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出自]:李商隱《無題》李商隱的《無題》詩最為著名,與詩人所有抒情詩壹樣,語言雅俗***賞,對比強烈,反差很大。用傳奇,歷史故事,將妳帶入壹種美的文化氛圍,用奇麗的結構,用真實的生活和心理細節提煉為壹串閃光的而厚重的詩行。表面毫不相幹,內蘊聯系綿密。即使妳似懂非懂,仍能感到它的美麗,撥動妳內心的某根和弦。[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譯文]: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雕謝的暮春季節啊![說明]: 或許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寫給義山夫人王氏的。詩人不慎涉入黨爭,恩主與愛侶兩難之間,與愛侶聚少離多,迷茫痛苦,遂有此千古佳作。
可是,還有壹個故事的。
那是在王屋山腳下的曲陽湖。在那裏,春天不是鮮花告訴世人的,是寂靜的湖畔嘈雜的鳥鳴。雖然無法讓人感受韻律的節奏,可是分明有著難言的似訴相思的況味。風咋起時的那壹漣漣皺水,小丫頭陪著撐篙的俊哥哥,手裏壹捧豌豆角,坐在船幫蕩腳碧悠悠的湖水裏,摘壹只小水鴨嬉鬧過的荷蕾,插在船頭小瓶子裏,於是,整個夏天都有了清香。
仙境般的地方。
在王氏之前,詩人便曾醉情山水於斯,“學仙玉陽”,邂逅了清麗絕俗的宋華陽姊妹,嗯,大概是兩個女道士吧。但纏綿緋惻,終無正果。“當所有的告別都哽咽的時候,當所有的痛楚都堆積在胸口的時候”,詩人唯壹抗拒的手段,大抵就只剩手中的如花詩筆了。[賞析]: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壹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雕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壹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願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賞析二 這是壹首感情深摯、纏綿委婉的愛情詩。 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沈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兩個"難"字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前壹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後壹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後雙方所經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麽的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開憑借的是春風之力,而春風力竭,則群芳雕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樣呢?詩人在這裏用暮春景象進壹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第二聯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