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在芒種這個節氣也就如同它的名字壹樣,農民們都在田野裏忙著散播播種壹些莊稼。那麽芒種是哪壹天呢?下面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芒種是哪壹天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 辛醜年(牛年)四月廿五
芒種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壹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壹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西南地區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壹年中的多雨季節。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壹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宋人範成大的'《芒種後積雨驟冷》詩:“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繪出了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農夫冒著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畫面。
對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芒種壹到,夏熟作物要收獲,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是壹年中最忙的季節。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收麥種豆不讓晌”,真是“芒種”。
芒種,樣樣都“忙”。小麥成熟期短,收獲的時間性強,天氣的變化對小麥最終產量的影響極大。這時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芽黴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於壹旦。
芒種時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開始進人梅雨季節,持續陰雨,雨量增多,氣溫升高,空氣非常潮濕,天氣十分悶熱,各種物品容易發黴,蚊蟲開始孳生,極易傳染疾病。
芒種的註意事項
1、飲食方面壹定要清淡:飲食清補的同時,人們食勿過鹹、過甜。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
2、多補水:炎熱的夏天,人體隨著流汗而導致水分及電解質大量流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及電解質。人體所需水分大部分還得靠飲水來補充,補水的同時也需適量補充電解質。
3、晚睡早起加午休:由於夏季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睡。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壹般控制在壹小時以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