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筆下的西湖“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黃庭堅描繪的“憑欄十裏芰荷香”,其綠蓋紅衣,仍幽香襲人。
南宋楊萬裏詩《清曉湖上》:“荷花笑沐胭脂露,將謂無人見曉妝”.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題西太壹宮壁》詩中寫到:“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荷花滿湖風雨來”(明朝楊基《夢遊西湖》)、“濕了荷花雨便休”(宋朝吳惟信《西湖雨吟》)和“媚水荷花粉未幹”(宋朝王月浦《荷花》)。
楊萬裏詞《昭君怨—詠荷上雨》:“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唐)吳融詩《思涼》:“綠荷風動露珠傾”
李商隱的“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楊萬裏詩《小池》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謝眺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夏天——千層翠蓋萬紅妝。。“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裏《暮熱遊荷池上》),和“多謝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唐朝鄭谷《蓮葉》)。
秋天——露冷蓮房墜粉紅。“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南朝蕭繹《采蓮賦》),“不堪翠減紅銷際…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又秋風。”(元朝劉因《秋蓮》),“紅稀香少…蓮子已成荷葉老。”(李清照《憶王孫》),“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遊魚蓋夕陽。”(周密《西塍廢圃》)的荷葉枯敗、蓮蓬顫抖,“紅衣落盡渚蓮愁”(趙嘏《長安秋望》)的蓮花雕零、紅衣盡卸,“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宋朝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南朝陳?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唐?駱賓王《晚泊》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唐?王維《山居即事》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唐?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
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唐?李頎《粲公院各賦壹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裏香。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唐?杜甫《為農》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唐?杜甫《暮春》
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宋?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宋?米友仁《臨江仙》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宋?姜夔:苑墻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壹燈。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胭脂雪瘦薰沈水,翡翠盤高走夜光。金?蔡松年《鷓鴣天?賞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