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贊美潮州的詩:
寄韓潮州愈。
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嶽,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壹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賈島以堅定的友誼去慰藉韓愈那顆破碎的心,詩的壹開頭,便體現了兩人之間堅如磬石的深厚交情: 朋友,不要悲傷,我的心隨著妳的蘭舟,永遠陪伴妳,壹直飄到南海的盡頭! 朋友,不要怕孤獨,妳不孤獨,妳的朋友時刻惦念著妳,雖然遠隔重山重水,我們的書信往來就同晤面壹般!
賈島以堅定的友誼去慰藉韓愈那顆破碎的心,詩的壹開頭,便體現了兩人之間堅如磬石的深厚交情: 朋友,不要悲傷,我的心隨著妳的蘭舟,永遠陪伴妳,壹直飄到南海的盡頭! 朋友,不要怕孤獨,妳不孤獨,妳的朋友時刻惦念著妳,雖然遠隔重山重水,我們的書信往來就同晤面壹般!
在前四句中,詩人巧妙地扣住心心相印的主旨做文章,給人極大的寬慰和溫暖。“此心曾與”的“與”,是 “給予”的意思。表達了和韓愈始終站在壹起,支持他同情他的決心。“
隔嶺篇章”指韓愈的消息和詩文,“出關書信”指賈島及其他留在長安的友人的牽掛和書信,路程迢遞,而雙方的信息越過重戀疊嶂不斷地交流著,暗示兩人的友誼不畏艱難險阻,不懼強暴而永存。
“峰懸驛路”壹聯寫韓愈被貶南行的處境,包含著豐富的意蘊。前壹句描繪了從京師到嶺南的艱險,後壹句則刻畫了抵達潮州後的淒苦,蘊含著對韓愈途中失去愛女以及忍辱負重心緒的無限同情。
詩人這兩句苦詩卻寫得格外慷慨,尤其後壹句,似乎展示了壹種頑強的生命力,“老樹秋”的 “秋”,當作 “愁”字解,但中唐人對“秋”的理解亦有爽朗的含意,如劉禹錫 《秋思詩》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