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眼花繚亂的詩句 1.有關繚亂的古代詩句
唐 楊凝 《詠雨》:“可憐繚亂點,濕盡滿宮花。” 宋 梅堯臣 《禽言·提壺》詩:“山花繚亂目前開,勸爾今朝千萬壽。”
漁家傲(曹組)
水上落紅時片片。江頭雪絮飛繚亂。渺渺碧波天漾遠。平沙暖。花風壹陣蘋香滿。晚來醉著無人喚。殘陽已在青山半。睡覺只疑花改岸。擡頭看。元來弱纜風吹斷。
玲瓏四犯(陳允平)
金屋春深,似灼灼娉婷,真真嬌艷。洗凈鉛華,依舊曲眉豐臉。猶記舞歇涼州,漸縹緲、碧雲繚亂。白玉環、寶鏡偷換。別後甚時重見。鸞幃鳳席鴛鴦薦。但空餘、蕙芳蘭茜。天涯柳色青青恨,不入東風眼。惆悵二十四橋,任落絮、飛花亂點。奈翠屏、壹枕雲雨夢,誰驚散。
讀唐史(貫休)
我愛李景伯,內宴執良規。君臣道昭彰,天顏終熙怡。
大簸怕清風,糠秕繚亂飛。洪爐烹五金,黃金終自奇。
大哉為忠臣,舍此何所之。
西江月(姬翼)
覺性從來具足,天真本自完全。浮生多被眼睛瞞。並月空花繚亂。八識元從孰起,六根本是誰般。豁然打破這疑團。吾道分明壹貫。
定風波(歐陽修)
過盡韶華不可添。小樓紅日下層檐。春睡覺來情緒惡。寂寞。楊花繚亂拂珠簾。早是閑愁依舊在。無奈。那堪更被宿酲兼。把酒送春惆悵甚。長恁。年年三月病厭厭。
解愁(王哲)
堪嘆世間迷誤,轉轉增隆,怎得*難。被他同等,壹例相贊。每每攢頭聚復散。總做作、百端繚亂。這鬼使暗裏、常常把妳細算。待臨頭,看癡漢。越騁惺惺,伶俐高強,欺慢無憚。大遇尤、罔聖昧神廝玩。此則看看業限貫。怎生躲避,也難逃竄。見追貼、個個添煩惱,***拼盡陰司斷。
春情(楊憑)
暮雨朝雲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三湘二月春光早,莫逐狂風繚亂飛。
詠雨(楊凝)
塵浥多人路,泥歸足燕家。可憐繚亂點,濕盡滿宮花。
江城子 詠臘雪(尹誌平)
瓊花繚亂玉塵飛。滿長堤。擁柴扉。暖焙窗明,安用繡簾幃。夜靜雲收銀鑒滿,看雪月,鬥光輝。季冬真瑞古今奇。助寒威。顯豐期。感動詩人,魂魄入希夷。謝女多才詠不盡,留與俺,道人知。 《從軍行 》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不勝枚舉。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美壹些的,比如讓人很有繚亂的美感之類的”——水上落紅時片片。江頭雪絮飛繚亂。渺渺碧波天漾遠。 猶記舞歇涼州,漸縹緲、碧雲繚亂。 寂寞。楊花繚亂拂珠簾。 瓊花繚亂玉塵飛。——其中美感,便使人回味不盡。
2.成語猜詩句,詩題,作者三心二意 眼花繚亂
眼花繚亂 拼音: yǎn huā liáo luàn 簡拼: yhll 近義詞: 目不暇接、頭昏眼花、撲朔迷離 反義詞: 壹目了然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事物紛雜解釋: 繚亂:紛亂。
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壹折:“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例子: 匡大被他這壹番話說得~,渾身都酥了,壹總都依他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謁後語: 謎語: 瞇。
3.眼花繚亂寫壹句話
1、小明被他這壹番話說得眼花繚亂,渾身都酥了,壹總都依他說。
2、他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沖動,想要站起身來露壹手,叫他們眼花繚亂,見識見識真正的天才到底是怎麽回事。
3、陽春三月,我們和植樹隊的人們從眼花繚亂的市場小心翼翼的選出樹苗。在老師帶領下,向著植樹地前行。
4、商店的門外掛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招牌。
5、新年花市各種各樣的花到處都是,看得我眼花繚亂。
6、面對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商品廣告,奉勸消費者謹防上當。
7、這次出行的風景最讓我們眼花繚亂的莫過於那座明代時期的寺廟了。
8、外面的煙花看得我眼花繚亂。
9、花花綠綠的氣球讓我頓時就眼花繚亂了。
10、這是壹片熔銅的海洋,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
11、而如今它們有各種外形與尺寸,讓人眼花繚亂。
12、小區裏的花壹根壹跟的讓我眼花繚亂。
13、妳的這些作業已經讓我看的有點眼花繚亂了。
14、當看著多米諾骨牌漸次倒下,我們很難不為之眼花繚亂。
15、她使他俯首聽差,使他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