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清明時節雨紛紛”出處
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全詩內容為:
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譯文
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
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壹樣迷亂淒涼。
向人詢問酒家哪裏有,
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註釋
紛紛:形容多。
斷魂:形容十分傷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三、全詩賞析
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壹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裏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沈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
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灑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
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壹指――哦,在那天滿杏花的村莊,壹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壹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裏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四、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
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