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è 部首:阝 筆畫數:7 五筆輸入法:ogbh[1]
編輯本段漢字釋義
基本解釋
1、古地名,在今中國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 2、姓。鄴姓。[1]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邑,業聲。 2、鄴城。古地名。春秋齊桓公始築城。秦置縣。三國·魏為鄴都。晉避懷帝諱,改為臨漳。此後,歷為前秦、後趙、東魏、北齊的首都。隋復為鄴縣,宋廢。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河北邯鄲市轄縣)西,河南省安陽市北。[1]
編輯本段相關詞語
鄴侯、鄴宮、鄴都、鄴中、鄴京、鄴苑、留軍壁鄴。 鄴城。古地名。春秋齊桓公始築城。秦置縣。三國·魏為鄴都。晉避懷帝諱,改為臨漳。此後,歷為前秦、後趙、東魏、北齊的首都。隋復為鄴縣,宋廢。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河南省安陽市北。
編輯本段鄴城介紹
簡介
鄴城遺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的漳河岸畔,是壹處重要的古都遺址,是鄴文化的主要內容之壹。1979年12月公布為臨漳縣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公元前11世紀商王國滅亡之後,1500年前,這裏再度崛起,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東漢末年起,歷經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6個王朝在這裏建都,達126年。是後趙皇帝石虎讓名都鄴城奢侈發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鄴城被毀,當時的相州、魏郡、鄴縣南遷至安陽城,安陽亦稱鄴。
春秋鄴城
鄴城初建於春秋時期,相傳為齊桓公所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此後,鄴城壹步步成為侯都、王都、國都。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曹魏時建北鄴城,東西長7裏,南北長5裏,外城有7個門,內城有4個門。曹操還以城墻為基礎,建築了著名的三臺,即金鳳臺、銅雀臺、冰井臺。曹操和他的兒子們在這裏宴飲賦詩,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為後世留下了“建安風骨”的美譽,是為我國文學史上的壹段佳話。 鄴城位置 東魏建南鄴城,東西長6裏,南北長8裏18步。增修了許多奢華建築,如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 那個唱著“天蒼蒼、野茫茫”的東魏主高歡,不僅在這裏興建樓臺廟宇,還在這裏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樂的機器人,留下不朽的美談。這壹時期,統治者特別崇尚佛教,不惜動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文物名勝,如靈泉寺、萬佛溝、北齊石窟、響堂山石窟、洪谷寺風景區等,其中壹些景點與著名的少林寺有著千絲萬屢的因緣。 鄴下是如今安陽市的代稱。這緣於從北周末與隋初以來,鄴縣、魏郡、相州長期治鄴城,在人們心目中形成的壹種習慣認識,認為它們的治所就叫鄴城,於是安陽始稱為鄴。隋開皇三年(583年)相州改稱魏郡,至隋末又改魏郡為鄴郡。鄴郡治所在安陽,更增強了安陽稱鄴的力度。宋代相州又稱為鄴郡,相州是正名,鄴郡是賜名,那時每個府州都有壹個賜名,以備封爵。宋以後,安陽的正名無鄴和鄴郡之稱,也沒有了賜名,但鄴、鄴城、鄴郡已成了城或彰德府的別名或雅稱,這是壹種習慣上的稱謂。加之古鄴縣已廢,安陽已完全繼承了鄴這個名稱。例如,明代崔銑著《彰德府誌》又別稱為《鄴乘》,這裏的鄴即指彰德府。明謝榛有《鄴下秋懷》詩,清安陽人王槐壹刊《鄴下四子詩》等皆稱安陽為鄴、鄴城、鄴郡。自民國,安陽仍以鄴相稱。清末至民國初年安陽有《鄴華日報》(安陽人王幼僑創於宣統三年),後有《鄴聲報》。民國7年(1918年)安陽鼓樓上題有“鄴下壯觀”匾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安陽城內東設新鄴鎮,西設古相鎮;城外東設鄴東鄉,西設鄴西鄉。 1947年四月中旬,中***晉冀魯豫中央局和邊區政府決定,以平漢鐵路以東、漳河之南、洹河南流線以西,設立鄴縣。當時所以取鄴縣這個名字,就是考慮到安陽壹帶本稱鄴,是古鄴地。但是,當時沒有固定治所。直到1949年3月,第四野戰軍南下路過安陽時,鄴縣駐地才向安陽城邊移動。從以上鄴城、鄴縣、鄴郡的設置和沿革可以清晰地了解安陽稱鄴的歷史。
東漢鄴城
東漢建安十八年(213)魏王曹操營建的王城。城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漳水之濱。後趙、前燕、東魏、北齊等朝代都先後定都於此。 據文獻記載,鄴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7裏,南北寬5裏。有兩重城垣:郭城和宮城。郭城有7座城門(南面3座,東、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壹條東西幹道連通東、西兩城門,將全城分成南北兩部分。幹道以北地區為統治階層所用地區,正中為宮城,內有舉行典儀用的建築和廣場。宮城以東為宮殿、官署。官署東為戚裏,是王室、貴族的居住地區。宮城以西為禁苑──銅雀園,其中有糧倉、武器庫和馬廄;園西北隅憑借城墻加高築成銅雀、金虎、冰井等三臺,平時供遊覽和檢閱城外軍馬演習之用,戰時作為城防要塞。東西幹道以南為壹般居住區,劃分為若幹坊裏;3條南北向幹道分別通向南面3座城門,中軸線大道北通宮城的北門──端門。城的東門外為對外交往和設市之地;迎賓館──建安驛設於此。鄴城的西門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練水軍。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從銅雀三臺下流入宮禁地區,壹部分河水分流至坊裏區,從東門附近流出城外。 鄴城的主要宮殿毀於西晉末年。公元 334年後趙石虎遷都鄴城時,沿用曹魏時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紀北齊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稱鄴南城。 鄴城的規劃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上有重要意義。它繼承了戰國時期以宮城為中心的規劃思想,改進了漢代長安宮城與閭裏相參、布局松散的狀況。鄴城是壹個功能分區明確、結構嚴謹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對城門,幹道丁字形相交於宮門前,把中國古代壹般建築群的中軸線對稱的布局手法擴大應用於整個城市。這種布局形式對此後的都城規劃如隋唐長安城等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