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濟南的詩句古詩 1.描寫濟南的詩句有哪些
《客有詢濟南風景者》
(清)王蘋
湖幹煙亂柳毿毿,是處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漲暖,可憐只說似江南。
《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雲霧蒸潤華不註,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趵突泉》
(宋)曾鞏
壹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湧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邊貢
窈窈寺門敞,蒼蒼山徑微。風輕不落帽,雲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韻》
(明)邊貢
湖上扁舟寺裏登,水雲如浪白層層。橫橋積雨斜仍斷,臥石臨溪凈可憑。
《觀珍珠泉》
(清)愛·玄燁
壹泓清淺漾珠圓,細浪瀠洄小荇牽。偶與諸臣閑倚檻,堪同漁藻入詩篇。
《濟南二首》
(清) 顧炎武
落日天邊見二峰,平臨湖上出芙蓉。西來水竇緣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濟南雜詩》
(金)元好問
白煙消盡凍雲凝,山月飛來夜氣澄。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
《鵲山亭》
(宋) 曾 鞏
大亭孤起壓城顛,屋角峨峨插紫煙。濼水飛綃束野岸,鵲山溪黛入晴天。
《題珍珠泉》
(清)愛·弘歷
濟南名泉多,嶽陰水新瀦。其中敦巨擘,趵突與珍珠。
《詠趵突泉》
(明) 胡纘宗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雲含雪浪頻翻地,河湧三星倒映天。
《遊歷下亭》
(清) 黃景仁
城外青山城裏湖,七橋風月壹亭孤。秋雲拂鏡荒蒲芡,水氣銷煙冷畫圖。
《珍珠泉》
(清)蒲松齡
稷下湖山冠齊魯,官寮勝地有佳名。玉輪滾滾無時已,珠顆涓涓盡日生。
《白雲湖夜泛》
(明)李開先
夾岸人煙水四圍,蘇堤景物亦依稀。中流擊楫黿鼉出,樹底鳴榔鳥雀飛。
《北渚亭》
(宋)蘇轍
西湖已過百花汀,未厭相攜上古城。雲放連山瞻嶽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匯波樓》
(元)張養浩
何處登臨思不窮?城樓高倚半天風。鳥飛雲錦千層外,人在丹青萬幅中。
2.描寫濟南的詩
1、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濟南雜詩》 金朝詩人元好問
譯文:從水波上往玉塔看去,不用到橋上就能看見美景。——《趵突泉》宋曾鞏
2、壹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濕常早,澗澤春茶味更真。
譯文:趵突泉水源從天水分而來,水中帶有山塵的氣息。後兩句寫泉水的特征,冬天用它來澆菜,可以早收獲,春天用它來泡茶,更能泡出茶水的味道。
3、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宋代蘇軾《陽關曲·答李公擇》
譯文:春光明媚的濟南城,雪後的天色剛剛放晴。騎行到龍山鎮中,頓覺馬蹄輕盈。李太守千萬不要忘記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時地唱出令人腸斷的《陽關》歌聲。
4、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唐代: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譯文:李公在歷下亭駐下太守的車蓋。我由北渚經過清河前來拜訪。歷下亭是齊地最古老的亭兮,濟南是名土輩出的地方。
5、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登臨記晚秋,幾案與雲平。——清翁方綱《千佛山》
譯文:千佛山正對著古老的濟南城,人們口口相傳舜帝曾在這裏耕。秋天的傍晚我登上這見證悠悠歷史的千佛山作詩憑吊,書寫揮灑間山間雲霧飄來蕩去,與幾案齊平,仿佛身在仙境。
3.關於濟南的古詩
珍珠泉 乾隆
濟南多名泉,嶽陰水所瀦。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
幾曲繞瓊房,壹泓映綺疏。
可以滌心誌,可以鑒眉須,
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於。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
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
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
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聖言,遠近均沾濡。
追問
只有壹首啊。
追答
贈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詳細內容 到百度裏查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杜甫
東藩住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懼物役,從公難重過!
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 皇甫冉
麥秋中夏涼風起,送君西郊及灃水。孤煙遠樹動離心,
隔岸江流若千裏。早年江海謝浮名,此路雲山愜爾情。
上古全經皆在口,秦人如見濟南生。
離亭宴 張先
捧黃封詔卷。隨處是、離亭別宴。紅翠成輪歌未遍。已恨野橋風便。此去濟南非久,惟有鳳池鸞殿。三月花飛幾片。又減卻、芳菲過半。千裏恩深雲海淺。民愛比、春流不斷。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遠。
陽關曲 蘇軾
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畫堂春 蘇軾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凈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歸去奈愁何。
1《醜奴兒·千峰雲起》
“千峰雲起,驟雨壹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壹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壹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2 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
3壹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去趵泉東,錦繡人才住此中;
過眼煙雲金石錄,年年惱恨是春風。
不將牙慧拾前人,譜出新詞字字新;
壹盞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
壹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就鑲嵌在這裏。--------- 浣溪沙 懷李彥深。
4.關於濟南的古詩
珍珠泉 乾隆 濟南多名泉,嶽陰水所瀦。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壹泓映綺疏。可以滌心誌,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於。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聖言,遠近均沾濡。追問只有壹首啊。
追答贈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詳細內容 到百度裏查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杜甫 東藩住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懼物役,從公難重過!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 皇甫冉 麥秋中夏涼風起,送君西郊及灃水。
孤煙遠樹動離心,隔岸江流若千裏。早年江海謝浮名,此路雲山愜爾情。
上古全經皆在口,秦人如見濟南生。離亭宴 張先 捧黃封詔卷。
隨處是、離亭別宴。紅翠成輪歌未遍。
已恨野橋風便。此去濟南非久,惟有鳳池鸞殿。
三月花飛幾片。又減卻、芳菲過半。
千裏恩深雲海淺。民愛比、春流不斷。
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遠。陽關曲 蘇軾 濟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畫堂春 蘇軾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凈鑒新磨。
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
歸去奈愁何。1《醜奴兒·千峰雲起》 “千峰雲起,驟雨壹霎兒價。
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壹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壹般閑暇。
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2 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 3壹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去趵泉東,錦繡人才住此中; 過眼煙雲金石錄,年年惱恨是春風。
不將牙慧拾前人,譜出新詞字字新; 壹盞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壹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就鑲嵌在這裏。
--------- 浣溪沙 懷李彥深。
5.關於濟南的古詩
(壹)遊大明湖
季夏①黑雲翻墨山,明湖②綠荷潤紫蓮。
南風忽來雲不散,大珠小珠③跳入船。
無奈收線起釣竿,白雨濕鞋滿衣衫。
浮生壹日得辛苦,壹簾風雨任魚眠。
註釋:
①季夏:夏季的最後壹個月。
②明湖:濟南大明湖。
③大珠小珠:指雨滴。
(二)遊趵突泉
娥英①水出白玉壺,檻泉瀑流源趵突②。
雪濤數尺聲如雷,珠璣噴湧盛萬斛③。
三株玉樹④波中立,壹片冰心搖影素。
群鯉躍舞霰⑤飄逸,煮作佳肴味更足。
註釋:
①娥英:娥皇 、女英 的並稱,相傳為 帝堯 二女, 帝舜 之二妃。娥皇女英祠,在趵突泉,故趵突泉曾名“娥英水”。(清王士禎《香祖筆記》卷九)
②趵突:宋代,齊州(今濟南)太守曾鞏根據泉水形狀,取名“趵突”,並在《齊州二堂記》中稱為“趵突泉”,趵突泉由此定名。“趵突”二字,取之考究:“趵”字,意為跳躍;“突”意為猛沖高出。用“趵突”二字形容該泉,切在了實處。
[(三)登千佛山
千佛山上興國院①,禪音梵唱蒸紫煙。
憑欄北望湖②如鏡,遠眺黃河帶如絢。
齊煙九點③壹泓瀉,觀音園內珠濺泉。
他年紅塵事了後,隱修此中伴黃卷。
註釋:
①興國院:即興國禪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於唐代。
②湖;大明湖。
③齊煙九點:半山腰有壹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坊處北望所見到的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藥山九座孤立的山頭。
這三首乃吾師兄原創,望您滿意,為君解答實乃吾之榮幸。
6.描寫濟南的古詩句
唐朝詩人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齊煙九點”即由此詩句演化而來。詩中“齊州”本指中國,清代人因濟南古稱齊州,便借用該詩句描繪濟南的山景。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大明湖園中之園--鐵翁祠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壹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築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壹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就鑲嵌在這裏。
濟南自古以來,是個風景勝地,尤以泉水、垂楊取勝;“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起江南美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人才薈萃,猶如天地山川間之靈氣全都獨鐘於此似的。
歷下故城之西南方,有斛泉水,湧自地面,匯集成潭,潭邊垂柳依依,微風輕佛時,柳絮若綿,處處飄揚,蔚為奇觀,遂稱“柳絮泉”。泉畔有屋十數楹,我國詞中才媛李清照,即誕生於此。
而後高宅旸與廖炳奎皆曾寫過詠懷“柳絮泉”古跡之詩:
壹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去趵泉東,錦繡人才住此中;
過眼煙雲金石錄,年年惱恨是春風。
不將牙慧拾前人,譜出新詞字字新;
壹盞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7.描寫濟南的詩句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風之蝶夢2016
《濟南雜詩》(金)元好問白煙消盡凍雲凝,山月飛來夜氣澄。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濟南雜詩》十首之九荷葉荷花爛漫秋,鷺鷥飛近釣魚舟。北城佳處經行遍,留著南山更壹遊。《濟南雜詩》十首之十看山看水自由身,著處題詩發興新。日日扁舟藕花裏,有心長作濟南人。《濟南雜詩》華山真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橋下見遊魚。《早春》(大名湖)溪上春無賴,清晨坐水亭。草芽隨意綠,柳眼向人青。《濟南二首》(清)顧炎武落日天邊見二峰,平臨湖上出芙蓉。西來水竇緣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千佛山》(清)翁方綱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登臨記晚秋,幾案與雲平。
8.關於濟南的詩詞
1《醜奴兒·千峰雲起》
“千峰雲起,驟雨壹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壹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壹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2 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
3壹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去趵泉東,錦繡人才住此中;
過眼煙雲金石錄,年年惱恨是春風。
不將牙慧拾前人,譜出新詞字字新;
壹盞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
4 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壹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就鑲嵌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