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蔔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踘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裏,漢主山河錦銹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詞句註釋
1、著(zhuó)處:處處,到處。花務:全詩校:“壹作華矜。”是日:指清明節。是,全詩校:“壹作足。”
2、明眉:明艷的眼眉。指遊女。
3、朱蹄:紅色的馬蹄。指駿馬。嚙(niè)膝:古人認為良馬低頭口至膝,故以嚙膝指稱駿馬。
4、都:都會,指長沙。湘西寺:指嶽麓山道林二寺。
5、亦:全詩校:“壹作遠,壹作方。”
6、馬援:東漢名將。曾任伏波將軍,率軍遠征交趾。此喻湘中大將。
7、葛強:見卷二二二杜甫《壯遊》百商。此喻軍中部將。
8、粉:全詩校:“壹作日。”
9、牙檣:象牙裝飾的桅桿,壹說桅桿頂端尖銳如牙,故名。後為桅桿的美稱。捩(liè):扭轉。青樓:指妓院。
10、離:全詩校:“壹作難。”
11、祓(fú)除:除災去疾。《後漢書·禮儀誌上》:“三月上巳,官民皆絮(潔)於東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疚,為大絮。”魏晉以後,習用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