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禪詩的禪詩作品

禪詩的禪詩作品

經典禪詩欣賞五言禪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唐代(神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唐代(惠能)

無題/傷禪/聖神賢

金鸞寶殿多情種,白馬老寺少春風。

悟道修禪明本性,人生幾何也匆匆。

無題/悟禪/聖神賢

清淺情深終覺夢,緣來緣去也還空。

唯有佛學真宜善,清心寡欲自由哉。

無題/悟禪/聖神賢

萬般無奈同誰訴?恨不斷哀愁。

愁不了愁恨又恨,無聊人生竟為私欲成奴傭!

讓作空月伴佛陀,靜能明靜魔非魔。

兩句波羅禪,遊戲人間本是清貧爾莫憂!

佛詩摘錄/聖神賢匯編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十方無影像,六道絕形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壹著高壹著,壹步闊壹步。坐斷佛祖關,迷卻來時路。

無題/悟道/聖神賢

坐看雲峰轉,清爽是心安。日月齊相照,大道乾坤來。

行空始覺易,拂塵未沾裳。去留天底下,自在渡蒼茫。

無題/緣淺緣深/聖神賢

金鸞啼盡青天老,銀河斬斷相思憔,神龍擺舞怒波濤。

造物何須風雲巧,教化無形更逍遙。來生夢死看今朝。

無題/道佛/聖神賢

佛本是道,道也是佛!佛是與我有緣?我說、佛不說!

道已是道,佛便是佛!佛願望清凈,道成就灑脫!

無題/佛道壹品/聖神賢

道似無情卻有情。無為堪得體,自然尚證形。教我眾生歸本性。  佛是有名更無名。有靈方覺醒,大願真菩提。渡我眾生脫苦境。

夢遊太極殿/聖神賢

太極殿商太極茶,太極奉我似成家。流天浮雲掩不去,壹醒竹煙上昆侖。

無題/聖神賢

窗前分飛燕,梁下多情弦。流水既無意,佳人何相憐?

隨記/心在深山/人在江湖/聖神賢

陰雨懸掛高閣空,行雲經過指日出。誰將山野分林木?壹望麥隴綠又紅。

尋階微步逐人跡, 蜂歌蝶舞聞鷓鴣。狂語癲聲情不禁,人到極樂妙無窮。

風雲變(壹)/聖神賢

閑雲無宿處,人間競風流。野渡獨孤島,遍化滿江湖。

風雲變(二)/聖神賢

近江脫龍體,攀枝現鳳形。隔山千途變,連空萬鳥啼。

風雲變(三)/聖神賢

冥雷驚天地,陰雲起清風,斬鎖飛虎豹,插翅走神龍。

風雲變(四)之驟雨

驟雨嘩啦,自天而下。精彩枝頭,醒卻人家。

驟雨急打,瀟瀟灑灑。不見山野,遍地泥巴?

風雲變(五)/聖神賢

冥雷驚恐震四方,千秋波浪泄蒼茫!為濟人間成絕唱,敢嘯江湖且囂張!

風雲變(六)/聖神賢

知是自然無拘束,莫道自然也無常!等駕神龍驅雲散,會啄天際吐金光!

詠聖詞(壹)/聖神賢

坐山可鎮虎,入境能伏龍。風雨呼來喚,日月畏已出。

詠聖詞(二)/聖神賢

本自天地靈氣,更著日月精華。由來神通廣大,平生與天同齊。

詠聖詞(三)/聖神賢

蟠桃園裏曾赴會,閻羅殿上只升堂。龍宮寶座壹時換,玉境淩霄我稱皇。

瑤池美酒呼來暢,兜率金丹吞更歡。天生本性自由慣,不坐仙山不坐禪。

女媧彩石機靈開,壹朝變幻入世來。六道五行堪自在,三教九流竟當差。

火眼睛灼不平快,金箍棒打瘟神臺。善義修身有正果,威名齊天永聖傳。

戀隱田園詩/聖神賢

昨日山亭翠,今日百花香。隱林離世事,田園思春光。

映苔獨仗野,彩蝶戲丹黃。無春不落處,絲雨伴碧霜。

麗景雖自艷,但少有情往。只苦天涯處,多少人盡腸。

我心不復返,當隱歸田猖。朝來飲泉酒,暮至觀斜陽。

緣生緣滅/聖神賢

日月輪回,四象更替。鬥轉星移,萬物衰榮。

朝夕相處,生死與***。緣來緣去,聚散離合。

物極生反,陰陽交互。周而復始,否極泰來。

有失有得,有得有失。得得失失,失而復得。

得何失何?何嘗得失?無失無得,能量守恒。

樂而生悲,悲中取樂。喜極則泣,苦盡甘湧。

禍兮福倚,福兮禍伏。禍福相依,命運沈浮。

世事曾料?人心叵測。黑白無常,情理難容。

吾思/聖神賢

聖學乃精學、博學、絕學是也!壹般指聖人治學之法、修學之道、成學之徑,飽學之意!古之鬼谷、老莊、孔墨皆可謂之為聖學至大成者也!是故:世人尊聖學者為聖人、聖賢!《吾思/聖神賢》詩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師行師,自可名師。聖學博學,方成絕學。知善致善,是為上善。性勿惡,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吾思》解析:

1.遇事能多加思慮,定會有所奇思妙想。這樣,離問題本身的開解便也不遠了!

2.心中若能常懷為人師表的信念去踐行師道!他日自然能成為壹代宗師,名揚天下!

3.也只有智學、精學、博學,即有針對性、選擇性地廣泛學習,最終才能成就壹番不朽的學業!

4.知道了善的價值與本義,又致力於通過行動去追索、實現它的,就已經算得上是至善盡美了!

5.聖賢之所以成為聖賢,那是因為他們不斷地使性情保持恭良溫遜乃至尊敬不惡!同時又能對自己以及周邊事物的美好形態表示贊賞和依依不舍!他們每天日以繼夜地致力學習、實踐、辯證懷疑,每天不斷地交流、審問以反思自己!為的就是讓行為有所彰顯、感應,而思念、精神永傳不朽!!

 

東山西嶺青,雨下卻天晴。更問個中意,鵓鳩生鷂鷹。

牽驢飲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連嘴。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密室開金鎖,閑步下松門。謾將無孔笛,吹出鳳遊雲。

雲開空自闊,葉落即歸根。回首煙波裏,漁歌過遠村。

鶴立松梢月,魚行水底天。風光都占斷,不費壹文錢。

饑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困時伸腳睡,熱處愛風吹。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

舊竹生新筍,新花長舊枝。雨催行客到,風送片帆歸。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

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君行楊柳岸,我宿渡頭沙。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說道春來好,狂風太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擊水魚頭痛,穿林宿鳥驚。黃昏不擊鼓,日午打三更。

黃昏雞報曉,半夜日頭明。驚起雪師子,瞠開紅眼睛。

曉風楊柳岸,春色杏花墻。暑雨琴棋潤,熏飈枕簟涼。

枯樹雲充葉,雕梅雪作花。擊桐成木響,蘸雪吃冬瓜。

碧落靜無雲,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悅。

煙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

蕭蕭木葉落,湛湛露珠懸。嘹唳沖雲雁,淒清抱樹蟬。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偽?

七言禪詩

閑居無事可評論,壹炷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壹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現前壹段西來意,壹片西飛壹片東。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金鴨香爐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壹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佳人睡起懶梳頭,把得金釵插便休。大抵還他肌骨好,不塗紅粉也風流。

二八佳人刺繡遲,紫荊花下囀黃鸝。可憐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鶯逢春暖歌聲歇,人遇平時笑臉開。幾片落花隨水去,壹聲長笛出雲來。

靜聽涼飈繞洞溪,漸看秋色入沖微。漁人撥破湘江月,樵父踏開松子歸。

西河師子九州聞,抖擻金毛眾獸賓。哮吼壹聲天地靜,五湖四海奉明君。

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乘麒麟。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萬象叢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昔時謬向途中覓,今日看如火裏冰。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煙暖土膏農事動,壹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無際,野草閑花次第生。

勸君不用苦勞神,喚作平常轉不親。冷淡全然沒滋味,壹回舉起壹回新。

青山門外白雲飛,綠水溪邊引客歸。莫怪坐來頻勸酒,自從別後見君稀。

兩岸蘆花壹葉舟,涼風深夜月如鉤。絲綸千尺慵拋放,歸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風波不見君,壹回見面壹傷神。水流花落知何處,洞口桃源別是春。

幾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遊子不歸空悵望,壹溪流水落花隨。

壹重山了壹重雲,行盡天涯轉苦辛。驀紥歸來屋裏坐,落花啼鳥壹般春。

風蕭蕭兮木葉飛,鴻雁不來音信稀。還鄉壹曲無人吹,令余拍手空遲疑。

常居物外度清時,牛上橫將竹笛吹。壹曲自幽山自綠,此情不與白雲知。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將玉笛向人吹。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壹枝。

去年別我龍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濱。相別相逢兩無語,落花啼鳥又殘春。

土面灰頭不染塵,華街柳巷樂天真。金雞唱曉瓊樓夢,壹樹華開浩劫春。

金鱗透網欲吞舟,壹向沖波逆水流。卻被漁翁閑引釣,隨波逐浪漫悠悠。

親到桃源景物幽,壹壺明月湛如秋。反思洞口春殘日,無數紅英逐水流。

碧波深處釣魚翁,拋鉺牽絲力已窮。壹棹清風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宮。

東街柳色拖煙翠,西巷桃華相映紅。左顧右盼看不足,壹時分付與春風。

山花如錦春長在,澗水如藍碧湛然。信步白雲深處去,須知別有洞中天。

山花似錦水如藍,突出乾坤不露顏。曾踏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異人間。

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後渾無葉底花。胡蝶紛紛過墻去,不知春色落誰家。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壹拳拳倒黃鶴樓,壹趯趯翻鸚鵡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風傷逼豈懷愁。隨風東西無我所,獨脫逍遙不系舟。

雲收空闊天如水,月載亙娥四海流。慚愧牛郎癡愛叟,壹心猶在鵲橋頭。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白雲影裏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鑊湯爐炭吹教滅,劍樹刀山喝使催。

春深不放白牛閑,依舊隨群入亂山。拽杷牽犁償宿債,尾巴再露與人看。

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蛺蝶飛。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隨流處且隨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明日愁。

斜風細雨到來時,我本無家何處歸。仰看雲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黃獨將看炊作飯,白牛今已牧來純。鐝頭活計時時用,物外家風處處親。

劫火洞然宜煮茗,嵐風大作好乘涼。四蛇同篋看他弄,二鼠侵藤不自量。

月兔影沈雲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

色見聲求也不妨,百花影裏繡鴛鴦。自從識得金針後,壹任風吹滿袖香!

散盡浮雲落盡花,到頭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處清風不舊家?

聞見覺知非壹壹,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澄潭照影寒?

蚌含玄兔旨何深,體用明來絕古今。雪曲唱高和還寡,不知何處是知音?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言下忘言壹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四大無主復如水,遇曲逢直無彼此。觸境但似水無心,在世縱橫有何事?

獨秀枝頭不覺伸,狂蜂浪蝶競相春。誰堪作任蓮華使,自有楞嚴入定人。

玉寶蓮臺勝祖乘,寒門任甚喜榮登。青衣壹襲無他物,唯有楞嚴續萬稱。

日滿翺翔在碧宵,青山綠水唱歌謠。流香但願不曾老,自在雲中自在搖。

喜入如來高妙第,青雲踏步不為希。無端白屋生光耀,不負西門壹桂依。

攀枝水中映花紅,岸上芳容柳色豐。和暢無生歡慶日,時常百葉送春風。

爐香靜坐清閑心,突聞窗外曲唱音。不動壹念起秋收,以是萬穗黃如金。

宋代 無盡藏比丘尼

悟道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嵩山·少林寺《少林精神》:

南拳北腿少林棍,衛國保寺健自身;  崇禪尚武少林人,愛國護教少林魂;  不爭和合少林心,止惡揚善少林根;  以德服人消貪瞋,後發制人少林門。  孝順師僧父母親,守法持戒遵祖訓;  農禪立寺為根本,醫禪濟世救窮困;  慈悲為懷盡施舍,放下名利不是貧;  武醫為媒弘佛法,少林弟子正精神。

少林禪院《少林禪修歌》:

少林禪院復古風,枯樹新芽迎春生;  直指人心觀本性,見性成佛定禪宗;  禪文禪武禪醫生,禪茶禪食禪農耕;  禪語禪詩禪公案,禪書禪畫禪樂鳴;  禪慈禪孝禪法通,禪堂禪師禪寶經;  皈依三寶佛法僧,皈依自性覺正凈;  清規戒律謹守持,依教奉行渡眾生;  自力更生勤勞動,依法依己證修行;  行住坐臥戒定慧,消滅妄念是大乘;  少林弟子要牢記,愛國護教佛法興。

王維的禪詩與習禪

後人常說的詩禪壹致,等無差別。詩情、詩思與禪趣、禪機本來就容易交融。特別是到我國唐代時期,受社會詩歌繁榮風氣的影響,禪僧們在開悟、示法以及壹般商量問答時都常用詩偈。這就更進壹步說明了禪與文學的緊密聯系。從詩歌創作上看傳統上的詩言誌,詩緣情而綺靡。但不論是言誌還是緣情,都用的是心靈的語言,因而從壹種意義上說,禪宗見性理論必然影響到詩壇。

王維的習禪與禪詩

中國禪宗具有濃厚的文學性質,在禪宗文獻中飽含相當多的文學成分,可以說,禪宗的發展與文學有密切的關系,相互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文學中的禪,這在中國文學的內容與形式上都具有獨特的、重要的表現。中國禪宗文化更鮮明的反映出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特色。

禪宗的理論核心是見性說,即眾生的自性本凈,圓滿具足;間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馳求。這是自部派佛教心性本凈說和大乘佛教悉有佛性論及如來藏思想的進壹步發展,也是佛家心性學說與中國傳統的人性論(主要是儒家的性善論)相融合的產物。禪宗的這壹理論思想必然與文學結下不解的淵源。

其實,就正如後人常說的詩禪壹致,等無差別。詩情、詩思與禪趣、禪機本來就容易交融。特別是到我國唐代時期,受社會詩歌繁榮風氣的影響,禪僧們在開悟、示法以及壹般商量問答時都常用詩偈。這就更進壹步說明了禪與文學的緊密聯系。從詩歌創作上看傳統上的詩言誌,詩緣情而綺靡。但不論是言誌還是緣情,都用的是心靈的語言,因而從壹種意義上說,禪宗見性理論必然影響到詩壇。唐代創作自出唐到盛唐逐步繁榮,形成了百花竟盛的局面,這與禪宗的發展暗相呼應,表明二者在思想背景上有***同之處。盛唐詩人中熱衷於禪的不在少數,如王維、杜甫、李白等。他們無論是在詩人習禪還是從詩禪結合上都具有壹定的典型性。當然他們的表現又是有所不同的,中唐詩人楊巨源的詩中說:

扣寂由來在淵思,搜奇本自通禪智。

王維證時符水月,杜甫狂處遺天地。

唐人早已看到了禪對於王維、杜甫創作的巨大影響。在中國詩史上,王維是以詩佛著稱在他生前,友人就評價他當代詩匠,又精禪理。似禪、入禪乃是後人評價他的詩歌的話頭。在盛唐繁榮的詩壇上,王維詩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色而取得了特殊的成就,對當時及後代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王維的少年時代,正是東山法門在中原興盛、廣為流傳的時期。其母崔氏,師於大照禪師三十余歲,馳戒安禪,樂住山林,誌求寂靜。母親的對他的影響是很深,且在他的友人中多有和當時的禪師有緊密聯系的,如裴迪、崔興宗更是與他壹起習禪的人。王維熱心習禪,與他的個人遭際和個性都有關系。他生逢開元之治,和當時的讀書人壹樣,有誌於壹自己的政能才幹效力於當時。這種豪情壯誌,在他早年寫的意氣風發的作品中時有展現。但他的仕途很不順利,特別是對他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著名宰相張九齡的罷相(開元二十四年736),給他很大的打擊。他中歲頗好道(《終南別業》)。四十多歲後熱衷於參禪習佛。他表示:壹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到空門去尋求寄托。他的性格又比較軟弱,不那麽堅定的執著於原則,後半生選擇了亦官亦隱的道路。其實,他取號摩詰,顯然是表示對維摩詰居士敬仰。

《舊唐書》本傳說他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差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他在《山中寄諸弟妹》中也說到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他所結交的許多時後來所謂的禪門中人。

由上可以看出,王維在新興禪宗形成為強大的社會潮流的時代背景下,受到了強烈的影響。促使他用禪宗的思想見解去領悟生命,感悟社會動態。現在有很多觀點認為,禪宗的影響表現在王維詩中主要有三個方面:以禪語入詩,以禪趣入詩,以禪法入詩。其實嚴格分析起來,第壹個方面並非王維的獨創。因為,自六朝以來有許多以佛教為題材的詩已多用禪語。這種詩多用玄言詩的寫法。只能說王維也有這方面的創作。但是表現呆滯,但沒有什麽藝術性。如這首《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我現在只抄錄壹首詳作觀之:

壹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 如是睹陰、界,何方置我、人。

礙有固為主,趣空寧舍賓。 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 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達竟何遣,萬殊安可塵。 胡生但高枕,寂莫輿誰鄰。

戰勝不謀食,理齊甘負薪。 予若未始異,詎論疏與親。

這首詩從內容上來說具有了禪宗的新觀念,但是開頭說有了妄念,才執著於有我;如果這樣來看五陰、十八界,那麽就法、我兩空了。這還是傳統的大乘佛教的觀點。但是下面說的,有了我就有了人我的主宰。如執著空肯定是壹個外境的實在,所以,洗心、悟道正是壹種迷妄。然而,盡管這首詩有這樣的新鮮思想,但是表達上卻只是用禪語講道理,整篇詩的表現如同偈語。紀昀曾說詩與有禪味,不欲著禪語。正可以用來批評這壹類作品。王維的壹些意境渾融的詩,由於使用禪語,往往也損害了作品的完美。如《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這首詩從選景的角度,從著色上都給人以中肅穆幽寒的境界,有力地表現了過訪佛寺那種超脫靜謐的心情。但是壹結語用制毒龍的典故,做安禪的說教。又是壹種文字禪。應該可以說算是敗筆吧!記得以前看過壹句話,也是批評王維的,用語多苛刻,但是也比較中肯:若王維多佛語,後人爭誇善禪,要之豈非禪耶?特文字禪耳。若非陶、李造乎文字之外也。這句話是誰說的我倒是記不起來。批評的是比較苛刻,但是指出王維詩中多用佛語,是壹種文字禪,還是比較合乎實際的。

當然,王維被稱為壹代詩佛,還是有詞調秀雅不做佛語而有濃厚的禪理、禪趣的作品的。他們不僅在詩歌藝術上有特色,更開拓了詩歌藝術表現的新天地。重要的壹點是他把見性觀念有機的融入詩的情境之中,表現物我壹如的境界。

禪宗把萬法歸於壹心,如王維描繪出自想象的雪中芭蕉,曾有人這樣評價:

詩者,妙觀逸想之所寓也,豈可限以繩墨哉!如王維作畫,雪中芭蕉,法眼觀之,知其神情寄寓於物,俗論則譏以為不知寒暑。

這種神情寄寓於物,正是王維的某些詩所特有的思維表現方式。將萬法歸於壹心,獨以明心見性不需采用熱情、激烈的抒情方式,而寫的卻是心靈獨創的世界。這壹點,更好的體現在他的風景詩中。如《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是歷來都被認為極富禪意的詩。這裏的白雲、流水不僅是客觀的景物,更是詩人主管心性的象征。它們生動的襯托出詩人那種物我無壹,自由自在的樂道心懷。王維筆下的白雲流水是他心中所映像的景物,其自由舒卷的形態也暗示著詩人的心態。如王維詩中就多用白雲這壹意象。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雲歸。 (《歸輞川作》)

空林獨與白雲期。 (《早秋山中作》)

君問終南山,心知白雲外。 (《答裴迪》)

湖上壹回首,山青卷白雲。 (《輞川集·欹湖》)

如此等等,他詩中的意蘊遠超物象之外,他是借白雲來展示內心。清代的徐增是居士就曾評價王維說詩到極則,不過是抒寫自己胸襟,若晉之陶元亮、唐之王右丞,其人也。

另外,王維詩中也經常用客觀景物作為心靈的反照,用客觀來反照主觀。如《鹿柴》壹首: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森林,復照青苔上。

沒有人跡,沒有人語聲,沒有日光,只有反照的光彩,從而表現了日暮山林的壹片空寂。這首詩寫得是空曠、暗淡的景物。卻給人淡而愈濃、近而愈遠的印象,就是因為其中表現的心境值得品味。還可以舉《山居秋暝》為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表現上的主要特點是以動寫靜,所有的意象都表現空山是如何的超離塵囂。所以壹幅清新生動的山中晚景,反照出壹個空字。《山居秋暝》中的空山顯然不是空無所有的山,而是心靈的感受。這種感受顯示出內心的空寂清靜。這與《鹿柴》中的空山是壹樣的。在他的《輞川集》中時時有這樣的絕句。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在這裏,動乃靜,靜乃動;實卻虛,色即空。本體是超越他們的,他們合為壹體。這便是在動中得到靜,在實景中得到虛景,在紛繁現象中獲得本體,在瞬間的直感中得到永恒。花開花落,鳥鳴春澗,然而就在這對自然的片刻頓悟中,妳卻感到了不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