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唐)李中
偶向蘆花深處行,
溪光山色晚來晴.
漁家開戶相迎接,
稚子爭窺犬吠聲.
漁父四首
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壹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裏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壹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壹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二首)
李煜
壹、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壹隊春.壹壺酒,壹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二、
壹棹春風壹葉舟,壹綸繭縷壹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好事近 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裏水天壹色,看孤鴻明滅.
和答弟誌和漁父歌
張松齡
樂是風波釣是閑,
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漁父
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鵲橋仙
陸遊
壹竿風月,壹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漁 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唉乃壹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2.有關於蘇軾寫的“河東獅吼”的詩句《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東坡先生無壹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門家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
我遊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無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壹笑三千年。
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此時蘇軾已從黃州貶地回來。吳德仁是蘄春人,為當時名士。黃州離蘄春很近,蘇軾曾到蘄春蘭溪遊玩,終未能與吳德仁晤面,引為遺憾。在詩中,蘇軾表達了對吳悠閑生活的向往,不管是自己的學道,還是陳季常的念佛,都不及吳灑脫,飲酒食肉,寓物不留物,在家就學得了忘家禪。
龍丘居士四句最有名,乃是因為“河東獅吼”。南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條有
如下記載:
陳造(豎心旁加造),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蓄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故東坡有詩雲:“龍丘居士亦可伶,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蘇軾於嘉佑八年(1063)初識陳季常,當時蘇軾在陜西鳳翔府任簽判。陳季常的老爸陳公弼就是蘇軾的頂頭上司--鳳翔知府。
蘇軾等壹幫文人騷客經常勾引陳季常狎妓,這事擱誰老婆身上都得吼兩嗓子。“師
子吼”代表的是“如來正聲”,能降服壹切歪魔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東坡
勾引人家丈夫狎妓,也屬歪門邪道,應該讓柳氏給他來幾聲“師子吼”,促其覺醒。
3.蘇東坡描寫君山的詩句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4.蘇軾登廬山的領悟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這位被歷代文人所推崇的具有多方成才能的文學家,在往遊廬山之前,有關廬山的壹些優美傳說曾深深地激動過他,蘇軾數次登廬山。他第壹次遊方,廬山,是他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壹帶),當了四年的團練副使之後,在調往河南汝州(今臨汝縣)的赴任途中,蘇軾幾次上山,廬山的很多地方都留下
了他的遊蹤,從山南到山北,從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遊覽了廬山諸峰,然而,哪裏才是廬山的真面目呢?詩人在思索著,探求著,人個深刻的哲理也隨之在心中孕育著。而他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這首詩不發滔滔議論,卻說出了不少人心中想說而不說不清楚的哲理。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境和不壹樣的角度,看壹件事情,得出來的結論可能會有千差萬別。兩個人在壹起,同化對方/求同存異/保持現狀,哪種方式能在壹起走得更長遠些呢?由不同的人來看,又會得出很多不同的結論。
5.蘇軾在儋耳就職時所作詩詞有蘇軾在北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被貶儋州(今海南),此前被貶在惠州。
蘇軾在儋州的詩詞作品有130多首。 《縱筆三首》 寂寂東坡壹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壹笑那知是酒紅。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知祀竈,只雞鬥酒定膰吾。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不用長愁掛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
新巢語燕還窺硯,舊雨來人不到門。 春水蘆根看鶴立,夕陽楓葉見鴉翻。
此生念念隨泡影,莫認家山作本元。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其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 九疑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壹方。
孤城吹角煙樹裏,落月未落江蒼茫。 幽人拊枕坐嘆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邊父老能說子,白須紅頰如君長。 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
平生學道真實意,豈與窮達俱存亡。 天其以我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裏真吾鄉。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四州環壹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
茫茫太倉中,壹米誰雌雄。 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
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 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
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 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
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 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
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次前韻寄子由》 我少即多難,邅回壹生中。
百年不易滿,寸寸彎強弓。 老矣復何言,榮辱今兩空。
泥丸尚壹路,(古語雲:十方薄伽梵,壹路涅槃門。)所向余皆窮。
似聞崆峒西,仇池迎此翁。胡為適南海,復駕垂天雄。
下視九萬裏,浩浩皆積風。回望古合州,屬此琉璃鐘。
離別何足道,我生豈有終。渡海十年歸,方鏡照兩童。
還鄉亦何有,暫假壺公龍。峨眉向我笑,錦水為君容。
天人巧相勝,不獨數子工。指點昔遊處,蒿萊生故宮。
《夜夢 並引》 (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餘日矣,淡然無壹事。學道未至,靜極生愁,夜夢如此,不免以書自怡。)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始及桓莊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
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留書繞纏。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
如我當以犀革編。 《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 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況聞弦誦音。兒聲自圓美,誰家兩青衿。
且欣習齊咻,未敢笑越吟。九齡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海闊尚掛鬥,天高欲橫參。
荊榛短墻缺,燈火破屋深。引書與相和,置酒仍獨斟。
可以侑我醉,瑯然如玉琴。 《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 五日壹見花豬肉,十日壹遇黃雞粥。
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
十年京國厭肥羜,日日烝花壓紅玉。従來此腹負將軍,今者固宜安脫粟。
俗諺雲:大將軍食飽捫腹而嘆曰:我不負汝。左右曰:將軍固不負此腹,此腹負將軍,未嘗出少智慮也。
人言天下無正味,蝍蛆未遽賢麋鹿。海康別駕復何為,帽寬帶落驚僮仆。
相看會作兩臞仙,還鄉定可騎黃鵠。知 《觀棋並引》 (予素不解棋,嘗獨遊廬山白鶴觀,觀中人皆闔戶晝寢,獨聞棋聲於古松流水之間,意欣然喜之,自爾欲學,然終不解也。
兒子過乃粗能者,儋守張中日従之戲,予亦隅坐,竟日不以為厭也。) 五老峰前,白鶴遺址。
長松蔭庭,風日清美。我時獨遊,不逢壹士。
誰歟棋者,戶外屨二。不聞人聲,時聞落子。
紋枰坐對,誰究此味。空鉤意釣,豈在魴鯉。
小兒近道,剝啄信指。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優哉遊哉,聊復爾耳。 《入寺》 曳杖入寺門,輯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謫來海南村。多生宿業盡,壹氣中夜存。
旦隨老鴉起,饑食扶桑暾。光圓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來従佛印可,稍覺魔忙奔。閑看樹轉午,坐到鐘鳴昏。
斂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溫。 《次韻子由三首·東亭》 仙山佛國本同歸,世路玄關兩背馳。
到處不妨閑蔔築,流年自可數期頤。遙知小檻臨廛市,定有新松長棘茨。
誰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風雨看紛披。 《次韻子由三首·東樓》 白發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獨棲高閣多辭客,為著新書未絕麟。小醉易醒風力軟,安眠無夢雨聲新。
長歌自誷真堪笑,底處人間是所欣。柳子厚詩雲:長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次韻子由三首·椰子冠》 天教日飲欲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
《前漢·高祖紀註》雲:薛有作冠師。規摹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發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東坡何事不違時。 《次韻子由月季花再生》 幽芳本長春,暫瘁如蝕月。
且當付造物,未易料枯枿。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筍茁。
乘時出婉娩,為我暖栗冽。先生蚤貴重,廟論。
6.壹首蘇東坡描寫蒙頂山的詩詞蘇軾的詩歌中,與蒙頂山茶有關的代表作品有《試院煎茶》和《寄蔡子華》兩首。
《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壹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寄蔡子華》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
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江南春盡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
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
霜髯三老如霜檜,舊交零落今誰在。
莫従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7.蘇軾蘇轍的詩句1、蘇軾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2、蘇轍的詩句:
離別壹何久,七度過中秋。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相攜話別鄭原上,***道長途怕雪泥。 —— 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 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