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管:彤,紅色;彤管,指赤管的筆。象征著壹片赤誠之心與火樣的熱情。
荑草:荑,草名,柔嫩的白茅,古代用白茅來象征婚媾,這裏以白茅相贈,是壹種求愛的表示。
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於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創作背景
《邶風·靜女》是壹首愛情詩。現代學者壹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最早《毛詩序》雲:“《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雲:“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躕,結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躕,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躑躅踟躕,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遂謂“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
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方玉潤《詩經原始》則說:“《靜女》,刺衛宣公納伋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