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晚上喝酒喝的酩町大醉,睡覺時深秋的夜晚很冷,和李白蓋同壹張被子,我們倆結伴同遊壹個月了。
出處: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原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蒓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譯文:李白有美妙的詩文,經常像陳晉陵太守子堅的風格。我也算是壹名隱士,喜愛他(李白)就像自己的親兄弟。晚上喝醉了,在這深秋的夜晚,和李白同被而寢,我們倆結伴同遊壹個月了。來的途中壹直期待這次隱逸的約會,來尋找像北郭先生壹樣的範十。
剛進門就感受到高雅的興致,旁邊站著年幼且清秀俊美的的男仆。夕陽西下,聽見寒秋時的杵聲,積聚的雲氣漂浮在古城的上方。壹向是喜歡吟誦《橘頌》,只想討壹杯羹喝。不願意入朝為官,而是喜歡這安閑的狀態,寄情於江海。
擴展資料: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賞析
此詩大約作於唐天寶天寶四載(公元745年),杜甫在齊州、臨邑訪友小住至初秋,又到兗州拜訪李白,並結伴同遊。兩人去拜望壹位隱士範十。所謂範十,應該是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間壹種親熱的稱呼,就如同稱呼杜甫為杜二,稱呼李白為李十二壹樣,只是簡略的喊出對方在族中同輩排行裏的位置。
杜甫在酒桌上和李白、範十豪飲的時候,創作了這首詩,讓人感覺到這次訪友的輕松和愜意。李白的蒼耳詩《尋魯城北範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範置酒摘蒼耳作》與杜甫的這首詩相互呼應,可互為參照。
首段敘寫對待李白的交情。結伴同遊,***被同寢,親如兄弟。次段敘述兩人壹起尋找範十隱居。“更想”“還尋”兩句,敘述途中之事。“入門”“侍立”兩句,寫造訪範居。“落景”“屯雲”兩句,寫他們留連至晚。末段寫吟《橘頌》,對隱居而思物外之遊。
雖然詩中有對李白的贊嘆,但更多的是描出了友情的幾幅簡約入微的素描。“秋***被”“日同行”“尋北郭”“入門高興發”“屯雲對古城”“悠悠滄海情”,夜晚,白天,出城,入歸,望天,問海,這種感情裏,兄弟之情,心神相連,生生都是不會輕易斷絕的。
百度百科-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2.醉眠秋***被,攜手同日行.是什麽意思意思是:晚上大醉後同蓋被子睡覺,白天則結伴攜手壹起遊玩。
出自:李白[唐代]《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原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蒓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釋義:李白往往有很美妙的詩文,寫得像南朝人陰鏗那樣好。我也算得上是魯郡的隱士,喜愛他就像對待自家弟兄。晚上大醉後同蓋被子睡覺,白天則結伴攜手壹起遊玩。又想到還有個隱逸的期約,便壹同去尋訪城北範先生。
進門後就產生高雅的興致,少年童仆也讓人感到清雅。壹直到夕陽西下寒杵聲起、晚雲籠罩古城還不想分散。就如《橘頌》中的高品格之人,誰會貪戀故鄉風物之美呢?我們不想討論仕途的事情,而安閑沐浴於純真的友情之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當年秋天,杜甫再次來到前幾年的舊遊地魯郡(今山東兗州),而此時李白有家寄住魯郡任城縣(今山東濟寧),兩人便相約同訪魯郡城北的範十居士。兩人均作詩記述此事。
李白詩為《尋魯城北範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範置酒摘蒼耳作》,杜甫詩即《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全詩可分三部分。開頭六句為第壹部分,敘寫作者對待李白的交情。兩人***被同行,親如弟兄。“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可見作者是應約來此歡聚的。“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見來此已是秋天,更見二人情誼之深。
中間六句為第二段,敘述兩人同尋範十隱居。“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兩句,敘途中之事。“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兩句,寫造訪範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兩句,寫他們留連至晚。最後四句為第三段,寫吟《橘頌》,對隱居而思物外之遊。
3.姚和李開頭的古詩詞姚開頭的古詩詞
發丈亭(陸遊)
姚江乘潮潮始生,長亭卻趁落潮行。
姚將軍靖康初以戰敗亡命建炎中下詔求之不可(陸遊)
姚公勇冠軍,百戰起西陲.
宋·放宮人(孫元晏)
姚興侍女方承寵,放出宮闈若等閑。
滿江紅(文天祥)
姚黃壹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盆中樹(王冕)
姚黃魏紫誇艷美,看到子孫能有幾?
虞美人(王灼)
姚黃真是花中主,個個尋芳去。
柳梢青(辛棄疾)
姚魏名流,年年攬斷,雨恨風愁。
連昌宮詞(元稹)
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
李開頭的古詩詞
1、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2、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3、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4、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锜妾。
5、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6、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7、相去都無百裏,李郭可同船。
8、李杜文章,良平事業,且束之高閣。
9、郭中書,廣成子,李長庚。
10、李陵從此去,荊卿不復還。
11、李牧為趙將。疆場得清謐。
12、李白宮詞多好句,側書紅壁兩三行。
13、李君別來久,褊吝從中生。
14、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15、李君墓上松應拱,元相池頭竹盡枯。
16、傅說版築臣,李斯鷹犬人。
17、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18、李陵初詩,田橫感歌。
19、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無主。
20、謝甥有逸興,李髯非不嘉。
21、柿被鳥殘分亦好,李為螬食咽何妨。
22、李下不得整冠,瓜田豈可納履。
23、李將軍,射石虎。雖然過那邊,枉發千鈞之弩。
24、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25、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26、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27、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後。
28、李也芳菲。若教風打雨淋漓。
29、自有祥煙罩。李四高人如悟曉。
30、李四張三王大。低頭無語思量我。
31、李家娘,坐軍中,夜深起望,不見故夫子,
32、李苦少人摘,酒醇無巷深。
33、張公屋畔盡桑麻,李老園中只種花。
34、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
35、崔昭生崔蕓,李兼生窟郎。
36、李鼎死岐陽,實以驕貴盈。
37、李陵不愛死,心存歸漢闕。
38、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39、李杜詩篇敵,蘇張筆力勻。
4.李白戲贈杜甫的詩句是什麽意思,要告訴杜甫什麽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有感於此詩,杜甫以《贈李白》作答: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訪範詩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開頭。將南朝詩人陰鏗比擬李白。李白便譏杜甫以“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因此,杜甫放言謂李白飄泊無定、愧對葛洪、空度時光、“飛揚跋扈”,似嫌過分之語,也正是兩人交情篤厚的見證。其間夜同眠,日同行,長時相聚,親如兄弟,這兩首兼帶戲謔的詩的產生,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
以“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寫李白,以“作詩苦”寫杜甫,道出各自的特征,皆極真切。此二絕,真情畢現之外,可窺得人物個性、形象、語言。
5.北宋?陳正敏《遁齋閑覽》出自哪裏壹、華清宮詩失實 杜牧華清宮詩雲:“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尤膾炙人口。
據《唐紀》,明皇以十月幸驪山,至春即還宮,是未嘗六月在驪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詞意雖美,而失事實。
(《說郛》本、《叢話》前二十三、《竹莊》十壹、《玉屑》七、《詩林》前六) 二、荊公評李杜 或問王荊公雲:“公編四家詩以杜甫為第壹,李白為第四,豈白之才格詞致不逮甫耶?”公曰:“白之歌詩豪放飄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於此而已,不知變也。
至於甫,則悲歡窮泰,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綿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泛駕之馬者,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
蓋其詩緒密而思深,觀者茍不能臻其閫奧,未易識其妙處。夫豈淺近者所能窺哉!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後來無繼也。
元稹以謂兼人人所獨專,斯言信矣。”(《說郛》本、《叢話》前三、《草堂》壹、《玉屑》十四)或者又曰:“評詩者謂甫期白太過,反為白所誚。”
公曰:“不然。甫贈白詩則雲‘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但比之庾信、鮑照而已。
又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鏗之詩又在庾、鮑下矣。
飯顆之嘲,雖壹時戲劇之談,然二人者名既相逼,亦不能無相忌也。”(《說郛本》《叢話》前三、《玉屑》十四、《詩林》前二) 三、淵明趣向不群 六壹居士推重陶淵明《歸去來》,以為江左高文,當世莫及。
涪翁雲:“顏、謝之詩,可謂不遺爐錘之功矣;然淵明之墻數仞,而不能窺也。”東坡晚年,尤喜淵明詩,在儋耳遂盡和其詩。
荊公在金陵,作詩多用淵明詩中事,至有四韻詩全使淵明詩者。又嘗言其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
然則淵明趣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壹人而已。(《叢話》前三、《玉屑》十三、《詩林》前壹) 四、黛色參天二千尺竹影金鎖碎 沈內翰譏“黛色參天二千尺”之句,以謂四十圍配二千尺為太細長。
不知子美之意但言其色而已,猶言其翠色蒼然,仰視高遠,有至於二千尺而幾於參天也。若如此求疵,則二千尺固未足以參天,而詩人謂“峻極於天”者,更為妄語。
又退之城南聯句“竹影金鎖碎”,雲金鎖碎者乃日光,題中無日字,不當言竹影。凡物因日而有影,茍無日,影從何生?言竹影即日光在其中矣。
如荊公《金山寺》詩雲“江月入松金破碎”,亦須借松影方見月光之破碎,卻怪題中無影字,可乎?善論詩者,正不應爾。(《叢話》前八) 五、詠物以隨意造語為主 凡詠梅,多詠白,而荊公詩獨雲:“須撚黃金危欲墮,帶圍紅臘巧能妝。”
不惟造語巧麗,可謂能道人不到處矣。又東坡詠梅壹句雲:“竹錢壹枝斜更好。”
語雖平易,然頗得梅之幽獨閑靜之趣。凡詩之詠物,雖平淡、巧麗不同,要能以隨意造語為主。
公後復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蓋取蘇子卿雲“只言花似雪,不悟暗香來”之意。
公在金陵又有和徐仲顰文字韻詩二首,東坡在嶺南有暾字韻梅詩三首,皆韻險而語工,非大手筆不能到也。(《叢話》前二十七、《總龜》後二十八) 六、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人詩:“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不記作者名氏。鄧元孚曾見介甫親書此兩句於所持扇上,或以為介甫自作,非也。
(《叢話》前三十四) 七、荊公金山寺詩 唐人題西山寺雲:“終古礙新月,半江無夕陽。”人謂冠絕古今,以其盡得西山之景趣也。
金山寺留題者亦多,而絕少佳句。惟“寺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又“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最為人傳誦。
要亦未為至工,若用之於落星寺,有何不可乎?熙寧中,荊公有句雲:“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尤為中的。(《叢話》前三十四、《玉屑》十七、《詩林》後二) 八、詩中俗語亦當有自 俗語有之曰:“槐花黃,舉子忙。”
謂槐之方花,乃進士赴舉之時。而唐詩人翁承贊有詩雲:“雨中妝點望中黃,勾引蟬聲送夕陽。
憶得當年隨計吏,馬蹄終日為君忙。”乃知俗語亦有所自也。
(《叢話》前三十五) 九、荊公集句詩 荊公集句詩,雖累數十韻,皆頃刻而就,詞意相屬,如出諸己,他人極力效之,終不及也。如《老人行》雲:“翻手為雲覆手雨,當面輸心背面笑。”
前句老杜《貧交行》,後句老杜《莫相疑行》,合兩句為壹聯,而對偶親切如此。又《送吳顯道》雲:“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應識。”
《胡笳十八拍》雲:“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頭五步坐。”此皆集老杜句也。
按杜詩《哀江頭》雲:“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忘南北。”荊公兩用,皆以“忘南北”為“望城北”。
始疑杜詩誤,其後數善本皆作“忘南北”。或雲:“荊公故易此兩字,以舍己壹篇之意。”
然荊公平生集句詩,未嘗改古人字,觀者更宜詳考。(《叢話》前三十五) 壹○、荊公百家詩選 荊公《百家詩選序》雲:“予與宋次道同為三司判官,次道出其家所藏唐百家詩,請予擇其善者。
廢日力於此,良可悔也。雖然,欲觀唐人詩,觀此足矣。”
今世所傳《百家詩選》印本,已不載此序矣。然。
6.“醉眠秋***被,攜手同日行”是什麽意思意思是:晚上喝酒喝的酩町大醉,睡覺時深秋的夜晚很冷,和李白蓋同壹張被子,我們倆結伴同遊壹個月了。
出處: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原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蒓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譯文:李白有美妙的詩文,經常像陳晉陵太守子堅的風格。
我也算是壹名隱士,喜愛他(李白)就像自己的親兄弟。晚上喝醉了,在這深秋的夜晚,和李白同被而寢,我們倆結伴同遊壹個月了。
來的途中壹直期待這次隱逸的約會,來尋找像北郭先生壹樣的範十。 剛進門就感受到高雅的興致,旁邊站著年幼且清秀俊美的的男仆。
夕陽西下,聽見寒秋時的杵聲,積聚的雲氣漂浮在古城的上方。壹向是喜歡吟誦《橘頌》,只想討壹杯羹喝。
不願意入朝為官,而是喜歡這安閑的狀態,寄情於江海。
擴展資料: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賞析 此詩大約作於唐天寶天寶四載(公元745年),杜甫在齊州、臨邑訪友小住至初秋,又到兗州拜訪李白,並結伴同遊。兩人去拜望壹位隱士範十。所謂範十,應該是相互熟悉的朋友之間壹種親熱的稱呼,就如同稱呼杜甫為杜二,稱呼李白為李十二壹樣,只是簡略的喊出對方在族中同輩排行裏的位置。
杜甫在酒桌上和李白、範十豪飲的時候,創作了這首詩,讓人感覺到這次訪友的輕松和愜意。李白的蒼耳詩《尋魯城北範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範置酒摘蒼耳作》與杜甫的這首詩相互呼應,可互為參照。
首段敘寫對待李白的交情。結伴同遊,***被同寢,親如兄弟。
次段敘述兩人壹起尋找範十隱居。“更想”“還尋”兩句,敘述途中之事。
“入門”“侍立”兩句,寫造訪範居。“落景”“屯雲”兩句,寫他們留連至晚。
末段寫吟《橘頌》,對隱居而思物外之遊。 雖然詩中有對李白的贊嘆,但更多的是描出了友情的幾幅簡約入微的素描。
“秋***被”“日同行”“尋北郭”“入門高興發”“屯雲對古城”“悠悠滄海情”,夜晚,白天,出城,入歸,望天,問海,這種感情裏,兄弟之情,心神相連,生生都是不會輕易斷絕的。 百度百科-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7.杜甫的《贈李白》的第二句是什麽杜甫《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的《贈李白》詩的翻譯——
秋天到了互相看看,
還是像飄蓬壹樣漂泊流蕩,
丹砂沒有煉成仙藥,
不禁感到愧對郭洪。
痛快地喝酒狂放地歌唱,
白白地虛擲時光。
為人驕橫而放肆,
到底是為誰這般逞強?
天寶三載(744)四月,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壹帶),天寶四載(745),二人又同遊齊趙,他們壹同馳馬射獵,賦詩論文,相愛如弟兄。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詩中慨嘆二人漂泊不定,學道無成。"痛欽"二句,既是對好友的規勸,也含有自警之意,語重心長,可見二人友誼之誠摯。這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壹首絕句。《杜詩鏡銓》引蔣弱六語:"是白壹生小像。公贈白詩最多,此詩最簡,而足以盡之。"
中心表達彼此間深刻情誼
《戲贈杜甫》壹詩,因未編入唐人選本曾遭到洪邁、陳僅等人的誤解,以為是“好事者所撰”,“定是偽作”。郭沫若、安旗、郁賢皓等先生力作辨誤。細審此詩,絕非偽作,且是唱和之作,作於訪範之後走出範十的村莊行經甑山(飯顆山)時。兩首七絕正引伸出壹段李杜交誼的掌故。兗州的甑山,即李杜相逢作詩的飯顆山。對此,樊英民先生與余都曾據《滋陽縣鄉土誌》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多方考證,撰述為文。 弄清作詩的時間,便不難解讀這首詩。兩人從範氏莊返歸魯城,談話仍兼戲謔,李白口占壹詩: 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有感於此詩,杜甫以《贈李白》作答: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訪範詩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開頭。將南朝詩人陰鏗比擬李白。李白便譏杜甫以“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因此,杜甫放言謂李白飄泊無定、愧對葛洪、空度時光、“飛揚跋扈”,似嫌過分之語,也正是兩人交情篤厚的見證。其間夜同眠,日同行,長時相聚,親如兄弟,這兩首兼帶戲謔的詩的產生,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 以“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寫李白,以“作詩苦”寫杜甫,道出各自的特征,皆極真切。此二絕,真情畢現之外,可窺得人物個性、形象、語言。確是重要的作品。唐人未選入集,大概因詩句率意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