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中文言文省略介詞

高中文言文省略介詞

1. 狀語後置而且省略介詞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狀語後置也就是介賓短語後置,有很多例句,例如: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赤壁賦》

2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余慶獻諂於後。 《指南錄後序》

3 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世家》

4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孔子世家》

5 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世家》

6 管仲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 《管仲列傳》

7 太子欲圖國事於先生也。 《刺客列傳》

8 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後。 《淮陰侯列傳》

9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勸學》

10 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六國論》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詞短語作狀語,古漢語中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的後面,翻譯時也應該提到前面。這時,介詞“以”壹般可理解為把、用。

11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 《諫太宗十思書》

12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鴻門宴》

13 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 《高祖本紀》

14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高祖本紀》

15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於國也》

16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 《孔子世家》

17 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賷以姜棗,薦以木蘭,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 《滑稽列傳》

18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窺以重利。 《刺客列傳》

1、“欲為聖明除弊事, 。”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陰》)

3、“ ,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雁門太守行》)

4、“ ,愁雲慘淡萬裏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蟬則千轉無窮, 。” (吳均《與朱元思書》)

6、《題破山寺後禪院》中歷來為人們傳誦的兩句是: , 。

7、《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寓情於景是詩句是: ,

8、《別雲間》中深刻的表現出詩人內心深處亡國之痛十分深沈的詩句是:

“ , !”

9、《水調歌頭》中詩句“ , , 。”到出了世間萬事萬物不可能永遠完美、團圓,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規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調歌頭》中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 ,

10、人們常引用韓愈《馬說》中的句子:“ , 。 ,

”來說明:人才需要有人來發現和培養,發現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難得。《馬說》中闡明千裏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馬說》中寫千裏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馬說》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壹句是:“ , 。”

11、《送董邵南遊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寫作意圖的句子是: ,

12、《陳涉世家》寫陳涉年輕時的遠大抱負的句子是:“ 。”

《陳涉世家》中表現陳涉對封建貴族制度不滿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許多人(比如優秀的人民教師)有極強的奉獻精神,我們常用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 , 。”來稱贊他們。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寓情於景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

15、《天凈沙.秋思》中表現了遊子悲苦心情的詩句是:“ 。”

16、《雁門太守行》中表達欲報效朝廷的詩句是: ,

17、《山坡羊.潼關懷古》壹曲中的主旨句是:“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壹句中,“聚”和“怒”分別從 覺和 覺兩個方面寫出了潼關地勢的 。

附:文中出現的要求記誦的名句

1、“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3.《氣候的威力》)

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0.《鄧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22.《核舟記》)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語文書221頁)

2. 誰有大約100句文言文的省略句例子

有些句子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

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字串3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

(《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壹壹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 如:①廉頗為趙將,(廉頗)伐齊,大破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鴻門宴》 (二)省略謂語 如:①軍中無以為樂,請以舞劍(為樂)。 《鴻門宴》 ②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劌論戰》 (三)省略賓語 如:①項伯乃也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 《鴻門宴》 ②成視,龐然修偉,自增慚作,不敢與(之)較。

《聊齋誌異》 (四)省略介詞 如:①荊州之民附操者,逼(於)兵勢爾。 《赤壁之戰》 ②試與它蟲鬥,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其言。

《聊齋誌異》 (壹)主語省略 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不能作主語,當需要第三人稱作主語時,或重復前句名詞,或幹脆省略,所以古漢語中主語省略就比較多。 1、承前省。

如: 疾在腠裏,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

譯為:病發生在皮膚,是湯熨所能治好的;(病)發生在肌肉;用針砭就能治好;(病)發生在腸胃,可以用火劑湯藥來治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捕蛇者說》)是承前賓省主。譯為:永州的野外出產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著白色的花紋。

2、蒙後省。如: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鴻門宴》)蒙後主省主。譯為:(您)估計我到了咱們軍營中,您再進去。

3、對話省。如: 藺相如固止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由於是對話環境,對話的主語都省略了,甚至連對話內容裏的主語也省略了。譯為:藺相如堅決制止住他們,(藺相如)說:“妳們比壹下廉將軍和秦王,誰厲害?”(舍人們)說:“(廉將軍)不如秦王。”

(二)謂語省略 壹般情況下,謂語省略較少,但古漢語時有所見。譯時壹般要補出。

1、承前省。如: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陳涉世家》)承前謂省謂。譯為:陳勝封自己為將軍(封)吳廣為都尉。

2、蒙後省。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鴻門宴》)蒙後謂省謂。譯為:殺人(唯恐)不能殺盡,處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

3、對話省。如: 齊威王欲將孫臏,孫臏謝曰:“刑余之人不可()。”

(《孫臏》)對話環境中省略謂語“將”。譯為:齊威王想拜孫臏為主將,孫臏推辭說:“我是受過臏刑的人,不能(擔任主將)。”

(三)賓語省略 1、動詞的賓語的省略 動詞賓語的省略,壹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

(《葉公好龍》)承前賓省賓。譯為:葉公看見它,連忙躲開(它)逃走。

如果動詞後已有介賓短語作補語,它的賓語(代詞)也往往省略。如: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赤壁之戰》)譯為:孫權起身上廁所,魯肅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詞作的賓語也常省略。

如: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指南錄〉後序》)譯為:在揚州城下,進退不由(自己)。

2、介詞的賓語的省略 介詞“以”“與”“為”等之後的代詞賓語常常被省略。(“於”後的不省。)

如: 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孫臏》)譯為:齊國的使者把(他)當作奇才,秘密的用車子載著,同(他)壹起到齊國。

於是秦王不懌,為()壹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很不高興,給(趙王)敲了壹下缶。

(四)兼語省略 在兼語句中,使令動詞“使”“令”等後的代詞兼語常常省略。如: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譯為:扶蘇因為多次勸諫的緣故,皇上就派(他)到邊境去帶兵打仗。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桃花源記》)譯為:就邀請(漁人)到家裏,擺酒殺雞做飯來招待他。 (五)介詞省略 現代漢語的介詞壹般不省略,但古漢語的“以”“於”在構成介賓短語作補語時,常被省略,如果同時有賓語,更易於被省略。

1、介詞“於”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

(《過秦論》)“於鹹陽”作“聚”的補語,同時有賓語“之”,因此,介詞“於”省略。譯為:收沒天下的武器,把這些武器集中(到)鹹陽。

今臣至,大王。

3. 高中語文 文言文的連詞和介詞怎麽區別

1.譯成白話文,看譯成連詞順還是介詞比較順

2.連詞主要是用於連接前後兩者的關系,因此在表達上往往會具有詞性的相似性,或者表達方式上的承接關聯性;至於介詞,多用於補充說明壹種狀態或者方式,在應用上多具有狀語的意味,另外介詞以字前後的詞句往往也沒有承接的關聯,反而是壹種使用於被使用的感覺

例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處如果用介詞是不能解釋的,由於介詞沒有承接(包括順接和轉接)的意味,只能把“物喜”看作是壹個整體的內容(動作),或者是壹個切割開的兩個內容,用以字表示壹種行為的方式,以“物”作用於“喜”。相反,如果用作連詞解析,就可以表示壹種承接關系,譯作:因為“物”而“喜”。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此處的以是介詞,表示壹種行為方式:“把,用來”的意思。若看連詞,其前後的內容壹般有相似或邏輯上的承接關系,這裏把“以”字分情況討論:

(1)以的前邊是”必“,後邊是”分人“,不具有相似或聯系性,故沒有連詞性質

(2)以的後邊為”分人“,是譯作分給其他人的意思,是壹個動作,不是兩個內容的邏輯承接關系,因此也不能譯作連詞

綜上,此處的以字是介詞的意味,譯作:把,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