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宋代:陸遊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壹杯山藥進瓊糜。
釋義: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壹生碌碌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
白發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響,傳來壹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饑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
2、《讀韓杜集》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釋義:
杜詩和韓文在愁悶時誦讀,舒心爽氣就像請仙女麻姑在癢處搔。
天外的鳳凰誰能得其精髓?世上無人懂得配制續弦膠。
3、《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4、《讀山海經·其壹》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釋義: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采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快樂呢?
5、《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
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
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