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別名:白緬花、白蘭、緬桂,黃桷蘭、把兒蘭等。為木蘭科含笑屬植物。
白蘭花是壹種著名的香花,與茉莉花、梔子花並稱“盛夏三白”。白蘭花枝葉繁茂,四季常綠,姿態優美灑脫。白蘭葉碧綠如翠,花朵潔白如雪,濃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悠遠綿長。在南方種植在公園裏、街道旁,不幾年就綠葉扶疏,樹冠如傘,擋住盛夏的驕陽,不僅為人們帶來陰涼壹片,更帶來了縷縷清香。有壹些人家用細銅絲穿成花環,掛於室內,頓時滿堂飄香。未全開放的白蘭花放置幾天都仍然鮮活如初,即使變成了紅色的幹花,仍然芳香如故,用以泡茶則感到濃香甜潤。
幼時樹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時則呈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灰褐色。頂芽與花梗密被灰黃色長娟毛,毛絨絨冬態更顯。分枝習性隨樹齡幼長有別,幼時單芽延伸,故主幹明顯,樹冠規整,而見花後,葉枝混合芽在果穗後雙杈或多枝延伸,橫向發展盛於直於生長,故樹冠往廣卵形方向發展。葉片互生有時呈螺旋狀,寬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至18厘米,寬6至12厘米,先端圓寬,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稱凸頭玉蘭;中部以下漸狹楔形,全緣。玉蘭葉在基部通常有托葉或附屬物,托葉有兩種,枝端芽末的托葉貼生於幼莖上與葉柄分離,呈覆瓦狀;葉部托葉散生,瓦刀狀,粘著葉柄基部兩側,芽伸葉長,托葉脫落,幼枝上殘存環狀托葉痕,此為木蘭科樹種的識別特征。
花先葉開放,頂生,直立枝頭,鐘狀,盛開時如玉碟形,徑10至16厘米;花被9片,偶有12至15片,甚至30余片者,倒卵形,玉白色,有時基部帶紅暈;花絲紫紅色;雌蕊群淡綠色,無毛。花粉粒長橢圓形,。具單溝,左右對稱;外壁表面具模糊的細網狀雕紋,網孔小而不明顯,網脊模糊。聚合果圓柱形,青綠色,成熟時轉紅褐色,長12至15厘米,徑3至5厘米,巨者有時長達25厘米,重達250克;蓇葖木質,褐色,具白色皮孔,通常部分心皮不育而彎曲,栽培種常都不育;單果成熟時有柔絲下垂,紅果弱絲,迎風搖曳,為時不長即落;種子心臟形或不規則多面體形,長約9毫米,寬約6毫米,種皮從外到內可以分為三層,最外為革質層,呈鮮紅色或粉紅色,極為光滑,通常稱為假種皮。中間層肉質,乳白色,手觸有油膩感,最內層為壹堅硬內種皮,未成熟時黃褐色,過熟時則為深黑色,有光澤。紅色的外種皮和含油肉質的中種皮都是為了吸引昆蟲與鳥類啄食,以利於種子的散布和萌發,堅硬的內種皮可以保護幼小的生命在萌動前免遭傷害。白玉蘭種子其內種皮的合點區有壹特殊結構,即由內種皮向內凹陷形成壹個簡單的珠孔,此結構是木蘭種樹種與其他科種子區別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