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的詩歌風格是什麽

杜甫的詩歌風格是什麽

 杜甫是我國著名詩人,還被世人稱為?詩聖?,他的詩歌風格主要是什麽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詩歌風格,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杜甫的詩歌風格(壹)

 詩歌風格 沈郁頓挫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沈郁?壹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沈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沈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於沈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臯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壹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同時,杜甫處於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誌,?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而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 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雲、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沈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於?沈郁頓挫?。吳沆《環溪詩話》評杜甫晚期詩句?恣肆變化、陽開陰合?又雲:?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吳沆又說:?凡人作詩,壹句只說得壹件事物,多說得兩件。杜詩壹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十裏內,杜詩壹句能說數百裏,能說兩軍州,能說滿天下,此其所為妙?。 兼容並蓄  杜甫的詩歌在風格上,是兼備多種風格的,元稹這樣評價杜甫:?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秦觀也有類似的看法:?於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眾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於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氣。主流觀點認為,杜甫詩歌的風格沈郁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就杜詩特有的敘事風格和議論風格而言,有學者認為是受到《詩經?小雅》的影響,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調,又與《離騷》相近。也有學者認為,杜詩具有仁政思想的傳統精神,司馬遷的實錄精神。還有觀點認為杜甫詩作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王安石表彰杜詩?醜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的成就。陳善《捫虱新語》卷七:?老杜詩當是詩中《六經》,他人詩乃諸子之流也?。蔣士銓《忠雅堂文集》卷壹《杜詩詳註集成序》亦稱?杜詩者,詩中之《四子書》也。? 煉字對仗  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煉字精到,對仗工整的特點,符合中國詩歌的?建築美?,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是杜詩煉字與對仗高超的體現。另外,在體裁上杜甫有許多創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創造性也是他文學創作的獨到之處。 內容深遠  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人有以史事註杜詩,認為杜詩為紀實的詩,可以補史證史,所以稱為詩史。這種說法只重史事之虛實真假,而輕視詩的情感特性。有人認為杜甫具史識史見,其筆法之森嚴,可媲美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而詩有評人評事者,皆可?不虛美,不隱惡?,故號詩史。此說可取。另壹說是,杜甫之所以號詩史,因其悲天憫人,感時傷事,這種說法在壹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歡杜甫詩者,楊億就不喜歡杜甫,劉放《中山詩話》雲:?楊大年不喜杜工部詩,謂為村夫子。?

 杜甫的詩歌風格(二)

 杜甫詩的風格多種多樣,但無論杜甫自己評論家,都公認杜甫詩的主要風格是?沈郁頓挫?。

 何謂?沈郁頓挫沈郁?是就詩的思想內容來說的。?沈?即?深?,?郁?即?積?,指詩歌內容的深刻、深厚、凝重。?頓挫?則是就藝術形式而言,講的是詩歌遣詞用句的停頓轉折,即有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節奏音調的抑揚頓挫。詞評家陳廷焯說:?沈郁之中,運以頓挫,方是詞中上乘。?不獨是詞,詩也如此。杜甫詩歌思想內容的?沈郁?通過?頓挫?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了解杜詩?沈郁?的思想內容,必須了解杜甫的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的思想傾向。另外體會他詩歌?頓挫?的藝術特點,還應了解壹點詩歌格律常識。

 杜詩無處不在的憂國憂民的現實內容和詩人不惜犧牲自我的思想情情懷構成了他?沈郁?的詩歌風格,並表現出厚實的思想內蘊和凝重的歷史意識。他的風格特點是由現實主義內容所決定的。

 首先,杜詩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對人民百姓的關註和同情。?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赴奉先詠懷》)不僅充分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的深刻同情,還壹針見血地指出百姓受剝削淩辱的現實。他還在壹些詩歌裏為人民代言:?縣官慮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活隨百草。?(《兵車行》)他甚至對統治者提出抗議:?君色富土境,開邊壹何多!?(《前出客》)在人民的痛苦生活前,他不惜犧牲自己。屋漏天寒,稚子不噯,徹夜難眠之時,他還發出這樣的慨嘆:?君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的詩歌風格 (三)

 除了沈郁頓挫之外,杜詩還有其它的風格。胡震亨說杜甫的詩?精粗巨細,巧拙新陳,險易淺深,濃淡肥瘦,靡不畢具?(《唐音癸簽》卷六)。就是說的杜詩風格的多樣性。風格的多樣正是偉大作家藝術上高度成熟的標誌。在杜詩的多樣風格中,蕭散自然,是又壹重要特色。閑適情趣,安靜明秀境界,細膩的景物描寫,形成蕭散自然的特色。這類詩不少,如《水檻遣心二首》其壹: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

 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魚鳥自得其樂,在壹片寧靜的氛圍裏,生壹份閑適愉悅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