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原為唐教坊曲名。這首小令,描繪了農村壹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辛棄疾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詞人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作品原文清平 樂(yuè)·村居 ①宋· 辛棄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③相媚好④,白發誰家翁媼⑤?大兒鋤豆⑥溪東,中兒正織⑦雞籠。最喜小兒亡賴⑧, 溪頭臥⑨剝(bāo)⑩蓮蓬(peng)。註釋①清平樂 村居: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意為鄉村生活。“樂”在此處讀yuè ②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③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壹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壹帶的方言為吳音,吳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是說彼此之間很親熱。⑤翁媼(ǎo):老年夫婦,老翁老婦。⑥鋤豆:鋤去豆田裏的雜草。 ⑦織:編織,文中指編織雞籠。 ⑧亡賴:亡讀wu,“亡”通“無”,即無賴,這裏指頑皮、淘氣。⑨臥:趴。⑩臥剝:趴著剝(蓮蓬)譯文壹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壹條溪水,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壹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帶著微醉 的神態,親熱地用吳地的方言在壹起地聊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三兒子他是那麽調皮地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1.這首詞詞牌為{ }?,作者是{ }?
2.這首詞描寫的是什麽地方?什麽季節景象?有幾個人物?(請以原文有關語句說明)
3.詞中所描寫的生活情景有何特點?這首詞的詞牌能否概括這壹特點?
4.怎樣理解最後兩句”亡賴“壹詞?詩句表現了怎樣的感情?1詞牌是清平樂,作者是辛棄疾
2描寫的應該是鄉村,夏天,有五個人,分別是:白發誰家翁媼,老翁和老婦;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是大兒子和二兒子;最喜小兒無賴,是小兒子
3溫暖,風趣;和平寧靜、樸素安適;可以概括
4體現了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誌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體現作者向往這樣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