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紹興東關有壹員外,無奈妻久不孕,員外終得壹偏方,妻方孕,員外喜極之際,特釀黃酒廿余壇以慶。冬去春來十月懷胎,員外妻誕下千金,不日便迎滿月,按當地習俗,員外設剃頭酒大宴賓客。酒席散畢,員外見數壇好酒尚未啟封,棄之不免可惜,遂將此酒埋於花園桂花樹下。光陰似箭,歲月如梭,18載轉眼即逝,員外千金也已長大成人,其容貌艷麗,可謂沈魚落雁、傾國傾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媒提親之 人遂絡繹不絕,乃父慎思,許嫁於恩人之子。不久,大喜之日即到,喜宴間,老員外與賓客歡慶暢飲,酒水漸盡仍不盡興,老員外愁眉之際忽憶桂花樹下還有那已埋藏18年的好酒,即命人掘陳釀以宴賓客,待酒壇出土置於宴廳,去其泥頭,頓時芳香撲來、浸潤心脾,眾人爭相嘗飲,無不為其晶瑩瑰麗之色、甘洌爽口之味所倒,席上騷人不禁贊道:“地埋女兒紅,閨閣出仙童”,眾客稱好!此後,隔壁鄰居,遠遠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了風俗。此後千百年間,古紹興壹帶逐漸形成“生女必釀女兒酒,嫁女必飲女兒紅”的習俗。
後來,連生男孩子時,也依照著釀酒、埋酒,盼兒子中狀元時慶賀飲用,所以,這酒又叫“狀元紅”。“女兒紅”、“狀元紅”都是經過長期儲藏的陳年老酒。這酒實在太香太好喝了,因此,人們都把這種酒當名貴的禮品來贈送了。
這就是來歷。
還有,“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裏香”,始創於晉代女兒紅品牌的故事千年流傳。早在公元304年,晉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女酒、女兒紅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的記載。
當女兒下地的第壹聲啼哭,肯定會讓每壹個父親心頭壹熱,三畝田的糯谷就釀成三壇子女兒紅,仔細裝壇封口深埋在後院桂花樹下,就像深深掩藏起來的父愛,沒事的時候就到桂花樹下踏幾腳,踏幾腳仿佛心裏也踏實壹些。回頭望壹望女兒,女兒頭紮紅頭繩,眉眼兒像清明時節的柳葉,壹天比壹天明媚。自古浙江紹興壹帶,這個習俗就這樣長久沿襲著。待到女兒十八歲出嫁之時,用酒作為陪嫁的賀禮,恭送到夫家。按照紹興老規矩,從壇中舀出的頭三碗酒,要分別呈獻給女兒婆家的公公、親生父親以及自己的丈夫,寓意祈盼人壽安康,家運昌盛。在紹興壹帶這壹生女必釀女兒酒的習俗長久流傳。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住東關古鎮時,品飲女兒紅酒後寫下了著名詩句“移家只欲東關住,夜夜湖中看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