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萱草詩句

萱草詩句

萱草詩句如下:

1、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賞析:這首詩作於唐開成四年(839年),選自《白氏長慶集》,是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唱和眾多詩詞中的壹首。

在該詩的註引處,白居易自己做了題註,是劉禹錫寫了壹首詩《贈樂天》,原詩已佚失,其中有“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壹句,把白居易比作萱草,因此白居易為了表示感謝而和的詩。

這首唱和詩,創作之時,二人都已經年近古稀,白居易老友元稹和劉禹錫的戰友柳宗元都早已作古,二人即嘆時光易逝,又欣慰有老友相陪,感慨之下,詩詞唱和,劉禹錫稱白居易為萱草,相見可忘憂;白居易稱劉禹錫為杜康,***飲可解愁。

2、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壹壹芳心插。——蘇東坡《萱草》

賞析:萱草雖然是微小的花朵,但孤芳自賞也自能挺拔。在這壹片亂葉中,壹棵壹棵的費心種植。唯恐畏懼這牽牛之人,(牛)自綠芽可咀嚼至淺根。

就好像昔日有著宿命的約定,我找尋著荊棘與榛木。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南齋這讀書之處,壹片翠綠甚是活潑。偏偏如同***工般儲存雨水,使得這籬笆年年損壞。

3、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孟郊《遊子詩》

賞析:萱草在古時的中國有母親花之稱,就像現在的康乃馨。兒子要出門遠行都要在自家院子種上壹株萱草,代表自己,母親看見萱草就像看見自己的兒子。門外的臺階旁長出了萱草花,然而遠行的遊子還在天涯。

慈愛的母親倚在堂前,看兒子種下的萱草花,可是卻不見兒子回家。該詩以萱草比喻遊子,展現了壹位母親思念遠行的遊子,殷切期盼兒子回家的心情。最後壹句表面上是不見萱草花,事實是暗喻不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