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蘇軾的《水調歌頭》的起舞弄清影的“弄”和“舞”的賞析.

蘇軾的《水調歌頭》的起舞弄清影的“弄”和“舞”的賞析.

弄”是“欣賞”的意思

月下起舞:1.詩人喝醉了酒,迷迷糊糊跳舞.2.文中“恐”是“怕”的意思,寫出詩人矛盾的心理,“清影”表現詩人月下起舞孤單冷清的心理.

想象月宮中起舞:1.“我欲乘風歸去”詩人超脫塵世的向往,與詩句吻合.2.“何似在人間”表明詩人現在所在的月宮比不上人間.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著幾分酒後的輕狂.

蘇軾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壹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裏脫胎出來的.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裏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壹個“我欲”、壹個“又恐”、壹個“何似”,這中間的轉折開闔,顯示了蘇軾感情的波瀾起伏.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入世的思想戰勝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與陶潛桃花源詩所說:“凡聖無異居,清濁***此世.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諸句約略同意.就是說無論在什麽地方,都有凡境、聖域、清境、濁境.當壹個人思想開朗、胸懷坦蕩的時候,就是在聖域、清境裏,反之,清境、聖域便都不見了.同時這也就是儒家“無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確對待事物的思想,那麽無論在哪裏都可以有所作為,心安理得.在人間也可以得到快樂,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樣可以做壹番事業,何必壹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

蘇軾“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所展示的語言方式和矛盾心態,曾壹時為眾人仿效,如黃庭堅之“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只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以及趙秉文之“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等等.模仿的痕跡很深,但意趣與蘇軾相比已遜壹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