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壹千年。蘇軾《浣溪沙》
3、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壹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4、菖蒲酒美清尊***。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5、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李之儀《南鄉子》
6、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壹分歌。蘇軾《少年遊》
7、鬥輕橈,鬥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天與玻璃三萬頃,盡叫看得幾吳舫。黃公紹《瀟湘神》
8、艾虎釵頭,菖蒲酒裏,舊約渾無據。輕衫如霧,玉肌似削,人在畫樓深處。周紫芝《永遇樂》
9、石榴壹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訴衷情》
10、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誌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子沈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王充《滿江紅》
11、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12、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
13、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4、粽團桃柳,盈門***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5、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
16、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京都元夕》
17、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乙卯重五詩》
18、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許及之《賀新郎》
19、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0、我遊南賓春暮時,蜀船曾系掛猿枝。雲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陸遊《三峽歌》
21、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淒涼千古、與誰同?萬俟詠《南歌子端午》
22、魚腹魂銷,龍舟叫徹,不了湖亭張戲。滿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風細細。劉辰翁《齊天樂》
23、畫船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鬥時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胡仲弓《端午》
24、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5、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6、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7、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王充《滿江紅》
28、彩絲金黍,水邊還又相逢。懷沙人問,二千年、猶帶酸風。騷人灑墨香濃。幽情要眇,雅調惺松。趙以夫《芰荷香》
29、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壹樽煮酒,當為澆淒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張榘《念奴嬌》
3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杜甫《端午日賜衣》
31、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3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33、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蘇軾《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3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35、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陳三聘《如夢令》
36、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37、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盧肇《競渡詩》
38、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39、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範成大《如夢令》
40、競渡齊登杉板船,布標懸處捷爭先。歸來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葉鮮。錢琦《竹枝詞》
41、誰家兒***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42、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壹千年。蘇軾《浣溪沙》
43、粽團桃柳,盈門***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端午》
4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45、好是佳旦稱觴,班衣拜舞,有鹓雛相對。後院嬋娟爭勸酒,端午彩絲雙緊。王邁《念奴嬌》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古詩
1、《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3、《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4、《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壹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5、《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6、《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7、《已酉端午》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8、《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
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
歸棹晚,載菏花十裏,壹鉤新月。
9、《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葉裏黃驪時壹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10、《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
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句
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2、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3、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5、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6、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7、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8、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宋蘇軾《屈原塔》
9、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壹分歌。——宋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0、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壹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端午節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古詩大全2021
端午節的詩句有哪些?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蘇軾《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遊《乙卯重五詩》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 殷堯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 蘇軾《浣溪沙·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 貝瓊《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 杜甫《端午日賜衣》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碧艾香蒲處處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 趙蕃《端午三首》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 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菖蒲酒美清尊***。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 —— 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 褚朝陽《五絲》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絲纏角粽。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正是浴蘭時節動。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細纏五色臂絲長。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誰家兒***女,慶端陽。 —— 舒頔《小重山·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 殷堯藩《同州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 範成大《鷓鴣天》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重午佳辰獨掩門。 —— 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 蘇軾《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 趙蕃《端午三首》
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 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裁縫雲霧成禦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禦...》
端午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歌[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七律 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壹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競 渡 詩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詩 五月五日 [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壹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壹千年。
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葉裏黃驪時壹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壹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壹樽煮酒,當為澆淒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裏,壹鉤新月。
花心動 宋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壹年佳節。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賀新郎 宋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
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五日(選壹)明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節令門 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