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述北京的古詩句

描述北京的古詩句

1. 關於北京西山的古詩句

關於北京西山的古詩句 1. 關於西山的詩句

文徵明《遊西山詩十首》。

1. 早出阜城馬上口占

有約城西散冶情,春風掇直下承明。清時自得閑官味,勝日難能樂事並。

馬首年光新柳色,煙中蘭若遠鐘聲。悠悠岐路何須問?但向白雲深處行。

2. 登香山

指點風煙欲上迷,卻聞鐘梵得招提。青松四面雲藏屋,翠壁千尋石作梯。

滿地落花啼鳥寂,倚闌斜日亂山低。去來不用留詩句,多少蒼苔沒舊題。

3. 來青軒

寂寂雲堂壓翠微,高明不受短墻圍。好山宛轉雙排闥,勝日登臨壹振衣。

望裏風煙晴更遠,坐來塵土暮還稀。松間獨鶴如嫌客,顧影翩然忽自飛。

4. 下香山歷九折阪登弘光寺

偃月池頭寶剎鮮,不知賜頟自何年。行從九折雲中阪,來結三生物外緣。

歲久松杉巢白鶴,春晴樓閣湧青蓮。誰言好景僧能占,搃落遊人眼界前。

5. 碧雲寺

翠殿朱扉翔紫清,璿題金榜日晶晶。青蓮宛轉開仙界,玉闕分明入化城。

雙澗循除鳴佩玦,三花拂檻暎幡旌。貴人壹去無消息,野老依稀識姓名。

6. 宿弘濟院

壹龕燈火宿山寮,人靜方知上界高。閣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鳴濤。

不愁雲霧衣裳冷,祗覺煙霞應接勞。辛苦忙緣難解脫,五更清夢破雲璈。

7. 觀道邊石澗尋源至五花閣

道傍飛澗玉淙淙,下馬尋源到上方。怒沫灑空經雨急,伏流何處出雲長。

有時激石鳴琴築,便欲沿洄泛羽觴。還約夜涼明月上,五花閣下聽滄浪。

8. 呂公洞

何時神斧擘幽厓?古竇春雲福地開。翠壁未磨耶律字,石床曾臥呂公來。

陰寒四面凝蒼雪,秀色千年蝕紫苔。凡骨未仙留不得,剛風吹下夕陽臺。

9. 玉泉亭

愛此寒泉玉壹泓,解鞍來上玉泉亭。潛通北極流虹白,俯視西山落鏡青。

最喜須眉浮綠凈,忍將纓足濯清泠。馬頭無限紅塵夢,搃到闌幹曲畔醒。

10. 暮沿湖堤而歸

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十裏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

思家忽動扁舟興,顧景深懷短綬慚。不盡平生淹戀意,綠陰深處更停驂。

2. 關於西山的詩句

文徵明《遊西山詩十首》。

早出阜城馬上口占有約城西散冶情,春風掇直下承明。清時自得閑官味,勝日難能樂事並。

馬首年光新柳色,煙中蘭若遠鐘聲。悠悠岐路何須問?但向白雲深處行。

2. 登香山 指點風煙欲上迷,卻聞鐘梵得招提。青松四面雲藏屋,翠壁千尋石作梯。

滿地落花啼鳥寂,倚闌斜日亂山低。去來不用留詩句,多少蒼苔沒舊題。

3. 來青軒 寂寂雲堂壓翠微,高明不受短墻圍。好山宛轉雙排闥,勝日登臨壹振衣。

望裏風煙晴更遠,坐來塵土暮還稀。松間獨鶴如嫌客,顧影翩然忽自飛。

4. 下香山歷九折阪登弘光寺 偃月池頭寶剎鮮,不知賜頟自何年。行從九折雲中阪,來結三生物外緣。

歲久松杉巢白鶴,春晴樓閣湧青蓮。誰言好景僧能占,搃落遊人眼界前。

5. 碧雲寺 翠殿朱扉翔紫清,璿題金榜日晶晶。青蓮宛轉開仙界,玉闕分明入化城。

雙澗循除鳴佩玦,三花拂檻暎幡旌。貴人壹去無消息,野老依稀識姓名。

6. 宿弘濟院 壹龕燈火宿山寮,人靜方知上界高。閣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鳴濤。

不愁雲霧衣裳冷,祗覺煙霞應接勞。辛苦忙緣難解脫,五更清夢破雲璈。

7. 觀道邊石澗尋源至五花閣 道傍飛澗玉淙淙,下馬尋源到上方。怒沫灑空經雨急,伏流何處出雲長。

有時激石鳴琴築,便欲沿洄泛羽觴。還約夜涼明月上,五花閣下聽滄浪。

8. 呂公洞 何時神斧擘幽厓?古竇春雲福地開。翠壁未磨耶律字,石床曾臥呂公來。

陰寒四面凝蒼雪,秀色千年蝕紫苔。凡骨未仙留不得,剛風吹下夕陽臺。

9. 玉泉亭 愛此寒泉玉壹泓,解鞍來上玉泉亭。潛通北極流虹白,俯視西山落鏡青。

最喜須眉浮綠凈,忍將纓足濯清泠。馬頭無限紅塵夢,搃到闌幹曲畔醒。

10. 暮沿湖堤而歸 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十裏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

思家忽動扁舟興,顧景深懷短綬慚。不盡平生淹戀意,綠陰深處更停驂。

3. 關於西山的詩詞

識文:遊西山詩十首。

1. 早出阜城馬上口占:有約城西散冶情,春風掇直下承明。清時自得閑官味,勝日難能樂事並。

馬首年光新柳色,煙中蘭若遠鐘聲。悠悠岐路何須問?但向白雲深處行。

2. 登香山:指點風煙欲上迷,卻聞鐘梵得招提。青松四面雲藏屋,翠壁千尋石作梯。

滿地落花啼鳥寂,倚闌斜日亂山低。去來不用留詩句,多少蒼苔沒舊題。

3. 來青軒:寂寂雲堂壓翠微,高明不受短墻圍。好山宛轉雙排闥,勝日登臨壹振衣。

望裏風煙晴更遠,坐來塵土暮還稀。松間獨鶴如嫌客,顧影翩然忽自飛。

4. 下香山歷九折阪登弘光寺:偃月池頭寶剎鮮,不知賜頟自何年。行從九折雲中阪,來結三生物外緣。

歲久松杉巢白鶴,春晴樓閣湧青蓮。誰言好景僧能占,搃落遊人眼界前。

5. 碧雲寺:翠殿朱扉翔紫清,璿題金榜日晶晶。青蓮宛轉開仙界,玉闕分明入化城。

雙澗循除鳴佩玦,三花拂檻暎幡旌。貴人壹去無消息,野老依稀識姓名。

6. 宿弘濟院:壹龕燈火宿山寮,人靜方知上界高。閣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鳴濤。

不愁雲霧衣裳冷,祗覺煙霞應接勞。辛苦忙緣難解脫,五更清夢破雲璈。

7. 觀道邊石澗尋源至五花閣:道傍飛澗玉淙淙,下馬尋源到上方。怒沫灑空經雨急,伏流何處出雲長。

有時激石鳴(聞)琴築,便欲沿洄泛羽觴。還約夜涼明月上,五花閣下聽滄浪。

4. 贊美西山的詩句

1、望西山

唐修睦

積翠異諸嶽,令人看莫休。有時經暮雨,獨得倚高樓。

雲外僧應老,林間水正秋。到頭歸隱處,豈在問嵩丘。

2、登城樓望西山作

唐朝 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

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厓久不還。

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

檐際千峰出,雲中壹鳥閑。

縱觀窮水國,遊思遍人寰。

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5. 關於北京的古詩

相見歡·長假夢遊京西

香山萬樹飄紅,掩蔥蘢.冷雨嗦嗦前夜遍秋風.

迎客路,石階布,盡從容.自在黃金周裏樂融融.

七絕 春遊

疏雨綿綿春意動,桃花簇簇映絲絳.

靈山幾度炊煙起,遠似祥雲近霧綃.

七絕 憶長城

萬裏山巒舞巨龍,百多關隘覓倭蹤.

曾經往事誰親歷,孟女安知後世慵.

賀新郎(金縷曲)·北京城

攜友京城轉.猛擡頭、高樓大廈,眼花繚亂.記得當年觀景路,今卻紛紛拓展.只好把、公交車換.紀念碑前張目望,客如潮、來往穿梭鍵.抒感慨,巨龍變.

燕都景致難相見.想當年、文人墨客,諸多稱贊.太後園中遊畫舫,歌舞升平湖畔.八大處、松林叢灌.紅葉香山秋打扮.景山前、又見皇家院.燈火處.

6. 描寫北京的詩句

1.送崔十壹弟歸北京

[唐] 李嘉祐

潘郎美貌謝公詩,銀印花驄年少時。

楚地江臯壹為別,晉山少水獨相思。

2.北京學直舍對客

[宋] 晁補之

鳥聲落檐間,竹色在戶外。

解屨置幾前,放杖當椅背。

默然仰棟時,往與古初會。

有時遺坐客,十問不壹對。

尚因呼乃覺,笑自謝頑昧。

知非慕籧子,事去等蜩蛻。

壹生所未免,飲食與眠睡。

所以更頹然,可樂本非內。

有心欲何用,橋起則形累。

賴客同門生,曠蕩乃不愧。

3.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

[宋] 王安石

水菽中歲樂,鼎茵暮年悲。

同胸苦零落,會合尚淒其。

況乃夢乖闊,傷懷而賦詩。

詩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時。

叔兮今安否,季也來何遲。

中夜遂不眠,輾轉涕流離。

老我孤主恩,結草以為期。

冀叔善事國,有知無不為。

千裏永相望,昧昧我思之,

幸唯季優遊,歲晚相攜持。

於焉可晤語,水木有茅茨。

畹蘭佇歸憩,繞屋正華滋。

4.退居述懷寄北京韓侍中二首

[宋] 歐陽修

悠悠身世比浮雲,白首歸來潁水濆。

曾看元臣調鼎鼐,卻尋田叟問耕耘。

壹生勤苦書千卷,萬事銷磨酒百分。

放浪豈無力外士,尚思親友念離群。

5.贈北京晉陽飯莊

[現代] 老舍

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

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

7. 描寫北京的詩句

壹、《登幽州臺歌》作者:唐代陳子昂1、原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2、翻譯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後望不見當今明主。

壹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淒涼獨自落淚。3、註釋幽州為古十二州之壹,現今北京市。

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二、《望薊門》作者:唐代祖詠1、原句燕臺壹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2、翻譯登上燕臺眺望不禁感到震驚,笳鼓喧鬧之地原是漢將兵營。

萬裏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邊塞曙光映照著飄動的旌旗。戰場烽火連天遮掩邊塞明月,南渤海北雲山拱衛著薊門城。

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願請纓。3、註釋薊門在今北京西南,唐時屬範陽道所轄,是唐朝屯駐重兵之地。

三、《薊中作》作者:唐代高適1、原句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

壹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2、翻譯打馬驅馳越過沙漠,長途跋涉來到邊疆。

邊城壹帶如此蕭條,日光慘淡白雲昏黃。身臨沙場爭戰之處,常為胡虜的反復侵擾而憂傷。

胸中不是沒有安邊良策,無奈將帥己得封賞無心邊防。才如孫吳卻無處施展呀,只好歸來閉門獨自惆帳。

3、註釋薊門在今北京西南,唐時屬範陽道所轄,是唐朝屯駐重兵之地。四、《幽州夜飲》作者:唐代張說1、原句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2、翻譯幽州地處北方,晚上涼風吹起細雨綿綿,寒冷之氣襲來,使樹林蕭瑟。

軍中的高堂之上,正在舉行宴會,怎能使我暫時忘掉了自己的遲暮之心?軍中的娛樂是仗劍而舞,邊塞的音樂是胡笳的演奏聲。如果我不做這邊城的將領,怎麽知道皇上對我恩遇之深呢。

3、註釋幽州,古州名。轄今北京、河北壹帶,治所在薊縣。

五、《幽州胡馬客歌》作者:唐代李白1、原句幽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笑拂兩只箭,萬人不可幹。

彎弓若轉月,白雁落雲端。雙雙掉鞭行,遊獵向樓蘭。

出門不顧後,報國死何難?天驕五單於,狼戾好兇殘。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

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赪玉盤。

翻飛射野獸,花月醉雕鞍。旄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

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名將古是誰,疲兵良可嘆。

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2、翻譯幽州的壹位騎馬的胡族壯士,長著壹雙碧眼,頭戴虎皮之冠。

他善於施弓放箭,有萬夫不當之勇。只見他彎弓如滿月,仰天壹箭,便射中了雲中的白雁。

他與同伴們成雙結對地揮鞭縱馬,前往樓蘭的邊塞之地遊獵。他們義無返顧地出門報國,將生死置之度外。

人稱天之驕子的匈奴,他們狼性兇殘,生性好殺。其牛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

匈奴人雖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卻不畏朔風大雪之嚴寒。其婦女騎在馬上嘻笑,其面色如紅玉盤壹樣紅潤。

她們能像男兒壹樣在馬上翻飛,射獵飛禽走獸。像男兒壹樣喝酒,醉後面如花月,依雕鞍而臥。

胡星旄頭四放光芒,匈奴又開始侵掠了。大漢與匈奴交兵,如兩窩馬蜂壹樣攪在壹起。

雙方兵士的刀槍上沾滿了鮮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紅了。古時禦敵名將是誰,將頹疲兵實在是令人慨嘆。

何時才能將天狼星射滅,使天下父子團聚過上太平的日子呢?3、註釋幽州,古州名。轄今北京、河北壹帶,治所在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