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新會柑的詩句如下:
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壹望楚天長。
知識拓展:
唐張九齡《感遇·江南有丹橘》: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公元737年,時年64的歲的詩人由尚書丞相貶為荊州長史,這組感遇詩即為貶居荊州時所作。全詩雅正沖淡,寄托遙深,歷來為世人所傳誦。
張九齡謫居地荊州,盛產柑橘,詩人也深受秭歸屈原影響,詩作開頭兩句托物喻誌之意,尤其明顯。在南方,壹進入深秋,壹般樹木也難免搖落,又哪能經得住嚴冬的摧殘?
而丹橘呢,卻“經冬猶綠林”。壹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歲寒心,壹般用來形容松柏,這裏用在橘樹身上,自問自答式地解釋了猶綠林的主要原因,贊美丹橘和松柏壹樣具有耐寒的節操。
五六句如漢代《橘柚垂華實》所言,結出累累碩果,只求貢獻於人。“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經歷歲月滄桑的詩人,將這不公之事最終置於命運身上,如周而復始的自然之理壹樣,無法追究的。
這兩句詩感情很復雜,委婉深沈。最後兩句,有引用陽虎樹人的故事,只樹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這樣的“君子”,總不能說“慎所樹”吧!
這首詩平淡而渾成,短短的篇章中,時時用發問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勢,而詩的語氣卻是溫雅醇厚,憤怒也罷,哀傷也罷,總不著痕跡。
五代孫光憲《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壹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