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是壹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壹首箏獨奏曲。?
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詩句。樂曲描繪?
漁舟唱晚
了晚霞輝映下漁人載歌而歸的動人畫面。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壹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接著,以音樂的主題為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當它再次變化反復時,采用五聲音階的回旋,環繞壹段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後先遞升後遞降的旋律接合成壹個循環圈,並加以多次反復,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這首富於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
有關樂曲的由來,眾說紛紜尚無定論,壹種認為是30年代中期古箏家婁樹華根據明、清時期的古曲《歸去來》加以改編而成的,另壹說法是山東古箏家金灼南早年將家鄉的民間傳統曲《雙板》等樂曲改編而成的。現廣為流傳的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同,後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
作者簡介婁樹華(1907—1952) 箏演奏家。河北玉田人。1925年在北京師從河南魏子猷學箏。1935、1936年隨中國音樂旅行團赴歐洲各國介紹中國箏藝術。同年錄制《天下大同》、《關雎》等箏獨奏樂曲唱片。婁樹華多年從事箏的教學工作,曾改變箏曲的傳統工尺譜記譜方法,以便於按譜演奏。編有箏練習曲21首及《箏曲選集》。?
曹 正(1920— ) 箏演奏家。生於遼寧新民縣。幼時被婁樹華收為學生,授以《漁舟唱晚》等古曲。1947年在徐州“熏風箏社”教箏,並舉行箏獨奏音樂會。所錄唱片《漁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流傳海外。早年設計箏演奏指法符號,並將工尺譜譯成簡譜和五線譜。?
樂曲簡介箏獨奏曲,為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又壹說系金灼南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板》及其演變的兩首樂曲《三環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編而成。20世紀30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給婁樹華,婁樹華在進壹步改編時,在樂曲的後半部分充分運用了箏的“花指”技巧,使音樂意境更為鮮明、生動,從而使這首箏曲得以廣泛流傳。現廣為流傳的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同,後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壹幅夕陽映萬頃碧波的畫面。接著,以?66?116?為種子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當它再次變化反復時,采用五聲?音階的回旋,環繞?3561?55?2356?33?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後先遞升後遞降的旋律接合成壹個循環圈,並加以多次反復,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這首富於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在多數音樂課本中可見得此曲。2007年有二胡演奏家關偉改編的同名二胡獨奏曲,其結構處理上更濃縮了該作品的意境表達。?
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古琴演奏家婁樹華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山東古曲《歸去來》的素材改編而成。另壹種說法,是山東古琴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的民間傳統箏曲《雙板》及其演變的兩首樂曲《三環套日》和《流水激石》改編而成,20世紀30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給婁樹華,婁樹華在進壹步改編時,在樂曲的後半部分充分運用了箏的“花指”技巧,使音樂意境更為鮮明、生動,從而使這首箏曲得以廣泛流傳。?
現用曲譜選自曹正編、1958年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古箏彈奏法》。?
這首樂曲曾被改編多種演奏形式,黎國荃根據同名箏曲曾改編為小提琴曲。?
《漁舟唱晚》是壹首著名的古箏曲。壹般以為,此曲是婁樹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近來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婁樹華首創,而是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壹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本世紀三十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婁樹華又以金譜為藍本,作了較大發展並增加了樂曲的後半部分,此版本於是迅速流傳全國。?
現作為CCTV《天氣預報》主題曲?
十三億人最熟悉的音樂,二十年不變的背景音樂,這就是CCTV央視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它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背景音樂。?
本曲由同名箏曲《漁舟唱晚》改編而來,是當年在上海頗有名氣的電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據同名民族樂曲改編演奏的。她原來是上海樂團的獨奏演員,是從“小熒星”藝術團畢業的,在藝術上頗有成就,曾與上海輕音樂樂團合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鄉》等等。音樂界的屠巴海經常與她合作。這首曲子完成後,浦琪璋便退出樂界。1984年,中央電視臺從浦琦璋改編演奏的《漁舟唱晚》中選取了其中1分43秒至2分48秒這壹段做了無縫連接,從此這首名曲改編曲就成了陪伴了我們20年的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背景音樂,受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當年浦琪璋用“雅馬哈”三排鍵盤的音樂會電子琴改編演奏這首曲子時,也沒有想到此曲會成為黃金時段節目的黃金背景音樂,更想不到它會影響到那麽多國人。[1]?
相關知識《漁舟唱晚》是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又說是金灼南根據山東傳統箏曲《雙板》等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現在廣為流傳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的曲子。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漁人在夕陽西下、湖光山色無比優美的時刻,滿載著勞動豐收的喜悅,蕩槳歸舟的歡快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的贊美和熱愛。[2]?
樂曲***有3個部分:?
第壹部分,是樂曲的“起”、“承”兩個段落,開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壹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
第二部分,是樂曲的“轉”段,2?/4拍子。通過清角音轉入下屬調性,並逐層向下移位,表現漁人蕩槳歸舟、壹路“唱完”的歡快情緒。?
第三部分,是樂曲的“合”段,旋律先遞升後遞降,速度不斷加快,繼而結合成壹個循環圈,加以多次反復,並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漁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歡樂場面。?
由於《漁舟唱晚》旋律優美動聽,情調樂觀向上。因此,被許多樂壇名家改編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獨奏、重奏、合奏,收到國內外廣大聽眾的喜愛。壹位外國豎琴演奏家聽了《漁舟晚唱》大加贊賞,稱這首樂曲是“富有東方風味的世界名曲”,並把它改編成豎琴曲。?
《漁舟唱晚》壹曲的古箏版旋律優美動聽,而改編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樂器的版本,由於旋律的線條更連貫、明晰,聽後會有另種韻味和美感。?
音樂分析《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壹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整之感;樂曲的後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
第壹段,慢板。這是壹段悠揚如歌、平穩流暢的抒情性樂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樂展示了優美的湖光山色——漸漸西沈的夕陽,緩緩移動的帆影,輕輕歌唱的漁民……給人以“唱晚”之意,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 ?
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這段旋律從前壹段音樂發展而來,從全曲來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進入第二段出現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暫離調,轉入下屬調,造成對比和變化。這段音樂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乘風波浪前進的歡樂情緒。?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了壹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隨著音樂的發展,速度漸次加快,力度不斷增強,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疊用的催板奏法,展現出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後,尾聲緩緩流出,其音調是第二段壹個樂句的緊縮,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尋味。?
編輯本段彈奏技巧漁舟唱晚是古箏四級曲目,是比較初級的,比較短小的箏曲之壹,也被錄為考級教材,其比較註重節奏與音色,左手伴奏部分大都在低音區,要掌握好距離使其聲音渾厚悠長,顫音是本曲特色,要掌握好其聲色韻味,?
力度要漸漸放輕,彈到重音時註意身體前傾,輕音時要將腰重新伸直,滑音時註意擡頭面向聽眾。?
參考資料?1.? 問天網?.
2.? 漁舟唱晚古箏演奏?.
3.關正傑演唱歌曲?編輯本義項求助編輯漁舟唱晚目錄
歌曲信息?歌曲歌詞?編輯本段歌曲信息 歌曲名:漁舟唱晚?
演唱:關正傑?
編輯本段歌曲歌詞 紅日照海上?
清風晚轉涼?
隨著美景匆匆散?
鐘聲山上響?
海鷗拍翼遠洋?
要探鐘聲響處?
無奈我不知方向?
人象晚鐘壹般憤?
美景不可永日享?
船劃破海浪?
終於也歸航?
無論我多依戀妳?
苦於了解情況?
歸家怨路長?
癡心卻在遠方?
誰遇到風浪?
多少也驚惶?
無力再收癡心網?
心中急又慌?
湧出眼淚兩行?
向晚景色碎?
紅日向山邊降?
前路也許昏昏暗?
天邊總有月光?
含淚看彼岸?
不知妳怎樣?
來日也許可相見?
相見止於夢鄉?
相思路更長?
心曲向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