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這句話出自北宋詩人、詞人蘇軾的《明月幾時明?,其原文是:
陳冰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到第二天早上,醉了,寫下了這首詞,並思念哥哥蘇哲。
月亮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我從遠處拿酒杯。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也不知道幾月幾時。我願乘禦風回天,我怕在細玉的樓閣裏,經不起九天寒氣。跳舞去發現陰影在地球上是什麽樣子的。
月亮變成了猩紅色的亭子,低低地掛在雕花窗上,照著昏昏欲睡的自己。月亮不應該對人有什麽怨恨,為什麽人走了才是圓的?人們有悲傷和快樂,他們分離又重逢。月亮會變暗或發亮,會變圓或變圓。沒有什麽是完美的,即使在過去。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
這首詞表達的思想和感情是非常明顯的。由於政局的挫敗和與哥哥蘇轍的分離,蘇軾在中秋節感到了壹種壓抑感。但他並沒有陷入消極悲觀的情緒,立即用超然的哲學思想消除了自己的憂慮,最終表現出對人類生命的熱愛。
擴展數據
“什麽時候會有明月?”寫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壹年,蘇軾被任命為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
此詞為中秋賞月之作,表達對弟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詩人運用意象描寫手法,勾勒出壹幅明月當空、美女千裏之外、孤傲曠達的境界氛圍,與歷代神話傳說中寄人籬下的思想形成對比,並在《月虧》中滲透出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部高度契合自然和社會的感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