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送魏萬之京》原詩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 ,禦苑砧聲向晚多 。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李頎《送魏萬之京》賞析
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詩作中,離別酬唱之作占有很大比重,但能夠千古流傳的名篇佳作,相對比較就不是很多了。盛唐詩人李頎的《送魏萬之京》以誠摯的感情,凝煉的詩句,響亮的音節,受到了後人的贊賞,並為明七子所師法,流傳至今。
李頎(約690~約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居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西)。玄宗開元十三年(725)中進士,曾任新鄉縣尉,因久未升調,遂棄官歸隱。擅長五、七言歌行體,氣勢奔放、跌宕多姿。其詩內容豐富,以邊塞詩、音樂詩獲譽於世,格調高昂,風格豪放,慷慨悲涼。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著名詩人皆有來往,詩名頗高。有《李頎集》,《全唐詩》存詩三卷。
魏萬,又名魏顥,是李頎後壹輩的詩人。魏萬的作品流傳下來的不多,《全唐詩》僅錄有壹首,他不但同李頎情誼甚厚,還同李白等詩人也有交往。李白詩集中,就有《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的長詩。李頎的這首詩,是為送魏萬西赴長安而作。此時李頎已棄官歸隱,經後人考證,大概作於潁陽。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首聯倒戟入筆,渲染離情。遊子,壹般泛指出外遠遊的人,這裏指魏萬。;?離歌?,壹作驪歌,離別時唱的歌;?河?,指黃河,魏萬家住黃河北岸,去長安必須渡過黃河。友人冒著秋霜的寒意連夜趕來,天剛亮卻又要告別離開。聚短離長的無奈自在其中矣。詩人先寫友人的走而後寫其來,倒裝而出,有先聲奪人的效果:哀婉的離歌、淒寒的秋霜、夜來晨去短暫的相聚,將離愁別緒渲染得更加淒傷、愁苦,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見出他們之間友情的深厚。這兩句,先寫詩人清晨送魏萬啟程,後點出魏萬是昨夜才渡過黃河與詩人相見的。可見二人相會時間之短,魏萬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既是寫景,又點明了時間,是在天降薄霜的深秋時節。首聯兩句融敘事與寫景為壹體,十四個字就將事情的原由經過以及時間地點交待得清清楚楚,因此倍受後人贊賞。
頷聯設想友人在途中的苦況,對仗極工,詩意也向前發展了壹步。作者設想魏萬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景和心中的感觸。?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秋去冬來,鴻雁南飛,間或有壹兩只失群的孤雁,發出壹聲聲嘹唳的哀鳴,響徹長空。在他鄉遊子聽來,不禁觸景生情,倍感淒涼,鄉思之愁更加深切。仿佛那失散的鴻雁就是自己,到處漂泊遊蕩。前途迷茫。作者用?不堪?來加重?愁裏聽?,使讀者愈加感受到征人愁滿心胸、愁上加愁的心情。?雲山?,雲霧繚繞的群山,在許多詩人的筆下,是那樣的蔥蔥郁郁,生機勃勃,富有大自然的魅力。哀婉的雁鳴本就讓人心生孤單飄零之意,在心懷愁苦的遠行人聽來,自然更顯淒苦憂傷;雲霧繚繞的群山本就使人感到路途杳渺、心中惆悵,對客路遠行的人來說,自然更顯孤獨迷惘。而此刻,在作者的心目中,雲山是那樣的淒冷,百草雕零,疾風落葉,這對壹個失意的征人來說,怎能不倍感悵惘迷茫呢?更何況還將要壹步步跋涉而過。這壹聯,是泛指旅途中的景物,有天上的鴻雁,地上的雲山等等。
第三聯,由壹般泛指變為具體帶有特色的景物。推想友人接近和到達長安後的淒情:?關城?,指潼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壹作?樹色?;?禦苑?,皇宮的庭苑,這裏借指京城長安;?砧聲?,搗衣聲,壹作?鐘聲?;?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詩人繼續沿著友人的行程進壹步推想?捱過漫長的孤旅,到了接近長安的潼關,在晨光熹微中繼續前行,走壹步便覺更冷壹層,好像是黎明的天色在催促著寒氣越來越重;所以,別高興得太早,即使到了向往已久的京城長安,別人都換上了厚厚的寒衣,他們的妻女在傍晚時分浣洗換下的單衫,那此起彼伏的搗衣聲,怎能不讓人想念自己的故鄉、親人?詩人將心比心,替友人描繪出前路上的景象,意在提醒他此番遠行的艱難。壹個?催?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日寒壹日的天氣變化;?砧聲多?,既反襯出身處繁華都市的寂寞,又暗示獨居異鄉的淒涼(若作?鐘聲?,思鄉之意就難以體現了)。言外之意是:年輕人,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千萬不要異想天開地認為,到了理想之地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露痕跡的擔憂、提醒,為後文直言勸誡作鋪墊。
?關城樹色催寒近?,魏萬此去,途經函谷關和潼關。潼關是重要的軍事要塞,過了潼關,表明已走出很遠。作者這裏使用擬人化手法。說?樹色催寒近?,似乎是說,城頭那已經開始枯黃的樹葉是在催促嚴寒快點到來。其實,詩人是利用了通常情況下客觀事物作用於人們感官所引起的錯覺。天氣冷了,樹葉黃了,樹葉的枯黃反襯出季節的變化。壹般的說,天氣涼不易觀察,而樹葉黃卻是壹目了然。樹葉的顏色成了天氣的測量表,它讓人們覺得,寒冬的到來,好像是由於枯黃的樹色不斷地催促所致。這句詩,充分表現出作者觀察事物的`細致。?禦苑砧聲向晚多?,李白曾有名句?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可見借月色洗滌衣物是長安的習俗。同時,月夜裏那咚咚的砧聲,又能引人產生壹種幽怨惆悵的感覺,令他鄉遊子的心中生出思鄉的淡淡哀愁。這兩句詩,於寫景中抒情,確實十分感人。
最後壹聯:?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尾聯諄諄告誡作結:?莫是?,不要以為,壹作?莫見?;?行樂?,享樂;?蹉跎?,虛度年華。長安雖然是?行樂?的好地方,但妳不要以此為是(若作?莫見?,則表明友人是個隨波逐流、容易被誘惑的人,仿佛他壹定會在行動上及時行樂、沈溺其中似的;作?莫是?,則有勸友人不要在思想上有所動搖、不要以行樂的方式為對的意味,更顯出對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不要忘了自己壹路而來的艱辛苦痛,如果沈溺享樂,只會白白消磨大好的光陰而理想無成。語氣近乎嚴厲,完全是長者口氣。壹個?莫?字,不容友人置疑;壹個?易?字,足教友人深思。語諄情切,勸勉之意如警鐘長鳴,令人不敢忘懷。這既是長輩對晚輩關心愛護的諄諄叮囑,又是過來人對後來者的勸勉。是啊,繁華熱鬧的長安,曾使壹些意誌脆弱者沈湎於行樂,壹事無成。前車之鑒,後者當戒。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兩句詩,其中卻寄寓了多麽深刻的道理和感情啊!
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為壹體,層次分明;虛實結合,手法高妙;語言質樸懇切,情感委婉細膩。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對知己無微不至的體貼、對晚輩言辭諄諄的勸誡,詩中都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僅啟人聯想,更能催人奮進。明代七子將李頎的這首詩?奉為圭臬?,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禎也說:?盛唐七言律,老杜(杜甫)外,王維、李頎、岑參耳?,信矣!
李頎本身是個不滿仕途而歸隱山林的?失意人?《河嶽英靈集》的編者殷璠不無感慨地說:?惜其偉才,只到黃綬(指很低級的官職)?,但對曾經學道求仙而隱居的年輕朋友追尋理想的行為,卻給予了深切的關詢和勉勵,絲毫沒有人生遲暮、消極頹廢之象,這正是詩人胸懷開朗、思想積極的具體體現,也是雄健開朗、積極進取的?盛唐精神?的生動寫照。?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如果我們也有像李頎這樣的?忘年交?,分別的時候,還會黯然銷魂嗎
後人評價這首詩,多是從作詩之法的角度。稱贊其語句凝煉、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將全詩細細體味,便不難發現,此詩更令人不忘的,是作者那溢滿全詩的真摯感情,以及對晚輩詩友殷切的希望和發自肺腑的囑托。李頎的其它送別詩。也多是充滿了真情實感,所以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宦遊人鮮為人知的孤苦景遇和悲涼心情。如?男兒在世無產業,行子出門如轉蓬?,?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等等,成為人們傳頌的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