平安。

(9)前方就是傳說中的天王殿。天王殿還真是名副其實,裏面有四大天王守護著。

妳看這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壹副慈善面,腦袋上還有壹朵栩栩如生的蓮花,看起來真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卻有著無比的銳氣,蕓蕓眾生的壹舉壹動都盡收眼底。

在他面前,眾人都恭恭敬敬的,敬畏這位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只見它嘴角微動,仿佛還在說些什麽。

我盯著它看,心說:“傳說中的持國天王就在我們洛陽,我還真是自豪啊。” (10)南海觀音菩薩在人們的心目中,象征的是壹種精神,壹種理念,代表的是壹種品質。

而關於南海觀音銅像開光之時的神奇傳說,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秘感。據說,“這尊銅像開光那天,烏雲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點,當妙善方丈宣布開光的時候,銅像上方天空頓時金光閃閃,佛光普照,好像有白衣觀音的聖像出現在天空,在場的4000余信眾親眼目睹,承受佛光,無不驚嘆。”

這些令我們這些凡人無法考證的神秘,增加了觀海天佛國的魅力。(11)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雄居淩雲山棲鸞峰西壁。

這尊舉世無雙的唐代石刻彌勒佛坐像,依山鑿成,通高71米,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廣額豐頤,臨江端坐,溫文爾雅,雍容大度,慈祥端莊,神勢肅穆,令人肅然起敬,仰慕神往。(12)大佛,我知道進四川的路很難走。

我爺爺小的時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難》裏。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還在我的心弦上激蕩。

還有那氣勢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斷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風呵。

踏破千山萬水,只有您的偉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夢的壹方凈土。(13)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壹尊佛,佛是壹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

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壹個臥佛,遊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壹絕!(14)長方形院落的白馬寺,紅墻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齊雲塔的映襯,更顯得莊嚴古樸。

寺內,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四大殿堂。在諸殿眾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釋迦牟尼尤為凸顯,連觀音菩薩也在其後;天王殿上的笑佛彌勒,無拘無束,袒胸露腹,滿面堆笑,那笑,是壹種智者的笑,是看穿壹切的笑,笑世人的滿腹心思,笑這世上剪不斷理還亂的壹切紛爭。

面對笑佛彌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揚沙,不覺溢出幾份禪意,壹聲嘆息之後,。

5.描寫“樂山大佛”的詩詞有哪些

1. 《謁淩雲大像》宋乾道九年(1173)出郭尋幽壹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泉鏡正涵螺髻綠,浪花不犯寶趺塵。

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3. 《淩雲九頂》宋淳熙四年(1177)聊為東坡載酒遊,萬龕迎我到峰頭。

江搖九頂風雷過,雲抹三峨日夜浮。古佛臨流都坐斷,行人識路亦歸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壹笑閑身始自由。4. 《次岑韻》明弘治中(I488—1505)古寺何年踞上遊,飛鴻天外構層樓。

兩輪曰月摩峰頂,四季煙雲罩佛頭。明弘治十八年( 1505)樂山籍進士安磐《淩雲寺》詩中亦寫道:金身誰鑿與雲齊?聞道韋臯鎮蜀時。

紺殿千層零落盡,寺前唯有放生碑。5. 《淩雲紀遊》黃庭堅元符三年(1100)淩雲壹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

從此春風春雨後,亂隨流水到天涯。6. 《淩雲寺》李時華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蓮身憑岸起,鷲嶺倚雲開。

月渡青衣水,煙沈爾雅臺。松樹迎吹入,江浪載天回。

何處菩提樹,移來勝地栽。

6.贊美樂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 宋乾道九年(1173),陸遊攝理嘉州政事,寫了《謁淩雲大像》:

出郭尋幽壹笑新,徑呼艇子截煙津。

不辭疾步登重閣,聊欲今生識偉人。

泉鏡正涵螺髻綠,浪花不犯寶趺塵。

始知神力無窮盡,丈六黃金果小身。

2. 宋淳熙四年(1177),範成大遊覽淩雲山,寫了《淩雲九頂》:

聊為東坡載酒遊,萬龕迎我到峰頭。

江搖九頂風雷過,雲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臨流都坐斷,行人識路亦歸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壹笑閑身始自由。

3.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韻》詩中,對樂山大佛的雄偉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遊,飛鴻天外構層樓。

兩輪曰月摩峰頂,四季煙雲罩佛頭。

4. 明弘治十八年( 1505)樂山籍進士安磐《淩雲寺》詩中亦寫道:

金身誰鑿與雲齊?聞道韋臯鎮蜀時。

紺殿千層零落盡,寺前唯有放生碑。

5. 黃庭堅於元符三年(1100)遊歷樂山,到淩雲山瞻仰了樂山大佛,對淩雲山的秀美風光深

贊賞,回顧三十余年的曲折經歷,寄情於詩,寫下了《淩雲紀遊》:

淩雲壹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

從此春風春雨後,亂隨流水到天涯。

6. 明萬歷進士李時華,巡按四川,到樂山後寫下《淩雲寺》詩:

蓮身憑岸起,鷲嶺倚雲開。

月渡青衣水,煙沈爾雅臺。

松樹迎吹入,江浪載天回。

何處菩提樹,移來勝地栽。

7. 明萬歷十四年( 1586)進士、雲南副使羅緄(樂山人)的 《大像石》詩,寫出了人們對樂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們對樂山大佛“萬古不毀”的願望:

崚嶒絕巘鎮江幹,砥柱中流獨障瀾。

石壁疑從天際出,雲根半落水中盤。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樹唯憑白日看。

萬古乾坤應不毀,降神光嶽氣初完。

8. 清順治進士、刑部尚書王士禎《晚渡平羌江步上淩雲絕頂》亦寫道:

真作淩雲載酒遊,漢嘉奇絕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葉,三水通潮抱郡樓。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從古佛髻中流。

東坡老去方思蜀,不願人間萬戶侯。

7.描寫樂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雄居淩雲山棲鸞峰西壁。

這尊舉世無雙的唐代石刻彌勒佛坐像,依山鑿成,通高71米,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廣額豐頤,臨江端坐,溫文爾雅,雍容大度,慈祥端莊,神勢肅穆,令人肅然起敬,仰慕神往。2、大佛,我知道進四川的路很難走。

我爺爺小的時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難》裏。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還在我的心弦上激蕩。

還有那氣勢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斷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風呵。

踏破千山萬水,只有您的偉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夢的壹方凈土。3、頻大渡河,倚青衣江,屛臨岷江,匯流三江,頭與山齊,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態肅立,超凡脫俗,壯實雙膀,飽滿胸膛,尚肥時尚。

4、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壹尊佛,佛是壹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壹個臥佛,遊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

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壹絕!5、首先去參觀了菩薩頂。它位於五臺山靈鷲峰上,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壹。

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清康熙年間改成黃廟,位居黃廟之首。雄偉莊嚴的大雄寶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它那紅墻金瓦、飛檐鬥拱、裊裊香煙、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薩以及紅衣裸臂的喇嘛,都讓我倍感熟悉、親切。佛法無邊,廣渡有緣人。

6、法門寺靈光萬丈,忽得黯淡了多少名山古剎,扶搖而升中天,顯赫得可以。慶幸的是,此塔之倒塌,適逢國運昌盛,不僅袒裸之佛指舍利能得到恰當的呵護,禮佛自在,信徒無慮,高山仰止。

而且供奉的大唐曠世稀珍得以展示,物華天寶,照顧有加,光宗耀祖,億眾同輝。凡此種種,為錦銹中華濃墨重彩、力透紙背地塗抹了如椽的壹筆。

7、大佛,不知何時,那海鷗戀上了高爾基的海燕。在壹個無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裏去了。

於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壹抹苦戀著的霞光,只剩下壹個孤獨的清影。我在追尋。

追尋那枚剛剛消失的、收藏著我壹片旖旎的紅月亮。8、古剎悠悠,寶塔巍巍,法門寺在裊裊香煙和梵音中依舊散發著佛門特有的莊嚴和肅穆的氣息,聽著鐘鼓樓響亮的鐘罄之聲,心境或許會得到壹種解脫,對紅塵的紛爭或許看的更深更透,似乎對生命有了更深的詮釋了。

9、遊走在佛殿裏,那些精湛的雕像,禪寂的色彩,蘊藏了內斂而靈逸的佛文化。立佛、臥佛、坐佛,穹頂圓身的印度佛殿,宮殿樣式的中國佛殿,尖頂方身的泰國佛殿,沈浸在氤氳的煙雨中與縹緲的香火裏,和著山水風月、詩詞書畫、戲曲評彈,禪機仙氣……寺院仿佛永遠都是這樣,就連屋頂的青瓦都澄澈明朗。

微翹的檐角,孤傲地眺望遠方,不是將誰等待,亦不是為誰送別。10、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樂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壹尊雄偉、壯觀的佛,通高有七十壹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約十米,耳朵有七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大約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有三米,指長八點三米,從膝蓋到腳背有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的發髻有壹千二百壹十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壹尊佛,佛是壹座山”。

11、世人癡心向佛,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讓沈思引領著步履去追尋另壹處情境,登上了清涼臺。清涼臺是中國佛經的起始的端點。

細碎的陽光從禪房兩兩相望的瓦檐遺漏下來,像是陡落壹束束經年的舊事。尋覓清涼臺,亦是尋覓普照在廟宇間的佛法,還有沈沒於流光中的古韻。

12、淩雲石刻佛彌勒,鑿壁臨江鬼斧工,風雨千年侵蝕久,巍然屹立笑江風,腳踏江沿勢穩平,自然靠壁顯神靈,助民慎過三江口,飛躍灘頭化險情,赤縣古佛呈異彩,為民福祿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靜,護佑千年享太平。13、長方形院落的白馬寺,紅墻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齊雲塔的映襯,更顯得莊嚴古樸。

寺內,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四大殿堂。在諸殿眾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釋迦牟尼尤為凸顯,連觀音菩薩也在其後;天王殿上的笑佛彌勒,無拘無束,袒胸露腹,滿面堆笑,那笑,是壹種智者的笑,是看穿壹切的笑,笑世人的滿腹心思,笑這世上剪不斷理還亂的壹切紛爭。

面對笑佛彌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揚沙,不覺溢出幾份禪意,壹聲嘆息之後,頓時便感到輕松了許多。14、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

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壹塊碧玉 ;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壹面鏡子,把壹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壹件閃閃發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

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壹生平安。15、觀世音尊菩薩即正法明如來佛主,在人世間的尊望與影響大眾是有目***睹的。

他作為古佛,對地球人類有著特別的因緣,不僅時時刻刻在為眾生的幸福快樂而努力,還不畏艱難困苦為了眾生壹再轉世到人間,作為壹名普通人與大眾壹起感受修行的艱難歷程,自度度人,引導世人脫離苦海。

8.關於樂山大佛的詩詞

(壹) 《樂山大佛》 作者:理維(現代) 彌勒巍巍在水邊,佛光普照滿江天。

腳壓惡浪成蓮卉,視鎮迷霾化紫煙。 只要輕舟行萬裏,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來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觀樂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現代) 坐斷青山誓不休,隔江猶記古嘉州。

摩崖棧道登梯上,拍岸波濤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濟世功無極,仁者淩雲與烏尤。 (三) 《樂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塵(現代) 臨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懷萬載傳。

法相身姿靈寶塔,高僧風範記心田。 任憑日月摩峰頂,慣看煙雲過眼前。

願得佛光長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樂山大佛》 作者:習吉(現代) 層巒疊嶂湧岷江,靈寶塔下崖萬丈。

巨佛慧眼謹遊者,不畏艱難心自暢。 壁立千仞無欲剛,海納百川波不揚。

善男信女樂善事,勤勞遵法德高尚。 (五) 《樂山大佛》 作者:奇珍(現代) 三江匯流雲水寬,引來彌勒壁上觀。

銳目穿水窺暗流,大足鎮濤鎖兇瀾。 巖崖九曲懸棧道,人蟲壹脈接地天。

雍容山是壹尊佛,偉哉佛是壹座山。 (六) 《樂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現代) 邀友淩雲遊古寺,棲霞彌勒對長河。

擡頭八面烏雲厚,下腳三江大浪多。 聖地空蒙聽法鼓,佛門淡定敬娑羅。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巒壹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