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了,這就成了壹段佳話!司馬相如,四川成都人,年輕時喜歡讀書。完成學業後,他用錢買了官職,侍奉漢景帝。漢景帝不喜歡辭賦,被罷官。後與、交好,居梁國。梁孝王死後,司馬相如回到四川成都,身無分文。當時,邛崍縣令王績很欣賞司馬相如的才華,邀請他到邛崍居住。邛崍有錢人多。壹次,當地富人卓王孫和程錚設宴,邀請邛崍縣令王吉。王績知道司馬相如很有才華,所以他邀請了司馬相如,請他在晚會上彈鋼琴。
司馬相如無法拒絕,於是在酒席上演奏了壹曲《鳳凰乞求鳳凰》。當時卓王孫有壹個17歲的女兒,卓文君。婚後不到壹年丈夫去世,她守寡在家。卓文君也是壹位才女,她喜歡音樂。她聽到司馬相如在彈鋼琴,從墻上偷看。司馬相如原本是壹個有名的美男子。卓文君透過墻壁偷窺,看到司馬相如的姣好面容,瞬間被鋼琴優美的音色迷住了。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卓文君的丫鬟也看出了她的心思,於是偷偷告訴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也知道卓文君是壹個美麗的女人,所以她給了她的女仆壹大筆錢,讓她轉達她的愛。因為卓文君剛剛失去丈夫,她知道父母不會同意。在壹個有風的夜晚,卓文君遇見了司馬相如,並秘密私奔了。沒想到兩人的這次私奔,卻成就了壹場奇怪的緣分。
其實古代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父母的同意是不可能私下結婚的。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偷窺對方,尾隨對方翻墻”的私奔行為,已經違反了古代的婚姻制度,父母會被親友嘲笑。其實卓文君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卓王孫本來就是邛崍首富,女兒跟誰私奔都不好,只好跟可憐的司馬相如私奔。這樣傳出去,自然沒面子,於是,答應不給卓文君壹分錢。
司馬相如的家被四堵墻包圍著。誰跟他結婚,肯定喝西北風。幸好卓文君還有兄弟姐妹,於是我向兄弟姐妹借錢,在林瓊開了壹家酒館賣酒。卓文君在前臺賣酒,司馬相如穿著庶人穿的小牛鼻褲和員工們壹起工作。卓王孫知道後覺得很慚愧,但在家人勸說下改口了。畢竟我是首富,看到女兒這麽努力真的很抱歉。於是他給了卓文君100家奴,100萬銅錢以及卓文君結婚時的衣服和財物。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卓文君發財後,他和司馬相如回到成都,買了土地和房子,變得富有了。有人說是在和白結婚後才成為富翁的。如果是另外壹個人,估計他不會這麽幸運。事實上,司馬相如的家境並不好,但司馬相如是壹支潛力股。因為擅長辭賦,後來被漢武帝看中,做了官。當司馬相如回到家鄉時,卓王孫也非常自豪。他壹改往日看不起司馬相如的態度,親自去見女婿。司馬相如沒有記仇,並向他的嶽父卓王孫表達了謝意。
其實很多很多男人富起來之後,就開始膨脹,拋棄老婆孩子的事情時有發生。司馬相如也不例外。他做官後,看中了茂陵女子,想收她為妾。卓文君害怕被冷落。為了挽回丈夫的心,她滿懷深情地寫下了壹首膾炙人口的詩《白頭謠》。其中感人至深的愛情名句“願同心同德,不離不棄”至今傳誦。司馬相如被妻子的話感動了,看了《光頭歌謠》後,打消了納妾的念頭。直到司馬相如去世,他都沒有再結婚。而卓文君呢?也做到了“妳贏了我願意陪妳走向世界,妳輸了我願意陪妳東山再起!”他們的愛情也成為了壹段佳話。
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始成了永恒的笑話!隋代侯白的《齊》中有壹則詼諧的故事,說的是三國時,蜀國益州太守張被本縣人秘密綁架,想送給吳王孫權。諸葛亮派鄧騭到迎接孫權,順便把張送回蜀中。張被綁架到後,從逃出,四處躲藏。孫權並不知道張被綁架到吳國,所以他允許鄧騭把張從吳國帶走。臨行前,張被介紹去拜謁孫權。權問張曰:“蜀寡婦卓文君,與私奔。妳們那裏的風俗怎麽會這樣?”張傲慢地回答說:“我認為卓文君盡管和別人私奔了,還不如貴國吳縣的妻子,窮得愛富,嫁不了壹個有德之人!”
吳王孫權本來是想借卓文君與私奔的故事來諷刺張儀逃往吳國。因此,張用和他妻子崔實的故事作為反擊。吳王孫權無言以對,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估計很多人都不知所措。有什麽讓孫權王子啞口無言的朱買臣夫婦的故事?
覆水難收,事已至此,徒悲無益
有個成語叫橋下之水。估計很少有人聽過背後的故事,其實與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實有關。據《朱買臣傳》記載,西漢時,會稽縣吳縣人朱買臣家境貧寒。早年,他主要靠砍柴賣工資為生,但朱買臣喜歡讀書。每次砍柴回家,總是背著柴在路上看文章。妻子崔氏看不慣他背著柴火跟在身後的樣子,多次勸阻他不要在路上唱歌。朱買臣反而唱得更大聲了,他的妻子感到羞愧,決定離開他。朱買臣說:“當我50歲的時候,我壹定會很富有。現在我40多歲了,妳我都很努力了。等我有錢了,我會報答妳的付出。”他老婆看不起他,以為朱買臣不會有錢,就諷刺說:“等妳有錢了,我可能都餓死了!”?崔氏沒等到朱買臣有錢,就委托媒人給自己介紹了新對象,並向朱買臣提出離婚。
朱買臣竭力想留下來,但他的妻子崔石拒絕了。朱買臣不得不寫了壹封離婚信,兩人分道揚鑣。幾年後,經過風風雨雨,朱買臣終於被漢武帝重用,成為會稽縣的行政長官。當朱買臣回到家鄉時,他的前妻崔氏聽說了這件事,想回朱買臣。朱買臣騎著壹匹魁梧的馬,叫人端來壹盆水,倒在地上,對崔氏說:“如果潑出去的水能追回來,我就答應妳。”?崔氏橋下知水,兩人不能在壹起,最後羞死。(《太平宇宙》載:朱買臣之妻再嫁嘉興山青紮裏,後羞於自溺而死。)
朱買臣的妻子去世後,她被安葬在嘉興,後來被稱為“恥辱墓”。明代學者方正也寫過壹首詩說:“草塘旁有小山,埋骨千年不恥。丁寧告人間女子,自古糟粕已盡。”崔石的結局簡直就是個笑話。
婚姻就應該這樣,願同心同德,不離不棄!司馬相如和朱買臣都生活在漢武帝時期,他們是同時代的人。他們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麽啟發?卓文君沖破封建禮教,與窮人司馬相如私奔了。她壹點也沒有瞧不起司馬相如,她堅信自己是嫁給了愛情。雖然卓文君最終在父親的幫助下變得富有,但丈夫沒有讓卓文君失望。司馬相如憑借他的技能成為了壹名偉大的官員。即使沒有父親的幫助,他以後的生活也不會太差。當司馬相如變得富有並想娶壹個妾時,卓文君寫了《白頭吟》來說服她的丈夫改變主意,並最終挽救了他的心。司馬相如也承擔了責任,沒有拋棄他那被毀了的妻子。最終,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壹段佳話。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另壹方面,朱買臣的妻子崔氏與卓文君的結局完全相反,最終成為壹個笑話。崔氏早年也嫁給了窮人朱買臣,這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的情況類似。朱買臣的家被墻圍著,司馬相如也是。兩人年輕時都很窮。然而,朱買臣的妻子崔氏總是看不起她的丈夫,不願意告訴他她的艱辛,並經常諷刺他。那時候崔石已經四十多歲了,他快要死了。最後,他和丈夫離婚了。當丈夫變得富有後,崔氏愚蠢地想回到前夫身邊,但最終遭到拒絕,羞愧而死。
覆水難收,事已至此,徒悲無益
其實,卓文君和崔石的愛情故事不斷警示著現代婚姻:男人不要拋棄妻子,女人不要看不起自己的丈夫。既然和她結婚了,就好好對她,好好愛她。既然已經嫁給他了,就好好跟著他,鼓勵他。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婚姻其實應該是這樣的:“妳贏了,我願意陪妳走天下,妳輸了,我願意陪妳東山再起!希望同心同德,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